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合川区

合川区(合川)

合川区

合川一般指本词条

合川区,重庆市下辖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西北部。合川区是重庆六大卫星城市,截至2013年,全区面积2356.21平方公里,辖7个街道办事处、23个镇,2016年常住人口137.56万人。

合川区是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境内有钓鱼城、涞滩古镇等着名历史文化古蹟,周敦颐、张森楷、卢作孚、陶行知等历代名人曾在此授教创业,是新中国第一位少年英雄刘文学的故乡。

合川区是重庆通往陕西、甘肃等地的交通要道和渝西北、川东北的交通枢纽,合川区三江汇流,煤炭、岩盐、天然气、锶矿和石灰石储量丰富,中西部最大的玻璃生产基地.被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并以“合川桃片”闻名全国。

2018年10月22日,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合川区
  • 外文名称:Hechuan District
  • 别名:三江明珠、巴国别都
  • 行政区类别:中央直辖市辖区
  • 所属地区:重庆市
  • 下辖地区:7个街道、23个镇
  • 政府驻地:南津街街道希尔安大道222号
  • 电话区号:023
  • 邮政区码:401520
  • 地理位置:长江上游地区、重庆西北部
  • 面积:2356平方公里
  • 人口:137.56万人(2016年常住人口) 
  • 方言:西南官话-重庆方言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钓鱼城、涞滩古镇、文峰古街、双龙湖
  • 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 火车站:合川站
  • 车牌代码:渝C
  • 地区生产总值:532.19亿元(2016年) 
  • 行政代码:500117

历史沿革

合川古名垫江(原为亵江,取嘉、涪二江在城北鸭咀的汇合之水如衣重叠之意,《汉书·地理志》误记为垫江并沿袭至今)。
合川在巴人入川前是濮族人主要居住地;合川古城邑“巴子城”(今城区铜梁山下)曾是巴国别都。
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14年),始设垫江县,县域辖今合川、武胜、铜梁、安岳、岳池县地,隶属巴郡,治所在今合川。
西汉元始二年(2年),仍为垫江县,县域辖今合川、武胜、铜梁、大足及安岳、潼南县一部分,县治在今合川区合阳镇,仍隶属于巴郡。
东汉建安六年(201年),改属益州巴西郡。
蜀汉建兴十五年(237年),改属益州巴郡。
东晋义熙元年(405年)改属巴州。义熙八年(413年)改属巴郡。
南朝宋元嘉年间(424年-453年),置东宕渠郡,属梁州,郡治今合阳镇。宕渠名源于宕渠水(今渠江)。东宕渠郡下辖1县宕渠县。
南朝齐建元年间(479年-482年),因贵州的僚人迁徙进入嘉陵江、渠江流域,东宕渠郡改为东宕渠僚郡,属梁州,郡治仍在今合阳镇。东宕渠僚郡下辖3县:宕渠县、平州县、汉初县。
南朝梁大同年间(535年-545年),东宕渠僚郡分置新兴郡,平州县、汉初县划出,只辖宕渠县。太清四年(550年),东宕渠僚郡复名东宕渠郡。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置合州,因涪江与嘉陵江汇流而得名,州治在今合阳镇,合州辖4郡7县:垫江(原东宕渠郡)、清居(原新兴郡)、东遂宁、怀化4郡及郡属石镜(合川)、汉初(武胜)、清居(南充市南)、方义(遂宁城区)、德阳(遂宁市中区东南)、长江(蓬溪)、始兴(潼南)7县。
隋初,撤销垫江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年,合州更名涪州。开皇年间,设赤水县,隶属于涪州。大业三年(607年)又改名涪陵郡,辖3县:石镜县、汉初县、赤水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复名合州,隶属于剑南道。天宝元年(742年),改名巴川郡。乾元初年(758年),复名合州。合州辖六县:石镜县、汉初县、赤水县、新明县、铜梁县、巴川县。
宋乾德三年(865年),改石镜县为石照县,隶属于潼川府路合州巴川郡。熙宁四年(1071年)赤水县併入铜梁县。熙宁七年(1074年)复设赤水县。淳佑三年(1243年)为抗蒙兵,在州城之东5公里的钓鱼山筑新城,州治所迁居钓鱼城。
宋末,蒙古军队大举南侵。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10月,蒙古军队在潼川府路合州(今合川区)正式打响钓鱼城之战。在战斗中被称为“上帝之鞭”的元宪宗蒙哥被流弹击中身亡,此后欧亚各战场蒙古众王回师争夺汗位,使得南宋王朝延续20年,甚至改变了欧亚战场的格局。合川钓鱼城直到祥兴二年(1279年)正月才被占领。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合川名胜景点合川名胜景点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宋将王立以城降,合州和石照县复还旧治。至元二十年(1283年)撤潼川路。合州为散郡,赤水县併入石照县。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合州改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重庆路。
明洪武初年(1368年),州治石照县併入合州,隶属于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重庆府。以后,合州辖县陆续划出,至清雍正六年(1728年)成为不再辖县的单州,属四川省重庆府管辖。
民国二年(1913年),合州改名合川县。
1950年,合川县属川东行署壁山专员公署辖。
1951年,壁山专区更名江津专区,合川县属四川省江津专区辖。
1952年4月,划出合川县城关区增设合川市。
1958年1月,经国务院批覆,合川市建置撤销,原合川市所辖地域改为合川县城关镇。
1981年,江津地区更名为永川地区。
1983年3月,撤销永川地区,将原永川地区8县划入重庆市,合川县属重庆市辖。
1992年8月4日,民政部(民行批[1992]89号)批覆同意撤销合川县,设立合川市。
1997年,重庆恢复中央直辖市,合川隶属于重庆直辖市。
重庆市合川区城区地图重庆市合川区城区地图
2000年6月26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2000]131号)批准同意合川市人民政府驻地由合阳城苏家街31号迁至南津街中南村。
2000年,合川市辖6个街道、50个镇、8个乡。
2001年6月5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同意合川市将原有的50个镇、8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36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调整后,乡镇平均面积由调整前的37.7平方千米扩大至60.7平方千米,乡镇平均人口由调整前的2.2万人增至3.6万人。
2002年,合川市辖3个街道办事处、36个镇,95个居委会、529个村委会。年末户籍总人口150.9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6.32万人。
2005年4月19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合川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的批覆》同意合川市将36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27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
2006年2月23日,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合川市部分村跨镇调整的批覆》又对合川市部分村进行了跨镇调整。
2006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合川市,设立重庆市合川区。以原合川市的行政区域为合川区的行政区域,合川区人民政府驻南津街街道。

行政区划

重庆合川区人民政府驻希尔安大道222号,邮编:401520。
重庆市合川区地图重庆市合川区地图
重庆合川区下辖7个街道办事处、23个镇:合阳城街道办事处、钓鱼城街道办事处、南津街街道办事处、云门街道、大石街道、草街街道、盐井街道、钱塘镇、沙鱼镇、官渡镇、涞滩镇、龙市镇、肖家镇、古楼镇、三庙镇、燕窝镇、二郎镇、龙凤镇、太和镇、隆兴镇、铜溪镇、渭沱镇、双凤镇、狮滩镇、清平镇、土场镇、小沔镇、三汇镇、香龙镇、双槐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合川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西北部,距重庆主城九区56公里。地理坐标在东经105.58'37"至106.40'37"、北纬29.51'02"至30.22'24"之间。东邻渝北区,南靠北碚区、璧山区,西连铜梁区、潼南县,北接华蓥市、岳池县、武胜县、蓬溪县。东西宽69公里,南北距58公里,重庆幅员面积2356.21平方公里。

地貌

合川区地处中丘陵和重庆平行岭谷的交接地带。出露地层从老至新有古生界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和侏罗系、新生界第四系。其中,以侏罗系分布面积最宽,占合川区幅员面积四分之三以上。侏罗系中又是沙溪庙组面积最大,达1664.03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70.62%。合川区太和镇马门溪还挖掘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化石“马门溪龙”。地质构造属新华夏系构造体系,全境有两种地质构造类型:境东及东南部属重庆平型岭谷区华蓥山複式背斜褶断带,其余的大部分地区属渝西褶带龙女寺半环状构造区。
新合川新合川
重庆地貌因受地质构造和岩性的制约,其特徵是东、北、西三面地势较高,南面地势较低。最高点是三汇镇白岩头,海拔高度为1284.2米;次高点在西部龙多山,海拔高度619.7米;最低在南面的草街街道的嘉陵江出境处,海拔185米。全境地貌大致分为平行岭谷和平缓丘陵两大类型:东南边缘之华蓥山区为平行岭谷地形,分布面积359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15.5%;西北部广大地区,属渝西丘陵盆地,为平缓丘陵地型,分布面积1997.21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84.5%。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境域水资源由地表水、过境水和地下水三大部分组成。地表水主要由降雨形成。全年降雨总量多年平均为9.06亿立方米,东部华蓥山区雨量丰沛,西部高丘台地偏少;夏季降雨集中,6月至9月的降雨量占全年总量的54.66%。按径流深计算,地表水资源量人平637立方米,土地亩平263立方米,耕地亩平729立方米。过境水主要是穿境而过的嘉陵江、涪江、渠江形成。三江多年平均年流量为730亿立方米,最高为1301.85亿立方米,最低为230.29亿立方米。三江水温为7.1~29.5℃,水质指标:ph值在7.5~8.2之间,溶解氧6.3~11.94毫升/升,总硬度5.3~99.18德度。地下水储量年总计10744万立方米,其中华蓥山区储量占65.8%,其余地区占34.2%。水资源开发利用:一是各部门用水。据有关部门1993年调查和统计资料,当年农业灌溉用水10653.48万立方米,城镇生活、环卫用水929.73万立方米,工业用水1126.6万立方米,农村人畜饮用水2730.16万立方米,水电站发电用水81791万立方米。二是水力发电。嘉、涪、渠三江水力可作发电动力的理论蕴藏量为56.25万千瓦,现只涪江渭沱电站开发利用3万千瓦。总投资7.6亿元的涪江富金坝航电枢纽于2003年11月28日开工,按5级通航标準建设,航道及船闸等级为v级,总装机容量6万千瓦,由3檯灯泡式贯流发电机组构成,每台机组2万千瓦。草街航电枢纽工程已于2004年12月启动,总投资49.03亿元,装机容量50万千瓦。将建成三级船闸,并能够渠化嘉陵江70公里,渠江88公里,涪江22公里,共180公里。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的建成将有效地改变三江的航运能力和防洪能力,1000吨巨轮也可以从上海直航合川。
合川区(合川一般指本词条)

矿产资源

合川区境现探明的矿藏资源有煤、石灰石、盐、锶矿等26种。其中煤储量约18.2亿吨,分布在华蓥山周边地区的三汇、清平、土场、盐井、草街、双凤、狮滩、小沔等8个镇,位于盐井储量达2亿吨的沥鼻峡煤田正在建设;锶矿100万吨,分布于盐井镇乾沟一带;铁矿6800万吨,分布在盐井、双凤、三汇地区;盐160亿吨,重庆分布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盐层厚度平均为16米;石灰石55亿吨,分布在盐井、三汇地区;铝土矿7500万吨,分布在三汇、清平地区;重晶石40万吨,主要含矿层为三迭系下统飞仙关和嘉陵江组。

土地资源

合川区土地面积按地图量算,幅员面积为2356.21平方公里,折合353.43万亩。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是:耕地176.6万亩,占总面积的49.97%;园地13.74万亩,占3.89%;林地23.22万亩,占6.57%;居民及工矿用地28.59万亩,占8.09%;交通用地(含农村人行道)22.56万亩,占6.38%;水域面积20.54万亩,占5.81%;未利用地68.17万亩,占19.29%。总面积中,属国家所有的土地18.22万亩,占总面积的5.15%,集体土地335.52万亩,占94.85%。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类原则",重庆土地的土壤类型共划分为4个土类、6个亚类、18个土属、70个土种、97年变种。其中,农业耕地有17个土属、69个土种和94个变种;非农业耕地有1个土属、1个土种和3个变种。水稻土类是农业耕地的主要土类,约占总耕地面积的61.33%;其次是紫色土,占34.1%;第三位是黄壤土,占2.69%;潮土土类最少,仅为1.81%。从土壤的质地分析:沙土占17.83%,粘土占23.57%,壤土占48.82%,砾质土占9.78%。土壤的酸硷度含量:酸性占5.63%,微酸性占20.21%,中性占60.44%,微硷占13.72%。

生物资源

合川区植被属渝西盆地偏湿性常绿阔叶林亚带、盆地底部丘陵低山植被地区、渝西方山丘陵植被小区。其基本类型有阔叶林、针叶林、竹林和灌丛4个群系纲、5个群系组13群系。植被的种类虽然繁多,但自然组合比较单纯。分布情况是:华蓥山区主要是马尾松纯林,次生灌丛和亚热带低山禾草草丛;其余地区则以柏木、疏残林为主,其余是散生的桉树和竹林,以及主要植被破坏后形成的黄荆、马桑、芭茅、茅草组成的草丛和油桐、果树、桑树等经济林木。初步调查:粮食作物有5科16种106个品种,油料5科31个品种,糖料2科24个品种,茶叶1科3种,果树19科50种103个品种,桑树1科60个品种,蔬菜13科44个品种,麻类3科3种,烟1科4种,药材加野生植物有67科145种,森林资源常见的有木本54科128种,草本10科17种,竹1科11种。野生动物兽类有12种,禽类41种,鱼类64种。饲养动物有蚕1科6种,猪、牛、羊、兔4科13种,鸡、鸭、鹅、蜂4科1种,鱼类12科59种。

交通

重庆合川是渝西北、川东北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也是重庆通往四川、陕西、甘肃等地的交通要道和经济走廊。

公路

国家高速G75兰海高速公路,212国道,重庆至广安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
建有涪江一桥、合州大桥(涪江二桥)、涪江三桥、涪江四桥(在建) 涪江五桥(规划)合阳嘉陵江大桥、南屏嘉陵江大桥。

铁路

襄渝铁路,遂渝铁路,遂渝铁路複线,兰渝铁路,襄渝铁路複线。合川站有动车前往各大中城市。

航运

嘉陵江渠化工程正在实施,即将打通出海口岸。工程也相继动工。

公交

每万人拥有公共运输汽车11.1辆,有客货码头45个。

人口

截至2012年末,合川区按户籍口径统计的总户数为589817户,人口1560267人,比上年增长0.7%,其中,非农业人口503394人,比上年增长1.7%。在总人口中,男性808649人,占总人口的51.8%,女性751613人,占48.2%,男女性别比为107.6:100(女性=100)。全年人口出生率为9.4‰,死亡率6.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 全年合川区常住人口达131.61万人,比上年增长2.7‰,城镇人口达77.98万人,比上年增长3.3%,城镇化率达到59.3%。
2016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37.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万人,同比增长1.1%。城镇常住人口90.12万人,比上年增加3.31万人,同比增长3.8%;城镇化率达到65.51%,比上年提高1.71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87人,比上年末增加16人。

政治

合川区主要领导
区委副书记、党组书记:徐万忠
党组副书记:程卫
区 长:徐万忠
区政府常务副区长:程卫
副区长:叶华
区委常委:程卫、叶华、王智

经济

概况

合川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西北部,距重庆主城50公里,是重庆规划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新城规划新城规划
2011年合川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6.4亿元,是2006年的2.1倍,年均增长16.5%。地方财政收入跨越式增长,达到76.2亿元,是2006年的10.7倍,年均增长61%。城乡消费更加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5.1亿元,是2006年的2.7倍,年均增长22%。完成进出口总额4.1亿美元,是2006年的22倍,年均增长8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达到249.9亿元,是2006年的2.8倍,年均增长30.8%。
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7.54亿元,同比增长1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1.73亿元,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83.96亿元,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59亿元,增长1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77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9801元,增长15%。
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7.4亿元,同比增长1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1.9亿元,增长2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7亿元,增长1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亿元,增长14.8%。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工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增长33.8%;新增规模工业企业53户,规模工业总产值425.3亿元,增长40.4%;工业投资167.3亿元,增长40.2%;工业税收8.5亿元,增长32.3%。
2014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0.5亿元,增长1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7.1亿元,增长2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4亿元,增长1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2亿元,增长11.7%;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25098元、11899元,增长10%、12.2%。
2016年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37.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万人,同比增长1.1%。城镇常住人口90.12万人,比上年增加3.31万人,同比增长3.8%;城镇化率达到65.51%,比上年提高1.71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87人,比上年末增加16人。
2016年年末全区户籍登记人口598545户,比上年末减少127户;户籍人口1546897人,比上年增加2587人;户均人口为2.58人,与上年持平。在总人口中:男性800027人,占总人口的51.72%,女性746870人,占总人口的48.28%,总人口性别比为107.12:100(女性=100),略低于上年(2016年男女性别比为107.33:100)。城镇户籍人口751503人,占总人口的48.58%;乡村户籍人口795394人,占总人口的51.42 %。户籍人口出生率10.9‰,死亡率6.17‰,自然增长率4.73‰。

第一产业

合川区是国家商品粮、瘦肉型猪、茧丝绸和柑桔生产基地,生猪出栏量和粮食、水产品年产量居重庆第一。
2012年,合川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5.30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农业产值49.20亿元,增长4.5%;林业产值1.40亿元,增长15.3%;畜牧业产值20.10亿元,增长2.5%;渔业产值3.70亿元,增长32.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60亿元,增长4.5%。合川区农作物播种面积252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83.10万亩;蔬菜播种面积37万亩。粮食产量71.21万吨,蔬菜产量60.95万吨。

第二产业

合川区工业经济“三大版块”(基础版块、成长版块、创新版块)、“九大产业”(能源、建材、化工、装备製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生物製药、电子元器件、电子信息)格局基本形成,能源建材基地初具规模,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17万千瓦,煤炭产能达到304万吨,水泥产能达到1240万吨。
2013年,全社会工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增长33.8%;新增规模工业企业53户,规模工业总产值425.3亿元,增长40.4%;工业投资167.3亿元,增长40.2%;工业税收8.5亿元,增长32.3%。

第三产业

2013年,合川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1.9亿元,增长2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7亿元,增长1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亿元,增长14.8%。2012年合川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865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0.0%,其中出口总额25714万美元。合川区实际利用外资202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0%。
2012年,合川区旅游综合收入5.82亿元,比上年增长53.3%,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77亿元,增长55.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78.1万美元,增长18.9%。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75.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7.6%;接待入境旅游人数3.7万人,增长18.3%。

教育

概况

合川自古人杰地灵,民尚习文,兴学重教之风源远流长。城东嘉陵江岸学士山上,有北宋理学家周敦颐讲学之所养心堂。1939年,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草街古圣寺创办了蜚声中外的育才学校。建校一个多世纪的合川中学,其前身更可上溯到明嘉靖十年的合宗书院。
截至2012年末,合川区拥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428所,其中,普通高等院校8所,普通中学40所,国小126所,各类幼稚园251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年末国小在校生6.37万人,国中在校生3.86万人,高中在校生2.67万人,职业中学在校生0.99万人,普通高校在校生7.03万人。幼儿入园率达100%,国小入学率达100%,国中入学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100%,高中入学率达99.6%,高考普通高校本科上线率达91.4%,创历史新高。

高等院校

高等院校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
重庆师範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重庆民生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水产职业学院
西南大学影视学院

社会

科技

2012年,合川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家,博士后工作站1家,国家级科技(科普)示範基地2家,科技型企业187家,重庆金邦动物药业、五洲龙新能源客车等9家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全年合川区申请专利495件,专利授权数287件(其中发明25件),荣获高新技术产品22个、重点新产品10个。

通信

2012年,合川区邮政业实现业务总量10232.5万元,比上年增长55.9%;传送信函量103.12万件,比上年下降37.7%;报刊订销量1046万份, 比上年增长2.1%。全年电信业实现业务总量5.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14.32万户,行动电话用户85.47万户,网际网路用户11.02万户。

文化

2012年,合川区拥有镇(街道)文化站30个,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个。建成镇街文化中心广场10个,思居农家书屋获评全国示範农家书屋,图书馆、文化馆、文化服务中心免费开放。

卫生

截至2012年末,合川区共有各类医疗服务机构545家,其中,医院15家,镇街卫生院2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9家,村卫生室325家,门诊部1家,疾控监督1家,妇保机构1家。合川区共有医院病床3928张,拥有专业卫技人员4349人,其中,医生1673人,护士(护师)1416人,每万人拥有医师(执业医师)人数达到12.7人。
合川区人民医院合川区人民医院

体育

2012年,合川区获得龙舟、柔道等竞技项目获得市级以上比赛金牌21枚。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全年组织开展各类民众性体育活动45次,参与人数8.9万人,合川区体育人口比例达44.6%。

旅游

景点

钓鱼城
涞滩古镇
文峰古镇
双龙湖
云门山
水波洞
龙多山
古圣寺
钓鱼城古战场遗址
育才学校旧址
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
石泉度假村
清平黑番薯区

特产

  • 合川酱油
“合川牌”酱油创始于光绪年间,最初由合川人戴大成在外孝义街开办大成酱园作坊,生产“口茉酱油”。接着江北人邹甫臣在北门外三步梯,开设民利权酱园作坊,生产“珍品酱油”。民国21年,民利权的珍品酱油,在四川省物展会上荣获优质酱油银质奖章和奖状。解放后,1956年3家私营酱国厂合併成立合川市公私合营酱园厂。1982年在永川地区同行业评比中荣获优质酱油称号。1985年1月在重庆市同行业评比中荣获重庆优质食品称号。同年4月,在全国酱油评比中以97.5最高分名列前茅,荣获中商部优质产品奖。
  • 合川米粉
用猪肉、鸡肉、羊肉、羊杂、牛肉等做臊子的米粉,是合川人早餐的主选饮食。
  • 鸡肉抄手
鸡肉抄手起源于合川,已有80年的历史,鸡肉抄手因其馅心细嫩、汤汁鲜美、麵皮洁白、软而不绒、油而不腻。重庆市政府1999年命名为“重庆名特风味小吃”,2001年被国内贸易局授予“鸡肉抄手中国名点”称号,在第三、四、五届中国美食节中均获得“名小吃”称号。
  • 合川桃片
合川桃片为中国传统名特产,距今已有150年历史。主要原料为糯米、白糖、桃仁加工、炖烂、切片、包装等10多道工序精製而成。特点为粉质细润,绵软,片薄,撕开似“乔牌”卷裹不烂,色洁白,味香甜,突出浓郁的桃仁。椒盐桃片色泽微黄,酥脆,有甜、鹹、麻味。
  • 合川肉片
以地名为菜名的“合川肉片”系合川地方菜餚,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合川肉片”呈橘红色,甜酸带辣,外脆里嫩,很有四川风味,渐渐地成为合川以至四川菜系中的风味菜餚,并在全国广泛流传,颇有影响。合川肉片色呈金黄,外酥内嫩,麻辣适中,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是出差旅游,招待贵宾,馈赠亲友的名特精品,被列入中国名菜谱。

着名人物

李颙(114-182?),字德印,东汉益州太守。
闾邱均,合川人(一说成都人),唐高宗(650—683)时进士,官至太常博士。以诗书文章着称,与陈子昂、杜审言齐名。
李阳冰,字少温,合州(一说赵郡人)人,李白的族叔,唐代文学家、书法家,官至将作监。被誉为李斯后小篆第一人。
张武,合州石镜县(今合川)人,五代前蜀名将,官至镇江军节度使、侍中、峡路讨伐使。
邹智(1466-1491)字汝愚,号立斋,又号秋囦,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上疏弹劾万安、刘吉、尹直三大内阁首辅。天启初年(1621),追謚“忠介”。
胡世赏,字存蓼,明万曆二十二年(1594)进士,官至工部尚书。
李芳述(?-1708年),字赞之,清朝名将,参与平定三藩之乱,官至贵州提督、太子少保、镇远将军,卒赠太子少傅,谥号“壮敏”。

荣誉

少年英雄刘文学的故乡
中国龙舟之乡
全国儿童画之乡
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城市
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区)
重庆市级文明城区
重庆市级森林城市
全国科普示範区
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100强区县
中国商品市场最佳投资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区)
参考资料来源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合川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