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渤海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是渤海大学二级教学单位,位于渤海大学滨海校区工科楼。学院前身是1993年6月28日成立的电子工程系,1998年7月更名为信息技术系,2000年7月更名为信息技术学院,2002年7月更名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0年11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2010年5月成立的软体工程系合併成立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渤海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创办时间:1993年6月28日
- 隶属:渤海大学
- 教职工数:50人
师资力量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是渤海大学二级教学单位,学院现有教职工5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4人,博士及在读博士24人,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千人层次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学带头人2人,校级教学和科研骨干4人。在校本科生1324人,硕士研究生 57人。
部门与专业
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体工程两个国家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计算机套用技术、软体工程、课程论与教学论(计算机方向)、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4个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渤海大学重点扶持学科,计算机网路智慧型实验室是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学院下设计算机系和软体系,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体开发)、物联网工程4个专业和方向。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渤海大学优势专业。
科研教学情况
办学宗旨
坚持以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为中心,坚持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的原则,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科学研究,培养掌握软体工程领域基础理论知识和先进的开发技术,具备软体开发和管理能力,能从事软体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项目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的複合型、实用型高级软体设计、开发及管理人才。
科研教学成果
近年来主持、参与国家级项目21项,主持、参与省级项目 45项,发表学术论文360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30篇,出版专着12部。获辽宁省优秀科研成果奖22项;获省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5项,主持建设省校级精品课程9门,主持省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4项,出版教材23部。在省级中小企业示範中心—渤海大学兴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成立软体研发部,建立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基地,承担的横向契约项目为地方经济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共有1400多名学生参加了系承担的30多项教学科研课题的研究,自主及联合开发较大规模的套用系统30多个。由软体工程系教师指导的180多名大学生参加了国家、省级大赛,获46项大奖。
6月26日—28日,2016年夏季达沃斯新领军者年会在天津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论坛并在开幕式上致辞。我院2014届毕业研究生王昭赢作为全国仅有的三名青年创业代表随全国青联代表团参加本届论坛,并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接见。
现任领导
院长
杨玉强,男,1965年4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学位,渤海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多媒体与网路教育、计算机教育套用方向研究工作。

党总支书记
王桂英,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蒙古族,1966年9月生,辽宁阜新人。中共党员,教育管理副研究员。1990年毕业于锦州师範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2000年取得辽宁大学文艺学专业硕士学位。

副院长
于湛麟,男,1993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软体专业,并获硕士学位,现在渤海大学工作,任副教授,目前主要从事计算机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讲授的课程有计算机网路、软体工程、资料库技术,科研上从事资料库理论与技术、电子商务网路技术的研究。1994年开始致力于多媒体教学的理论、技术和套用的研究。1998年开始研究计算机网路与资料库在电子商务中套用的理论与技术。

赵绪辉,中共党员,副教授,系统分析师。1995年毕业于辽宁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1998年至1999年于华东师範大学进修计算机套用技术研究生课程,2004年上半年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双语教学进修,2007年上半年于澳大利亚巴拉瑞特大学进行教育交流访问。历任教研室主任、信息中心副主任、副院长、副主任等,现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兼软体系主任。曾担任辽宁省计算机学会理事,辽宁省计算机基础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锦州市信息学会理事等。

李春杰,女,满族,1965年10月出生在辽宁省义县,计算机套用技术研究生,教授,辽宁省本科教学名师,全国第二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评审专家。历任渤海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目前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兼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
主要从事计算机网路和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辽宁省教学改革立项、校教学成果等10余项; 参与国家、省、市科学研究项目19项。发表论文23篇,其中EI检索3篇,CPCI检索1篇,出版着作1部,编写教材5部。曾参与铁路“电话集中测试台”、冶金行业“程控调度台”的开发。主讲本科和研究生课程14门,主持省级本科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主持省级研究生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

杰出校友
王昭赢,达沃斯论坛全球青年代表、高校青年领袖峰会发起人、青羚学院院长、送姜科技CEO;“全国大学生百强创业社团”评审专家,全国大学生微创业行动“创业导师”,“全国大学生创业十强”,“中关村创业未来之星”。他大学期间率先提出“大学生消费维权”概念,以此创办的校园企业的事迹被《中国青年报》连续两次报导,唤起了大学生的维权意识和品质意识,其项目获利数百万元。2014年年初,他辞去大学教师职务创办送姜科技,目前已完成清华控股领投的千万级新一轮融资。创业导师中包含清华控股董事长徐井宏、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软银赛富基金合伙人羊东等大咖。送姜科技先后获得“清华大学X-lab孵化器明星孵化企业,2015年度中关村雏鹰计画专项扶持资金支持企业,2015年度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金种子企业”,北京市科委科技计画专项课题科技技术创新企业等称号。
王昭赢(右)与李克强总理合影

校企合作
与中软国际签署“宅客学院”合作协定
11月3日下午,渤海大学与中软国际签署“宅客学院”合作协定。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总裁唐振明、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大连中软卓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佳历,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蒋唯游、财务总监王芳,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大连中软卓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谷丽、康鑫,渤海大学校长杨延东、副校长周景雷及教务处处长于忠党、招生办主任崔洪来、软体与服务外包学院院长杨玉强、党总支书记王桂英参加签约仪式。渤海大学校长杨延东与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总裁唐振明签署了“宅客学院”合作协定。
“宅客学院”是中软国际开发的IT线上学习社交平台,是中软国际“网际网路+”战略落地点之一,平台不仅具备“线上学习、评测、直播、答疑”等基本功能,还为院校合作伙伴提供“线上实训、教学管理”,为个人学习者提供“社区交流、就业服务”等特色功能。
杨延东校长在致辞中对唐振明总裁一行表示欢迎,对双方合作5年来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指出软体与服务外包学院的学生就业好,说明合作符合人才培养的方向,是对学生好的事情,是对的事情,要坚持下去。希望双方努力开拓与第三方的合作,打开国际合作通道,开闢就业新渠道。
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总裁唐振明在致辞中感谢渤海大学对中软国际的支持,从网际网路发展的角度,指出软体+网际网路技术有着更广阔的就业前景,表示“宅客学院”对渤大学生免费开放,在教学设备上加大投入,并设立学生奖学金。
周景雷副校长肯定了双方合作对学校教学模式改革的促进作用及软体与服务外包学院在教学改革中付出的努力,并就教学设备的投入、设立奖学金等方面提出建议。
李佳历副总裁和杨玉强院长分别介绍了软体与服务外包学院学生的培养及就业情况。渤海大学与中软国际合作自2011年合作以来,总计招生1165名学生,目前在校生1073人,学生100%就业,月薪3500元至10000元,就业质量高。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渤海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