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成渝铁路(成都站——重庆站间的铁路)

成渝铁路(成都站——重庆站间的铁路)

成渝铁路(成都站——重庆站间的铁路)

成渝铁路起于成都站,止于重庆站,重庆站→成都站作为上行,反之作为下行。

成渝铁路指竣工于1952年成都到重庆的铁路,客运里程504km。从宝成线上终点站——成都站向东引出,过陈家湾站后折向正南进入简阳市,经资阳市、资中县、内江市、隆昌市后折向正东,过重庆永川区向南延引,与长江在朱杨溪站相接,在白沙站返向东北,沿长江北岸前行抵达重庆站。

1903年,清政府提出修建川汉铁路意向,其西段为成渝铁路;1936年,国民政府成立成渝铁路工程局,次年开始修筑;1937年7月,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工,仅完成工程量的14%,一寸钢轨未铺。其后,国民政府更以修路为藉口,搜刮民脂民膏,结果只在地图上画了一条“虚线”。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了西南人民,决定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兴建成渝铁路。1950年6月,成渝铁路全线开工;1952年6月竣工,西南人民近半个世纪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成渝铁路是中国西南地区第一条铁路干线,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是新中国成立以前任何时代不可想像的奇蹟,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987年12月,成渝铁路电气化工程,经过多年的艰苦建设终于全线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2017年4月,四川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指出,对成渝铁路等既有干线铁路进行扩能改造。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成渝铁路
  • 外文名:Chengdu-Chongqing Railway
  • 起点:成都站
  • 终点:重庆站
  • 沿线主要城市:成都、资阳、内江、重庆
  • 全线长度:504km
  • 起用时间:1952年7月1日
  • 线路性质:单线自动闭塞(成内段)
  • 电气化工程:1987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

铁路简介

概况

线名:成渝铁路
起止:西北起四川省成都市,东南到重庆市。
线路:全长505公里。共有车站60个。
1950年6月15日,在成都举行了成渝铁路开工典礼。邓小平同志莅临致词,贺龙同志亲手将一面绣有“开路先锋”的锦旗授予筑路大军。当天,筑路一总队高举“开路先锋”的旗帜,开赴九龙坡、油溪工地,揭开了修筑成渝铁路的序幕。
成渝铁路西起成都,东抵重庆,全长505公里。解放前,清王朝和民国政府用了40年时间,只完成工程量的14%。新中国的诞生极大地调动了西南铁路工程局广大筑路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15万筑路大军儘管是用灯笼火把照明,钢釺、大锤、十字镐开凿,仍展示出让高山低头、令江水让路的英雄气概,使路基节节向前延伸。
贺龙同志十分关心成渝铁路的修筑。当时四川没有标準轨距铁路,火车头进不来。他亲自向总参报告,派来登入艇,将火车头、车厢从汉口通过长江运到重庆九龙坡,重庆101钢铁厂(今重庆钢铁公司)轧出了钢轨,四川人民献出枕木129万根。1950年8月1日开始从重庆向西铺轨,1951年6月30日铺轨到永川,12月6日铺轨到内江,1952年1月26日铺轨到资中,6月13日,铺轨到达终点站成都。
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命令嘉奖西南铁路工程局两年修通成渝路,实现了四川人民40年的愿望。毛泽东主席为此亲笔题写“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后来的宝成铁路)。

车站列表

站名 车站等级 省/直辖市 铁路局 往/返
表一
成都 特等站 四川 成都 0 504
石桥镇 四等站 四川 成都 78 426
八里 一等站 四川 成都 4 500
简阳 三等站 四川 成都 83 421
龙潭寺 二等站 四川 成都 10 494
庙子沟 四等站 四川 成都 94 410
石板滩 二等站 四川 成都 19 485
临江寺 四等站 四川 成都 105 399
洪安乡 三等站 四川 成都 26 478
墨池坝 四等站 四川 成都 111 393
陈家湾 四等站 四川 成都 36 468
资阳 三等站 四川 成都 122 382
红花塘 四等站 四川 成都 44 460
侯家坪 四等站 四川 成都 130 374
五凤溪 四等站 四川 成都 52 452
长沙埂 四等站 四川 成都 140 364
灵仙庙 四等站 四川 成都 58 446
顺河场 四等站 四川 成都 149 355
养马河 四等站 四川 成都 67 437
登瀛崖 四等站 四川 成都 160 344
表二
归德乡 四等站 四川 成都 171 333
隆昌 三等站 四川 成都 257 247
(隆昌站之前还有一个 迎祥街 四等站)
陶家沟 四等站 四川 成都 181 323
石燕桥 四等站 四川 成都 265 239
资中 三等站 四川 成都 189 315
李市镇 四等站 四川 成都 272 232
茅店子 四等站 四川 成都 195 309
安富镇 四等站 重庆 成都 279 225
银山镇 四等站 四川 成都 204 300
广顺场 四等站 重庆 成都 286 218
史家乡 四等站 四川 成都 211 293
荣昌 四等站 重庆 成都 292 212
内江 一等站 四川 成都 219 285
峰高铺 四等站 重庆 成都 303 201
内江东 二等站 四川 成都 223 281
大足 三等站 重庆 成都 311 193
椑木镇 四等站 四川 成都 231 273
长河碥 四等站 重庆 成都 319 185
双凤驿 四等站 四川 成都 240 264
双石桥 四等站 重庆 成都 329 175
表三
永川 三等站 重庆 成都 339 165
古家沱 四等站 重庆 成都 429 75
栏桿滩 四等站 重庆 成都 346 158
江津 三等站 重庆 成都 439 65
临江场 四等站 重庆 成都 354 150
黄磏 四等站 重庆 成都 450 54
柏林 四等站 重庆 成都 362 142
铜罐驿 四等站 重庆 成都 460 44
茨坝四等站 重庆 成都 370 134
石场 四等站 重庆 成都 468 36
朱杨溪四等站 重庆 成都 380 124
小南海 三等站 重庆 成都 471 33
平等 四等站 重庆 成都 391 113
伏牛溪 四等站 重庆 成都 477 27
白沙 三等站 重庆 成都 402 102
茄子溪 四等站 重庆 成都 483 21
金刚沱 四等站 重庆 成都 411 93
大渡口 三等站 重庆 成都 488 16
油溪 四等站 重庆 成都 420 84
重庆南 四等站 重庆 成都 497 7
重庆 一等站 重庆 成都 504 0

相连铁路

成都站:宝成铁路、成都铁路西环线(成昆铁路、成灌铁路)。
龙潭寺站:达成铁路。
石板滩站:遂成铁路。
归德乡站:归连铁路。
资中站:资威铁路。
内江站:内六铁路。
隆昌站:原为隆泸支线至泸州,已延伸到叙永,规划为隆黄铁路。
铜罐驿站:西铜支线,是与襄渝铁路的联络线。
小南海站:川黔铁路。
注意:遂渝铁路和渝怀铁路没有直接连线成渝铁路。在重庆铁路枢纽内,西永站与铜罐驿站间建有西铜铁路,小南海站与梨树湾站间建有小梨铁路。成渝铁路驶向渝怀铁路的列车可经西铜铁路疏解,遂渝铁路驶向川黔铁路的列车可经小梨铁路疏解。

修建意义

中国地大物博,连线着四面八方的铁路作为交通运输的一大命脉,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而在纵横交错的铁路线中,有一个令新中国铁路建设者们振奋而且永远不能忘怀的名字,它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新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
早在1903年,清政府就有兴建川汉铁路的意向,而它的西段就是成渝铁路。到1936年,国民政府成立了成渝铁路工程局,次年开始修筑。后来,政府更以修路为藉口,不知搜颳了多少民脂民膏,结果只是在地图上画了一条"虚线"。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面临着西南刚刚解放,战争尚未完全平息,社会秩序尚未安定,国家财政相当困难等各种不利因素,党中央和政府为了西南人民,决定在这样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立即开始兴建成渝铁路。
1950年6月15日,成渝铁路开工了。党中央确定了“就地取材”的修建原则,发动广大军民,先后共有3万多解放军和10万民工参加,齐心协力,发扬苦干精神,以每日5030米的进度,于1952年6月13日竣工,比计画工期提前3个月。这是新中国兴建的第一条铁路,从成都到重庆,全长共505千米。西南人民近半个世纪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了。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全线通车。成渝铁路是中国自行设计施工,完全採用国产材料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当时西南刚解放,国家财政相当困难。党中央确定修建成渝铁路的原则是“就地取材”,发动广大军民兴建。工程以每日铺筑5公里又30尺的进度推进,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斗,1952年7月1日,成都至重庆505公里的铁路全线通车。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前任何时代都不可想像的奇蹟,是中国铁路史上的一个创举。成渝铁路建成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它横穿四川盆地中心,有力地促进了西南地区物资交流。
1953年7月30日,成渝铁路正式交付运营。它横穿四川盆地,沿线物产富饶,能够有力地促进西南地区物资流通,对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历史作用
成渝铁路西起成都,东至重庆,是连线川西、川东的经济、交通大动脉。它的建成,不仅实现了四川人民半个世纪的夙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及其驾驭、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而且拉开了新中国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的序幕,改变了四川交通的格局,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国民经济的恢复都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至今,成渝铁路仍是联繫成都与重庆及其所辐射的川西川东地区的重要交通干线。成渝铁路通车后,沿线丰富的物产源源不断地被运往祖国各地,沿线经济得到飞速发展。铁路对于发展工业,繁荣经济,改善西南人民的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到20世纪90年代初,成渝铁路沿线年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从通车前的183.2元提高到3218元。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成渝线不仅使用上了电气集成设备,还于1987年12月实现了电气化。1998年全线路运能力达到2876万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设计能力的14倍多。2004年成都至内江段完成应急扩能改造,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2012年,成都至内江段图定通过能力37对,实际开行列车36.6对,能力利用率98.92.%。
成渝铁路成渝铁路

大事年表

1903年7月(清光绪29年),当时的四川总督锡良会同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名奏请清朝政府,修筑川汉铁路。川汉铁路预定线路自四川成都,经内江、重庆、宜昌,终点到达湖北汉口。后来修建的成渝铁路,也就是这条铁路线在四川境内成都到重庆的一段。
1909年10月,川汉铁路部分路段开工。1911年4月,清朝政府与英、法、德、美4国签订借款契约,将川汉铁路的“筑路权”出卖。5月9日,清政府宣布“干路均归国有”。
成渝铁路通车纪念成渝铁路通车纪念
1911年8月,修筑近两年的川汉铁路宣告停工。
1936年6月国民政府成立“成渝铁路工程局”,续建成渝铁路,后因抗日战争和经费问题等原因,又停工。1947年5月,整个工程陷入瘫痪。成渝铁路只在重庆到永川段修建了部份路基、隧道、桥樑,完成了总工程量的14%。
1950年6月15日,成渝铁路重新开工。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建成通车。
1987年12月24日,成渝铁路电气化工程经过多年的艰苦建设终于全线建成,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成渝铁路实现电气化以后,年运输能力由过去的610万吨提高到1300万吨,等于新修了一条成渝铁路。
2013年11月8日,成渝铁路因地质灾害中断行车8列车迂迴运行

民工纪念堂

为了纪念修筑成渝铁路10万民工大军的历史功绩,缅怀在筑路中献身的民工英雄,1952年9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西南铁路工程局决定在四川省内江市的梅家山修建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堂,次年春又在纪念堂前40米处修建了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碑。这些纪念场地,无疑可以让人们永远铭记住那段重要历史。
通车纪念章通车纪念章

大修换轨

2012年7月11日,成都铁路局成都工务机械段施工人员在成渝铁路双凤驿站——椑木镇区段进行扒砟作业。成都铁路局对建成于1952年的成渝铁路全线进行换砟换轨换岔大修施工,年底完工。成渝铁路实现了全线混凝土枕木及无缝线路,列车车轮与钢轨撞击的声响和震动将非常小,列车运行更加平稳。
成渝铁路(成都站——重庆站间的铁路)

扩能改造

随着成遂渝线动车、成渝高铁等先后投用,1952年通车的成渝铁路逐渐淡出人们视线。2017年4月,在四川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这位65岁的“老人”却重被提及——“对成渝铁路等既有干线铁路进行扩能改造”。
成渝铁路四川段改造方案尚未出炉,重庆段则已初步制订出可行性方案,其中菜园坝-江津段将被改造为城际铁路。重庆段的改造可行性方案提到,成渝铁路的重庆站至江津段沿线将设定菜园坝、直港大道、大渡口、新江津等22个火车停靠站点,拟通过下地加盖、截弯取直等方式将长约65.9公里的线路改造为城市铁路,承担城市客运交通。
改造既有成渝铁路开行城际动车,具有“投入少、见效快、建设时间短”等突出优势。经测算仅需三年就可全面建成投用,单位造价仅为1.27亿元/公里,远低于轻轨和捷运的单位造价。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成渝铁路(成都站——重庆站间的铁路)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