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好个主人家
《南乡子·好个主人家》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写妓女抛弃旧主,另寻新欢,并就此对其进行批评、规劝。全词共分两大部分。前七句为第一部分,写其抛弃旧主人。后三句为第二部分,是作者对妓女的赠言。这首词通俗似曲,词中运用了大量的宋元时代的方言俗语,语多嘲讽,诙谐有趣。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南乡子·好个主人家
- 作品别名:南乡子·赠妓
- 创作年代:南宋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作者:辛弃疾
- 词牌:南乡子
作品原文
南乡子⑴
好个主人家。不问因由便去嗏⑵。病得那人妆晃了⑶,巴巴⑷。繫上裙儿稳也哪。
别泪没些些⑸。海誓山盟总是赊⑹。今日新欢须记取,孩儿⑺,更过十年也似他。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⑴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韵。
⑵嗏(chā):语气助词。
⑶妆晃:谓样子难看。
⑷巴巴:可怜巴巴。
⑸些些:数量,这里指流泪多。
⑹赊:此有渺茫难凭之意。
⑺孩儿,是上对下的通称。
白话译文
好一个主人家,你不问因由遍去了。发现主人病得不轻而且面目丑陋,可怜巴巴的,你却繫上围裙想稳住他。
他没有为你的离去流下眼泪,之前的海誓山盟总归是假的。如今你要记得,孩儿,再过十年你也会变成那样。
创作背景
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的邓广铭先生认为此词“似中年居官时所作,以无可确考。”作者中年居官之时当指宋孝宗淳熙(1174—1189)年间,这段时期的作者担任过许多闲散官职,这首词很可能是作者在闲时拜访一名歌妓时所作,从词的内容和语气可知,作者可能欣赏过这一歌妓弹唱的曲子,与她很是相熟。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赠妓词。写歌妓抛弃旧主,另寻新欢,并就此对其进行批评、规劝。语多嘲讽,诙谐有趣。
全词共分两大部分。前七句为第一部分,写其抛弃旧主人。起首二句写其轻率。不经了解,便一口咬定那人是“好个主人家”,所以“不问因由便去嗏”,走进了那人家门,做了歌妓。轻率难免上当受骗,所幸的是此女有处变不惊的本领。故“病得”三句接写其机智。言其发现“那人”病得不成样子,且容貌丑陋,而她却处变不惊,繫上裙儿,强颜欢笑,虚与周旋,暂时把“那人”稳住,等待时机的到来。“别泪”二句写其对旧主人毫无感情,即使离去,也不会流下一滴眼泪。所谓“海誓山盟”,不过是一套虚无缥缈的骗人的鬼话,天方夜谭而已。从而揭示此妓的无情无义。“今日”三句为第二部分,写作者对歌妓的赠言。谓其应当汲取以往轻率上当的教训,对人不可轻信,这是今日另寻新欢时所必须“记取”的,否则还要上当受骗,过上十年八年,新欢也必将和“那人”一样丑陋不堪。
这首词在艺术风格方面的特点主要是通俗似曲。词中运用了大量的宋元时代的方言俗语,如“嗏”、“妆幌”、“巴巴”、“稳”、“赊”、“孩儿”之类,加上其他一些词语也多取自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语,因而形成本词通俗易懂,新鲜活泼的艺术风格。而这类词突破了文人词追求典雅的传统,开后世散曲之先河。
名家评价
《太原日报》总编辑阴通三:《南乡子》中的“好个主人家,不间因由便去嗏”······使用民间口语,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富有生气。······上述特点,构成了辛词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此相联繫,也存在以文口语为词而缺少词味的弊病,这是必须指出的。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一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採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词存六百二十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