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城区石林镇
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位于鹤壁市北部,西依巍巍太行,南临悠悠淇水,东接广袤平原,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6.2万亩。辖39个行政村,52个自然村,人口4.03万人。有工业企业32家,医院3家,6所学校,是鹤壁市的老工业基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山城区石林镇
- 地理位置:鹤壁市北部
- 面积:96平方公里
- 耕地面积:6.2万亩
机构职责
党政办:党的建设、组织、纪检、宣传、综合治理、信访、统战、武装、档案管理;
经济发展办:经济指标运行、招商引资、企业安全生产、消防
计生办:计画生育
综合办:城建卫生、劳动保障、民政、团工青妇等工作
协助区委区政府做好其它工作。
历史沿革
山城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公元前425年到公元前386年,战国七雄之一赵国在辖区鹿楼乡故县一带的中牟建都38年,共历献侯、刘候、武公、敬侯三代四君。殷商皇家鹿场遗址、故县汉代冶铁遗址、后营汉墓区、寺湾宋元古瓷窑遗址等 都集中反映了山城区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澱。还有1947年6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在解放战争时期挺进大别山战役中,在石林乡石林村“法隆寺”召开的军事会议旧址。山城区建于1961年12月8日,其前身是“政社合一”的山城人民公社。1959年1月市党政机关自中山地区迁入山城区的红旗街,从而成为鹤壁市党政机关所在地,到1999年搬至淇滨新区,历时40年,形成了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99年,山城区辖5个街道、2个乡:山城路街道、长风中路街道、红旗街道、汤河桥街道、鹿楼街道、鹿楼乡、石林乡。
2000年,山城区辖5个街道、2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39730人,各街道、乡人口: 红旗街道 51828 长风中路街道 33625 山城路街道25280 汤河街街道 22037 鹿楼街道 18648 石林乡 37538 鹿楼乡 50774
2010年1月4日,经省政府批准,省民政厅批覆同意鹤壁市山城区石林乡撤乡建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原辖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
至2010年12月31日,山城区辖5个街道、1个乡、1个镇:红旗街道、山城街道、鹿楼街道、汤河桥街道、长风中路街道;鹿楼乡、石林镇。
近年来,山城办事处党工委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辖区民众,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係,始终把加快辖区经济发展,服务民众生活,保持社会政治大局稳定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社情,科学决策,制定了“狠抓经济,突出稳定,塑造形象,力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机械电子、仪表仪器、汽车插接件等特色产业优势,辖区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民众安居乐业。由于成绩突出,近年来,山城办事处先后被市、区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 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计画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城建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市信访工作先进乡镇”、“全市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部门设定
石林镇行政机构设党政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三大办公室;事业单位设农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计画生育服务中心、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四个服务中心,一个劳动保障事务所。为搞好系列化服务,石林乡成立了五个便民服务中心。⑴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基本情况档案和资料库;为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失业登记、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培训申请、鉴定申请、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一站式”服务;落实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做好《再就业优惠证》的核发管理工作,开展农民务工就业培训工作。⑵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负责村土地规划和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使用集体土地以及乡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的审核报批工作;做好农村宅基证的审查报批和管理,严格查处违法占地行为及各种涉及土地违法案件,及时调解宅基地纠纷,做好环境保护工作。⑶农业服务中心:认真搞好农业技术宣传、普及、推广套用工作,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⑷计生服务中心:建立乡、村宣传教育网路,做好计画生育“三结合”工作;组织开展单月健康检查,避孕节育技术服务和避孕药具的发放供应工作;做好本乡计画生育业务管理及统计工作。⑸文化服务中心:运用多种文化艺术手段,对广大民众进行三个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众性文化活动;举办各类文化艺术讲习班,辅导和培训民众文艺骨干;蒐集、整理、保护民族和民间文化遗产,做好文物的宣传保护工作,维护和开发旅游资源。
地图信息
地址: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委(胡后线西)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