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陕西师範大学教师)
孙燕,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1998年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病毒学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98年9月进入武汉大学生科院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师从李文鑫教授,于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2004-2005年在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加入陕西师範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孙燕
- 出生地:陕西省
- 职业:硕士生导师
- 毕业院校:武汉大学
人物经历
1994-1998年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病毒学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98年9月进入武汉大学生科院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师从李文鑫教授,于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2004-2005年在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加入陕西师範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社会兼职
陕西省毒理学会 理事
陕西省微生物学会 理事
在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用科学的语言準确表达教学内容。同时注重理论联繫实际,通过最新、最权威的研究成果验证教科书中的经典理论。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注重使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系统的科学研究思维。
研究经历
自1998年于国内首次构建早起人胚胎cDNA文库,从事胚胎髮育相关的锌指蛋白基因的功能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ZNF268基因对人肝干细胞生长分化调控研究”等多项研究内容。2004-2005年在香港研究工作期间,参与香港政府研究基金资助项目“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 activated receptor regulating gene, SIG – Identification of a functional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response element,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and its role in lipid metabolism”等项目。
2006年至今,继续进行脂质代谢相关研究,主持校优秀科技预研项目“Ppsig基因在脂肪酸分解代谢网路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研究”。同时尝试多方面的研究内容,包括抗菌活性物质功能研究,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环境因素诱导中国林蛙抗菌肽表达谱变化规律及分子机制研究”;以及分子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主持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画项目“能源开发工程中的环境污染控制研究”。
实验室概况
本实验室第一届硕士研究生于2010年6月通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随着他们的毕业,各个研究方向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实验室也建立起完善的研究策略、技术体系和仪器平台。
主讲课程
目前承担本科生、研究生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具体包括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本科生专业选修课《生物专业英语》等。研究生专业课《微生物学研究方法》;研究生方向课《分子微生物学》、《分子毒理学》等。
研究方向
1)抗菌抗病毒有效成分的资源开发及作用机制研究;
2)脂质代谢研究;
3)分子微生物生态学研究。
主要贡献
1.Jie Zhao, Yan Sun, Zhi Li, Qi Su. Molecular cloning of novel antimicrobial peptide genes from the skin of the Chinese brown frog, Rana chensinensis. Zoological Science. Accepted。
2.Jie Gu, Zhi Li, Yan Sun, Lin Lan Wei. Identification of Functional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α response element in human Ppsig gene. Biochemistry(Moscow). Accepted。
3.张红娟,孙燕,李治,孟岳峰(2010)金堆城钼矿尾矿堆积区土壤细菌多样性分析。生命科学研究,14(6):29-36。
4.房春娟,孙燕,李治,姚艳霞,赵洁(2010)N,N-二甲基乙醯胺对东亚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毒性效应的研究。生命科学研究,14(5):442-448。
5.苏琦,孙燕,李治(2010)抗菌肽对细菌胞内杀伤作用的分子机制。中国生物製品学杂誌,23(3):325-328。
6.马瑜,孙燕,李治(2010)两栖类皮肤抗菌肽的分离纯化与抗菌活性检测技术。药物生物技术,17(1):83-86。
7.Yan Sun, Lui Ng, Wun Lam, Cherry Kam-Chun Lo, Pui-Ting Chan, Yee-Lok Yuen, Pui-Fong Wong, David Sau-Cheuk Tsang, Wing-Tai Cheung, Susanna Sau-Tuen Lee (2008)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mouse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α-regulated and starvation-induced gene, Ppsig. IJBCB 40(9):1775-1791。
8.孙燕,李晶,李治 (2008) 蒽醌对HBV稳定产毒细胞株HepAD38 HBV DNA複製的抑制作用。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誌,17(1):9-13。
9.Sun Yan, Li Zhi, Li Lijun, Li Jing, Liu Xiaobo and Li Wenxin (2007) Effective inhibi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replication by small interfering RNAs expressed from human foamy virus vectors. Int. J. Mol. Med. 19:705-711。
10.Sun Yan, Li Lijun, Li Jing and Li Zhi (2007) Inhibi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replication by Rheum palmatum L. ethanol extract in a stable HBV-producing cell line. Virologica Sinica 22:14-20。
11.孙燕,李利君,刘辉,李治,李文鑫 (2007) 人泡沫逆转录病毒介导的siRNA抑制HBV基因表达与複製。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53:463-470。
12.Sreedevi Avasarala, Lei Yang, Yan Sun, Alice Wan-Chi Leung, Wood-Yee Chan, Wing-Tai Cheung, Susanna S.T. Lee. (2006) A temporal study on the histopathological, 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responses of CCl4-induced hepatotoxicity in Cyp2e1-null mice. Toxicology 228:310-322。
13.Sun Yan, Shao Huanjie, Li Zhi, Liu Jun, Gao Li, Peng Xiao, Meng Yunlian, and Li Wenxin (2004) ZNF268, a novel kruppel-like zinc finger protein, is implicated in early human liver development. Int. J. Mol. Med. 14(6):971-975。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孙燕(陕西师範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