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一梅童话:木偶的森林
《王一梅童话:木偶的森林》是2013年10月1日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一梅。
基本介绍
- 书名:王一梅童话:木偶的森林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页数:167页
- 开本:168
- 作者:王一梅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品牌:化学工业出版社
图书简介
小熊白黑黑原来生活在森林里,他的爸爸是一个养蜂专家,他很担心自己从遥远的地方回家找不到原来的家,因为森林被砍伐的情况非常严重。森林里来了铁路工程师阿汤,他希望通过修建公路,让更加多的动物和人类交往,也让更加多的人走向自然。铁路铺好以后,白黑黑走出了森林,走进了城市里一个马戏团。马戏团的主人罗里是一个有魔法的老头,他用歌剧控制了动物的记忆,他企图在城市建立庞大的马戏团,最后,将人类赶出城市。阿汤先生和白黑黑在图书馆发现了一本记载罗里的书,原来罗里是一个木偶人.......。但是,他为什幺对人类充满仇恨呢?最终又是谁温暖了他的心呢?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本套书精选了我国儿童文学名家王一梅专为小学生创作的中长篇童话,充满想像力的童话故事,优美的文字,对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培养孩子的文学水平很有帮助。
作者简介
王一梅,一级作家,苏州市职业大学教育与人文学院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苏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出版图书100多册,有长篇童话《鼹鼠的月亮河》、《木偶的森林》;小说《城市的眼睛》;短篇童话《书本里的蚂蚁》等。
媒体推荐
王一梅的童话世界显然不仅仅是现实童年世界的一个倒影。作家也把自己关于世界和生命存在的许多细腻的敏感和思索,调和进了这一方想像的天地中。
在王一梅的童话里,我们总能觉察到一种诗意的气度。这些童话故事安静地生长在童年的花园里,轻轻哨悄地舒枝展叶、开花吐蕊。它们的绽放一点儿也不张扬,却常常在某一个相遇的时刻里,忽然点亮我们的眼睛和心灵。即便是在她的那部分带有幽默风格的童话里,我们也能够不时察觉到作品在情感表达、文字经营方面的诗的韵味。
——方卫平
在王一梅的童话里,我们总能觉察到一种诗意的气度。这些童话故事安静地生长在童年的花园里,轻轻哨悄地舒枝展叶、开花吐蕊。它们的绽放一点儿也不张扬,却常常在某一个相遇的时刻里,忽然点亮我们的眼睛和心灵。即便是在她的那部分带有幽默风格的童话里,我们也能够不时察觉到作品在情感表达、文字经营方面的诗的韵味。
——方卫平
图书目录
故事前面的故事001
第一章小熊白黑黑006
第二章阿汤大叔042
第三章木偶罗里072
第四章兔子阿德096
故事后面的故事130
小宇的秋天133
麦垛房子138
国王的爱好143
世界上不能只有一个人走路150
树叶兔155
木头城的歌声162
第一章小熊白黑黑006
第二章阿汤大叔042
第三章木偶罗里072
第四章兔子阿德096
故事后面的故事130
小宇的秋天133
麦垛房子138
国王的爱好143
世界上不能只有一个人走路150
树叶兔155
木头城的歌声162
序言
在王一梅的童话里,我们总能觉察到一种诗意的气度。这些童话故事安静地生长在童年的花园里,轻轻悄悄地舒枝展叶、开花吐蕊。它们的绽放一点儿也不张扬,却常常在某一个相遇的时刻里,忽然点亮我们的眼睛和心灵。
?
字与词之间的童话感觉
方卫平
作家王一梅十分善于发现和捕捉一些细微、精緻而又贴近生命的童年感觉,并把这种感觉完好、细腻地传达到童话的纸页上。她写过一组带有幻想色彩的变形童话,其中包括《我是蜗牛》、《我是一只羊》、《我是一条狗》、《我是一棵树》等。在这些童话里,作家想像中动物、植物的感知特徵与一个孩子对于“万物有灵”的生命感觉,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随着故事主人公的变形,我们被一下子带入到了一种有别于人类的细小、别致、有趣的观察和思维的视角里,并透过这个视角,来重新认识人类世界的意义。例如,在《我是一只羊》里,作者对于羊和草的感觉的表现既精细入微,又充满幽默的童趣;故事结尾,变回了人的“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脱下鞋子的细节虽然只是一带而过,却带给读者久久的回味和感动。这也是我最为欣赏的王一梅的其中一篇童话。
当然,在作家的许多童话里,真实的儿童并不常常走进故事里来,而是更多地隐藏在故事背后。在《兔子萝里》中,萝里对自己的“短耳朵”兔子身份从沮丧到接纳的过程,也是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常常需要经历的自我认同过程的写照。而《尖嘴巴和短尾巴》、《小老虎的成长记录》中吵吵嚷嚷田鼠娃娃和可爱机灵的小老虎,则让我们看到了现实童年的不同侧影。
但王一梅的童话世界显然不仅仅是现实童年世界的一个倒影。作家也把自己关于世界和生命存在的许多细腻的敏感和思索,调和进了这一方想像的天地中。例如,《蜗牛的森林》同时包含了生命自我认同和认识论方面的辩证思考,《女巫和老房子》触及到了生命存在的孤独与幸福,《洛卡的一天》则是一次十分特别的爱的诠释。作家细腻的情思透过文字,一点一点地渗入到我们的阅读感觉中的。很多时候,我们甚至没有办法清楚地用语言来描述这份印象,它与故事仿佛是同一的,不可割离的。发生在女巫和老房子之间的那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在我们心底所激起的那份柔软而又略带忧愁的生命情愫,到底是从哪里生长起来的?从故事开头和结尾处那两个简洁的排比段落中吗,从寒冷的冬天、孤独的老房子、一个人走路的女巫这样一些特别的意象中吗,抑或是从作品如原木般质朴直截而又充满情感张力的语言中?确切地说,它是随着作家倾力而又从容的叙述,浮动在每一个字词之间的。
所以说,王一梅的童话有一种诗的气质。即便是在她的那部分带有幽默风格的童话里,我们也能够不时察觉到作品在情感表达、文字经营方面的诗的韵味。但作家的创作追寻从未止步于此。读一读像《狮子的座位》、《青蛙先生看报》、《胡萝蔔先生的鬍子》这样一些童话故事,我们会感觉到,近年来王一梅童话创作的边界,已经实现了又一次较为成功的拓展。
?
字与词之间的童话感觉
方卫平
作家王一梅十分善于发现和捕捉一些细微、精緻而又贴近生命的童年感觉,并把这种感觉完好、细腻地传达到童话的纸页上。她写过一组带有幻想色彩的变形童话,其中包括《我是蜗牛》、《我是一只羊》、《我是一条狗》、《我是一棵树》等。在这些童话里,作家想像中动物、植物的感知特徵与一个孩子对于“万物有灵”的生命感觉,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随着故事主人公的变形,我们被一下子带入到了一种有别于人类的细小、别致、有趣的观察和思维的视角里,并透过这个视角,来重新认识人类世界的意义。例如,在《我是一只羊》里,作者对于羊和草的感觉的表现既精细入微,又充满幽默的童趣;故事结尾,变回了人的“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脱下鞋子的细节虽然只是一带而过,却带给读者久久的回味和感动。这也是我最为欣赏的王一梅的其中一篇童话。
当然,在作家的许多童话里,真实的儿童并不常常走进故事里来,而是更多地隐藏在故事背后。在《兔子萝里》中,萝里对自己的“短耳朵”兔子身份从沮丧到接纳的过程,也是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常常需要经历的自我认同过程的写照。而《尖嘴巴和短尾巴》、《小老虎的成长记录》中吵吵嚷嚷田鼠娃娃和可爱机灵的小老虎,则让我们看到了现实童年的不同侧影。
但王一梅的童话世界显然不仅仅是现实童年世界的一个倒影。作家也把自己关于世界和生命存在的许多细腻的敏感和思索,调和进了这一方想像的天地中。例如,《蜗牛的森林》同时包含了生命自我认同和认识论方面的辩证思考,《女巫和老房子》触及到了生命存在的孤独与幸福,《洛卡的一天》则是一次十分特别的爱的诠释。作家细腻的情思透过文字,一点一点地渗入到我们的阅读感觉中的。很多时候,我们甚至没有办法清楚地用语言来描述这份印象,它与故事仿佛是同一的,不可割离的。发生在女巫和老房子之间的那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在我们心底所激起的那份柔软而又略带忧愁的生命情愫,到底是从哪里生长起来的?从故事开头和结尾处那两个简洁的排比段落中吗,从寒冷的冬天、孤独的老房子、一个人走路的女巫这样一些特别的意象中吗,抑或是从作品如原木般质朴直截而又充满情感张力的语言中?确切地说,它是随着作家倾力而又从容的叙述,浮动在每一个字词之间的。
所以说,王一梅的童话有一种诗的气质。即便是在她的那部分带有幽默风格的童话里,我们也能够不时察觉到作品在情感表达、文字经营方面的诗的韵味。但作家的创作追寻从未止步于此。读一读像《狮子的座位》、《青蛙先生看报》、《胡萝蔔先生的鬍子》这样一些童话故事,我们会感觉到,近年来王一梅童话创作的边界,已经实现了又一次较为成功的拓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王一梅童话:木偶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