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秒雷射技术
《阿秒雷射技术》是国防工业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曾志男、李儒新。
基本介绍
- 书名:阿秒雷射技术
- 作者:曾志男、李儒新
- ISBN:9787118105278
- 页数:205
- 定价:68.00
-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7-1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丛书总计23分册,860余万字,以雷射技术的进展为核心,围绕高功率、高亮度雷射器,雷射束的传输、控制以及在国防中的套用三个领域,系统且重点突出地介绍了现代雷射技术的发展与套用。丛书包含现代雷射技术的进展、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所有编写人员都是长期从事该领域研究并获得重要成果的一流研究人员,因此,书中不仅理论系统,还含有大量作者的心得体会、研究成果,实用价值很高,引领性强。
丛书可供从事雷射技术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同时对于物理学、光学、电子技术等专业的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来说,也是一套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内容简介
自2001年产生第一个亚飞秒脉冲以来,其产生和套用被深入广泛研究。本书主要介绍强场物理领域亚飞秒与阿秒雷射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最新发展动态,介绍飞秒强雷射与原子分子的相互作用,高次谐波光源的产生与套用,亚飞秒与阿秒雷射的产生、测量及套用,以及与这些研究相关的飞秒雷射技术及其发展。
本科生可以通过阅读本书对强场物理领域有一定的了解,研究生及其他科研工作者通过本书的阅读可以深入了解亚飞秒及阿秒雷射的技术和套用。
作者简介
李儒新,博士,研究员,现任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副所长、强场雷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强场(高功率和超短脉冲)雷射物理与技术,高功率雷射与物质相互作用, 飞秒、亚飞秒超快雷射物理与技术等。已发表论文100余篇,获批准和被受理髮明专利20项,近年来已十余次应邀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如国际量子电子学会议上发表大会特邀报告。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点引用与高度评价。近五年来,作为负责人承担了973项目课题、863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项目、中科院百人计画项目等十余项科研项目。 先后获得1999年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999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9年第四届中国科学院优秀青年称号,2001年度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 2004年度上海市优秀回国人才,2005年第十二届“上海十大杰出青年”和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等奖励和荣誉称号。获得200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励一等奖。
目录
第1章基本原理
11强场相互作用
111微扰非线性光学
112强场非线性光学
113电离机制
12气体高次谐波概述
121气体高次谐波产生的理论模型
122气体高次谐波产生过程的数值计算方法
123气体高次谐波的相干性
13气体高次谐波的套用
131相干软X射线显微
132超快複合成像
133超快飞秒X射线光源
14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气体高次谐波实验装置
142气体高次谐波的波长
143气体高次谐波的产率
144气体高次谐波产生过程的相干控制
15附录
151原子单位制
152超短雷射脉冲的数学描述
153惰性气体的折射率和色散
154几种常用气体对X射线的透过率
155一些金属滤膜的性质
156几种常见金属反射镜
157超短脉冲传播方程的推导
158平焦场光栅光谱仪
159时间频率分析
1510虚时间演化
1511傅立叶变换方法计算动能项
参考文献
第2章阿秒雷射产生与测量
21阿秒雷射概述
22阿秒雷射的产生方法
221少周期雷射脉冲泵浦雷射方案
222偏振时间门方案
223DOG和GDOG
224双色场方案
225其他方案
23阿秒雷射的测量原理
231阿秒脉冲的自相关测量
232阿秒脉冲的互相关测量
24国内外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3章阿秒雷射的套用
31阿秒雷射套用概述
32阿秒脉冲泵浦探测技术
321超快泵浦探测研究电子动力学过程
322超快四维成像技术
33阿秒脉冲在不同领域的套用前景
参考文献
第4章相关的驱动雷射技术
41啁啾脉冲放大技术简介
42高强度少周期雷射脉冲
421锁模超短脉冲
422高能量少周期雷射脉冲的产生
423秒雷射脉冲脉宽测量技术
43载波包络相位稳定技术
431载波包络相位的概念
432载波包络相位的测量
433载波包络相位的稳定
44OPA技术和中红外雷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