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是中国一所以服装命名,艺工为主,艺、工、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高校,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教育部创新创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学校始建于1959年,原名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1998年由纺织工业部划转北京市为主管理。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有三个校区:樱花园校区、芍药居校区、牡丹园校区,另与昌平区北七家镇商务部培训中心联合办学共建北校区;设有9个全日制本科教学学院,开设30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843人,全日制本科生6058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71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人,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72人,博士研究生24人,留学生60人。
基本介绍
-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 - 博士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
- 主管部门:北京市
- 学校官网:http://www.bift.edu.cn
- 中文名:北京服装学院
- 外文名: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 简称:北服(BIFT)
- 创办时间:1959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类型:理工类
- 属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2011年10月入选)
-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马胜杰
- 本科专业:30个
- 院系设定:9个全日制本科教学学院
- 校训:弘毅日新,衣锦天下
- 校庆日:10月份的第3个星期六
- 地址:樱花园校区: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北口樱花东街甲2号
芍药居校区: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甲1号
樱花园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29号 - 院校代码:10012
- 主要奖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範高校(2017年)
教育部创新创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
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7年) - 知名校友:杨石头、兰玉、卜凡、木子洋、张予曦、米露等
历史沿革
1959年,北京纺织工学院创建,朝阳区中纺里为临时校址,在校学生474名。
1961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校址位于朝阳区定福庄,在校学生720名。
图书馆

1968年,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文革期间迁入江西省分宜县五七干校,在校学生300名。
1971年,学校併入北京化工学院。
1978年,学校结束并校,招收第一届统考生。
1981年,开始研究生教育。
1984年,北京化纤工学院复校,在校学生1120名,正式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第二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8年,学校更名为北京服装学院。
1998年,学校由纺织工业部主管划转北京市为主管理。
2008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
2011年10月,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高校名单。
2012年,学校获批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
2016年12月,学校被北京市教委认定为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2017年4月,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整体併入北京服装学院,同时撤销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建制;在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校区组建“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7月,北京服装学院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有教职工843人,其中教师总数562人。教师中有“北京市高创计画”教学名师2人,博士生校内导师7人,其中包括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市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长城学者培养计画、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十佳设计师在内的专任教师531人,教授72人,副教授176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北京市教学名师6人。
北京市教学名师:刘瑞璞、赵国梁、郑嵘、安佳、王越平、詹凯
级别 | 团队名称 | 负责人 |
---|---|---|
国家级 |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艺工结合教学团队 | 刘元风 |
市级 |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艺工结合教学团队 | 刘元风 |
服装设计与行销管理教学团队 | 胡月 | |
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团队 | 张巨俭 | |
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团队 | 郭燕 |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有设有9个全日制本科教学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语言文化学院、美术学院),2个教学部门(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开设30个本科专业,4个双学位专业点。
院系 | 专业 |
---|---|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 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 |
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 工业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 |
艺术与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动画 |
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轻化工程 |
时尚传播学院 | 传播学、广告学、摄影、表演(服装表演)、表演(广告传播) |
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类、市场行销、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美术学院 | 绘画、中国画、雕塑、公共艺术、绘画(师範) |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专业2个,北京市一流专业1个,北京市特色专业9个,北京市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北京市级教学示範中心2个,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3个,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28门校级精品课程;有17部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9部入选北京市精品教材。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艺术设计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艺工融合套用型现代服装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服装服饰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民族服饰设计实践》、《现代首饰设计与工艺》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北京服装学院-北京爱慕内衣有限公司艺术学实践教育基地
北京市特色专业: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业设计、轻化工程、表演等
北京市一流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
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服装材料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服装服饰实验教学中心
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北服-爱慕服装专业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北服-新百丽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北服-盛虹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课程名称 | 所属院系 | 课程层次 | 负责人 |
---|---|---|---|
中国服装史 |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 本科 | 袁仄 |
服装设计学 |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 本科 | 胡月 |
成衣纸样与工艺 |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 本科 | 刘瑞璞 |
数码设计基础 | 艺术设计学院 | 本科 | 詹炳宏 |
服装画技法 |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 本科 | 刘元风 |
- 教学成果
2017年,学校组织推荐10项成果参加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4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2项获得一等奖的教学成果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推荐参加了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推荐12项成果参评2017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教育教学成果奖,共7项教学成果获奖,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 学生荣誉
2016年,学校学科竞赛项目结题验收通过33项,2017年学校学科竞赛项目共立项37项。在第四届全国网际网路+大赛北京赛区比赛中,学校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有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
- 重点学科
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
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设计艺术学、艺术学、材料学
- 学位授予点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设计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学理论、设计学、美术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艺术、国际商务、工程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根据2019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1个,北京市市级研究机构1个,12个北京市创新团队。
校园景观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数字与互动媒体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服装工效与功能创新设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服装产业数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首都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服装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
其他研究机构:北服·南山中国职业装研究院、361°-北服高性能运动服装设计研发中心(
科研成果
根据2019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十二五”以来,该校教师承担国家、省部级及各类科研项目近千项,获得包括连续三年国家科技奖在内的国家、省部级奖励28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PA6/PE共混海岛法超细纤维及人造麂皮的系列化产品开发和产业化(2006年)、PTT和原位功能化PET聚合及其複合纤维製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2016年)
学术资源
- 学术刊物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在2004年、2008年连续两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国内外十多个着名资料库或文摘杂誌列为固定收录刊源,其中包括《美国化学文摘 CA 》、《世界纺织文摘(WTA)》、《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ChinaInfo) 数位化期刊群》、《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资料库》、《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中国纺织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等。
《艺术设计研究》(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有科学·艺术·时尚、理论前沿、服饰研究、艺术家与设计师、设计与文脉、学术立场和教学园地等栏目。
- 馆藏资源
根据2019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北京服装学院图书馆有不同学科、不同语言的藏书109.2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71.8万余册,有中外文期刊近800种,电子期刊5万余种,多媒体资料2万余部,各种资料库70余个。2017 年当年新增图书718284册,电子图书3184572种(本地351915种,远程2832657种)、电子期刊49685种。
合作交流
根据2019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与包括伦敦艺术大学、纽约时装学院、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义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巴黎ESMOD高等国际时装设计学院、日本文化女子学苑大学、比利时安德卫普大学、澳大利亚皇家艺术学院、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南非德班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国际院校在内的40余所大学,以及秘鲁出口和旅游促进委员会、波兰凯尔采市政府、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等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係。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 校徽

校标由方形印章样式的小篆体“衣”字,中文校名、英文校名为主体结构,颜色使用学校标準色(C65M50Y40K15)。
以绿色(本科生)、白色(研究生)、灰色(校友、留学生及非学历教育学生)、紫色(教师)四种图底区别使用。
标準色由四块不同色块组成,标準色为深灰色(C65M50Y40K15),辅助色为灰色(C45M35Y30K0)、绿色(C30M0Y85K0)、紫色(C75M90Y30K20)。
- 校旗
校旗:尺寸为2880*1920mm,底色为绿色,图案由校标组成。
精神文化
- 校训
弘毅日新,衣锦天下
释义:“弘毅”取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要求北服人要心胸开阔,抱负远大,坚忍不拔。“日新”取自《礼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求北服人要不断进取,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引领时尚。“衣锦天下”取自《易经》“垂衣裳而天下治”,蕴含了衣被天下、衣美天下之意,表达了北服人努力使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自信,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世界的愿景。
- 校庆日
10月份的第3个星期六。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 名单 |
---|---|
党委书记 | 马胜杰 |
党委副书记 | 倪赛力、艾丽 |
副院长 | 廖青、贾荣林、仲丛生、詹炳宏 |
历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任期 |
---|---|---|
书记 | 严端 | 1959年—1960年 |
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 | 候希如 | 1960年—1962年 |
常务副院长 | 郭启明 | 1960年—1962年 |
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 | 候希如 | 1962年—1964年 |
院长 | 张方佐 | 1962年—1964年 |
副书记(代理书记) | 候希如 | 1964年—1968年 |
院长 | 陈维稷 | 1964年—1968年 |
党的核心组组长 | 崔焕珠 | 1978年—1980年 |
复校筹建组长 | 崔焕珠 | 1978年—1980年 |
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 | 黎珂 | 1980年—1983年 |
副院长(主持工作) | 韩恩业 | 1980年—1983年 |
书记、院长 | 韩恩业 | 1983年—1984年 |
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 | 凌侠峰 | 1984年—1986年 |
院长 | 王叔文 | 1984年—1986年 |
书记 | 凌侠峰 | 1986年—1990年 |
院长 | 周亚夫 | 1986年—1992年 |
书记 | 钟国治 | 1990年—1996年 |
院长 | 贾路桥 | 1992年—1995年 |
书记兼院长 | 钟国治 | 1995年—1997年 |
院长 | 王蕴强 | 1997年—2001年 |
党委书记 | 焦福岩 | 1996年—2005年 |
院长 | 焦福岩 | 2002年—2007年7月 |
党委书记、副院长 | 惠桂芝 | 2005年—2012年 |
党委书记 | 呼文亮 | 2012年—2014年 |
校长 | 刘元风 | 2007年—2017年 |
知名校友
杨石头,智立方品牌行销传播集群的董事长兼CEO。
邹游,服装设计师。
兰玉,设计师。
陆瑶,华语流行乐女歌手、模特。
木子洋,中国内地流行乐男歌手、模特,男子演唱组合ONER成员。
卜凡,中国内地流行乐男歌手,男子演唱组合ONER成员。
唐晓天,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模特。
那广子,中国内地女模特、演员。
常春晓,中国内地模特、女演员。
金大川,中国大陆男模特。
张予曦,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平面模特。
李九霖,中国内地男演员。
周韦彤,中国籍模特、演员。
米露,中国内地女演员、模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