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十三五”实施方案

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十三五”实施方案

为做好“十三五”期间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中国残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网际网路信息办公室联合制定了《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十三五”实施方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十三五”实施方案
  • 发布时间:2016年9月21日
一、背景
“十二五”期间,以残疾人状况和需求信息为导向,覆盖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托养、社会保障等主要业务领域的信息管理系统框架基本形成,半数以上的省级残联建立了综合业务系统,初步形成了上下联动、横向互通的工作机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全国省级残联基本完成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接入工作,为开展纵向和横向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提供了安全网路环境。国家级的同城容灾备份中心已建设完成。加强统计制度管理和统计台账建设,54%的主要业务统计数据以台账为支撑。启动智慧型化残疾人证试点,完成对称密钥系统建设。中国残联入口网站、中国残疾人服务网在信息公开、网上服务、互动交流、信息无障碍等方面受到残疾人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全国33个省级单位、280个地市级残联开通了网站。
全国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基础仍然比较薄弱,信息化辅助管理和决策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标準体系尚不健全,数据交换共享不足;安全保障能力亟待提升;网站在统筹管理、服务资源整合、新技术套用与无障碍服务方面有待提升。
为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根据《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2016-2020年)》,制定本方案。
二、任务目标
——加强残疾人人口基础信息、服务状况与需求数据、业务台账与统计等多数据资源的统筹规划与管理。
——开展与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和相关政府部门涉残信息的交换共享,提高残疾人事业管理、服务、科学决策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加强中国残疾人服务网建设,推动“网际网路+助残服务”模式的探索和建立。
——推动信息无障碍技术标準与评价体系建设,加强技术培训与套用示範。
——建立和完善智慧型化残疾人证技术标準体系,支撑智慧型化残疾人证试点工作。
三、主要措施
(一)建设全国残疾人人口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
统筹规划和开展现有康复、教育、就业、托养、扶贫、社会保障、权益维护等业务套用系统和数据资源的整合。逐步实现从项目导向向以服务残疾人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模式转变,创新业务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
(二)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数据资源标準规範体系。
制定数据交换与已分享资料夹,实现中国残联与省级残联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积极纳入国家数据资源共享机制,开展与教育、公安、民政、社会保障、住房、卫生、扶贫等部门的动态信息交换,準确掌握残疾人民生相关数据,为促进残疾人小康目标的实现提供精準支撑。
(三)开展残疾人大数据分析研究。
在多源数据整合的基础上,结合业务决策和公共服务需求,开展残疾人人口基础信息、服务状况与需求信息、业务工作统计等数据的综合比较分析,为科学管理与决策提供支持。
(四)加强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网路安全相关规定,制定信息系统建设安全规範,开展网路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加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制定信息系统应急回响预案,提高数据容灾能力。各省要积极推进市、县残联电子政务外网接入工作,依託政务外网开展业务套用和数据交换工作,提高数据安全性。
(五)进一步做好残疾人事业统计工作。
围绕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各项工作制定统计指标并形成稳定的统计制度。推进残疾统计标準在相关部门涉残工作统计中的对接和套用。继续开展统计台账季度通报工作,提高源头数据整体质量,结合业务工作推进台账数据服务,发挥统计数据对业务工作管理的支持作用。
(六)加强残联政务网站信息内容与服务能力建设。
进一步提升残联繫统政务网站发布信息、解读政策、引导舆论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残疾人事业主要业务领域信息服务资源挖掘,推进网上投诉、网上申报、网上建议、网上监督等网民互动服务。
(七)进一步加强中国残疾人服务网建设。
充分发挥中国残疾人服务网综合平台优势,汇聚残联繫统和社会服务资源,重点围绕残疾人网上就业创业、扶贫、康复、教育、基层社区等开展“网际网路+助残服务”。探索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网上受理——协同办理——监督评价”模式,有效提高各级残联业务协同和公共服务能力。
(八)积极开展网站新技术套用。
在中国残联、地方残联选择试点领域,逐步开展集约化网站建设示範。加强网路新媒体的运用,丰富面向残疾人的服务方式。加强网站无障碍服务能力建设,做好残联繫统无障碍套用示範,积极推进政府网站的信息无障碍服务。
(九)完善智慧型化残疾人证相关技术标準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智慧型化残疾人证技术标準、技术管理规範体系。完成智慧型化残疾人证管理、认证和套用的相关係统建设,为地方试点提供技术支撑。推动试点地区探索依卡服务和刷卡结算管理模式。
(十)加强信息化工作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信息化工作机构,积极引进信息化人才,加强对基层人员信息化培训和业务能力建设。
四、经费
各级残联要建立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长效机制,保障信息系统建设与资源整合、网站建设、信息无障碍、事业统计、信息安全等工作经费的落实。
五、检查总结
(一)各省根据本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制定本省具体计画,遵循统一规划、协同建设的原则,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与套用,做好年度检查与评估。
(二)按照中国残疾人事业各项统计报表的总体要求,上报统计数据。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十三五”实施方案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