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槓桿化
在金融中,槓桿化(Leverage)是指任何能够扩大收益和损失的技术,包括:投资方面和公司金融方面。具体说明:
(1)衍生金融工具槓桿。通过期权、期货、保证金交易等金融工具实现槓桿化。例如:对沖基金利用衍生金融工具槓桿化其资产,通过$100万元的现金保证金可以控制价值$2000万元的原油,并得到由其价格波动所产生的收益或损失。
(2)企业通过负债融资。企业通过负债扩大了财务槓桿,在不增加权益资本的情况下,扩大了企业的投资能力。例如:如果一个企业的由投资者投资100万元建立,那幺企业可运用这100万元进行公司经营。如果企业运用负债融资,借入200万元,那幺企业可以运用这300万元(100万+200万)进行公司经营,即通过财务槓桿扩大了资本。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槓桿化
- 外文名:Leverage
- 包括:投资和公司金融
- 投资方面:总资产/(总资产-总负债)
度量
投资方面
会计槓桿=总资产/(总资产-总负债)
槓桿化

名义槓桿=(总名义资产+总名义负债)/权益资本
经济槓桿=权益资本的波动/非槓桿化投资于相同资产的波动
公司金融方面
经营槓桿係数(DOL)=(息税前利润+固定成本)/息税前利润
财务槓桿係数(DFL)=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总利息支出)
联合槓桿(DCL)=DOL* DFL
每股收益
槓桿化对每股收益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可能增加每股收益,也可能减少。过度槓桿化是指通过较低的利率进行高负债融资,并套用其进行高风险的投资以最大化收益。
相较区别
高槓桿好还是低槓桿好
1:20槓桿-1:100槓桿-1:400槓桿到底有什幺不同?槓桿高好还是低好?
从事外汇槓桿交易或者说外汇保证金交易(同一个产品不同说法),从实质上说,就是从事契约的买卖。
第一、以欧元为例,欧元/美元1.1820,这代表1欧元可以兑换1.1820美圆。当欧元从1.1820波动到1.1821或者1.1819,波动0.0001,这就叫1个点。
第二、 在国际上,通行的基本是这样:1张标準契约价值100,000美金(10万美金),一张迷你契约价值10,000美金(1万美金)。一个点价值是多少呢? 100,000美金X0.0001=10美金,10,000美金X0.0001=1美金。因此无论对于1:20槓桿,1:100槓桿还是1:400槓桿,1张标準契约的1个点盈亏都是10美金,1张迷你契约的1个点盈亏都是1美金。
第三、 这样10万美金/20倍=5000美金,10万/100倍=1000美金,10万/400倍=250美金,也就是说做1张标準契约,如果是1:20槓桿,需要动用您账户资金5000美金;如果是1:100槓桿,需要动用您账户资金1000美金,如果是1:400槓桿,需要动用您账户资金250美金。那幺您账户内还有多少资金是活动的呢?可以抵抗多大的风险呢?
举例说明,以账户资金6000美元,买1张欧元/美元跌为例(一个点10美金):
1:20倍槓桿:占用资金5000美金,账户内还有1000美金是活动的,可以抵抗100个点的风险,当市场价格向上波动亏损100点的时候,发生保证金追缴,系统就会强制为你平仓。(风险极大)
1:100倍槓桿:占用资金1000美金,账户内还有5000美金是活动的,可以抵抗500个点的风险,当市场价格向上波动亏损500点的时候,发生保证金追缴,系统会强制为你平仓。(风险一般)
1:400倍槓桿:占用资金250美金,账户内还有5750美金是活动的,可以抵抗575个点的风险,当市场价格向上波动亏损575点的时候,发生保证金追缴,系统才会强制为你平仓。(风险相对于1:20和1:100倍槓桿都低)
最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账户同等资金的条件下,做同等手数(1张契约称为1手)的情况下,槓桿比例越高,风险越小!但是槓桿也是一把双刃剑,槓桿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好,过高的时候很容易导致自己无法很好的把握仓位,无法良好的分配资金.
我们炒外汇在选择槓桿时一定要慎重选择,如果你是新手,FXCM环球金汇网提供注册外汇模拟账户,选择不同的槓桿看看有怎样的收穫和差别,这样慢慢学习多了就有所了解。
风险
槓桿化最明显的风险就是扩大损失。一个企业如果负债过多,在经济下滑时可能面临倒闭,而一个槓桿化比较低的企业可能倖存。一个投资者通过50%的现金保证金拥有一支股票,当股票价值下跌20%时,就会损失他的保证金的40%。
但是如果企业通过负债来更新设备、增加生产线或者扩展国际业务,那幺这些多样化所带来的收益可能抵消槓桿化所带来的风险。如果一个投资者将一部分资金用于股票指数期货保证金交易,另一部分资金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那幺他将获得与投资费槓桿化的股权指数基金相同的波动率和期望收益。所以,一个槓桿化的公司或者投资并不总是意味着产生高于非槓桿化情况下的风险。事实上,许多高槓桿化的对沖基金比非槓桿化的债券基金具有更小的收益波动。许多高负债的公共事业公司也比非槓桿化的科技公司具有更低风险。
银行管理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对银行槓桿化的数量限制很少。银行被要求进行审慎的资本管理,即拥有“充足的资本”,但是并没有客观具体的规则。到1988年,大部分跨国银行遵循“巴塞尔协定II”的标準,巴塞尔协定II按风险将资产分为五级,每一级资产有相应的最低资产要求。这是对会计槓桿的限制。例如,要求银行最低8%的资本充足率,这就相当于将会计槓桿限制在1/0.08或者12.5:1。2007年-2009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人们意识到要加强对银行业槓桿化的管理。通过控制槓桿率来控制银行的风险,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
次贷危机
与以往的金融危机一样,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被认为归咎于“过度的槓桿化”。美国以及许多已开发国家的消费者过度的负债消费;金融机构高槓桿化;表外业务的名义槓桿率非常高。这些过度的槓桿化加剧了实体经济和金融的风险,为危机的发生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