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跨国协定併购法律问题研究

跨国协定併购法律问题研究

跨国协定併购法律问题研究

《跨国协定併购法律问题研究》是2009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颜湘蓉。本书讲述了世界跨国直接投资(FDI)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出现突飞猛进的增长,这种飞跃式发展,是由跨国併购(M&A)剧增带来的。

基本介绍

  • 书名:跨国协定併购法律问题研究
  • 作者:颜湘蓉
  • 译者:7307069121、9787307069121
  • 定价: 25.00 元
  •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跨国协定併购法律问题研究》此通说认为,国际上出现了五次併购浪潮。现在经历的正是第五次浪潮。在该次浪潮中,跨国併购的标的物类型上,既包括股权也包括资产;在併购目标公司类型上,既有上市公司,也有大量的非上市公司。跨国併购增长的驱动力不是追求短期金融收益的金融性跨国併购,而是以追求长期利益为动机的战略性跨国併购。而战略性跨国併购要实现其战略追求,收购方与目标方之间的协调与配合至关重要,这就决定了可能带来目标公司管理层激烈抵抗的恶意收购、敌意收购难奏其效,而建立在友好协商基础上的协定併购更有助于战略目标的实现。协定併购系友善併购,是在两个具有共同意愿的公司经共同协商、谈判确定了交易条件及就各方面的主要问题达成共识后所进行的交易。这种方式有助于减少收购方与目标方的敌意对抗,有效配置资源,同时,对于合併后双方的融合、长期的稳定发展均是极有裨益的。于是,在第五次跨国併购潮中,友好协商併购渐成主流。
跨国协定併购涉及的社会关係可以概括为三类:(1)围绕併购交易而发生的併购公司内层的股东与董事的权力分配,股东及其他相关利益者的权利保护与董事的义务履行之间的关係;(2)发生在母国与东道国併购主体之间的併购交易关係;(3)东道国有关管理部门因实施对外资管理及与外资併购相关的反垄断监管而发生的规制关係。
围绕上述三类社会关係的相关法律问题,《跨国协定併购法律问题研究》在以下章节中展开探析:
在第一章中试图建立《跨国协定併购法律问题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提出跨国协定併购(cross-border negotiated mergers&acquisitions)的概念为一国企业以协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式取得东道国目标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股权(份)、控制权、经营权的行为。它既包括跨国兼併(cross-border mergers)也包括跨国收购(cross-border acquisitions)。跨国协定併购既是併购主体各方高度意思自治的协定行为,也因併购本身对一国市场竞争秩序等影响而需受到强制性规範的规制。由于跨国协定併购的特性及其所涉及社会关係的範围决定了跨国协定併购法律机制应是一个综合系统。
第二章围绕协定併购对股东与相关利益者利益的影响论述对股东和相关利益者的权利保护问题。该章认为:应保护股东对协定併购的表决权;对于少数股东,则应保护其对协定併购持异议时的股份回购请求权与估价权(shareholder appraisal right);对于公司间通过契约结成的涉及资产配置、控制权变化的“实质合併”(virtual merge),股东亦应享有表决权与估价权;债权人与雇员是公司的相关利益者,对于债权人的权利保护集中在知情权、异议权即清偿或担保请求权和损害赔偿请求权方面。对雇员权利的保护则集中在对併购有知情权,继续履行劳动契约或保护原僱佣关係的权利以及公平补偿权。
第三章以协定併购中目标公司与收购公司董事的活动为主线研究协定併购中的董事义务问题。该章认为: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均认为董事对公司负有忠实和勤勉注意义务。在协定併购的决策、磋商谈判、併购方案与协定的草拟等过程中,董事的忠实与勤勉义务贯穿始终。基于权责平衡原则,在强调董事责任的同时,也比较考察了有关国家和地区对董事责任的限制与免除制度,认为基于保护董事利益的需要,可在经股东大会决议批准和司法裁决情形下,对董事的责任可予免除或对其因履职行为而发生的赔偿责任予以补偿。
第四章围绕协定併购双方基于各自立场为对抗第三人对拟议交易所可能发生的破坏行为而採取的保护交易利益措施,包括在併购协定中拟定勿语(no-talk)条款、非售(no-shop)条款、终止费(break-up fees)条款、受信出口(fiduciary out)条款以及其他交易保护条款等,对其主要内容、效用与法律效力逐一作出了分析。认为勿语条款、终止费条款主要保护收购公司的利益,而非售条款、受信出口条款则对目标公司较为有利。
第五章以跨国协定併购中东道国有关管理部门因实施对外资管理及与外资併购相关的反垄断监管而发生的规制关係为切入点,研究跨国协定併购当事人需遵守的强制性规範,并对若干国家相关的立法与实践作出比较考察,认为为了减少併购当事人面对各国强制性规範而存在的管辖和适用上的法律冲突问题,如要制订统一的强制性实体规範则不具有现实性,但各国应在程式事项上开展国际合作。
第六章对中国跨国协定併购的发展概况及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进而以《跨国协定併购法律问题研究》前五章的比较考察为基础,对完善中国的外资协定併购法律体系提出立法设计,对中国企业跨国协定併购应採取的法律对策分别从目标公司与收购公司角度提出思考和建议。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跨国协定併购概说
一、发展概说
二、发展动因概说
第二节 跨国协定併购法律机制概说
一、关于併购定义的探讨
二、跨国协定併购的含义及其法律机制
第二章 协定併购中股东和相关利益者的权利保护
第一节 股东的权利保护
一、股东的表决权
二、少数股东权利的保护
第二节 实质合併与股东权利的保护
一、实质合併(Virtual merger)概述
二、对实质合併法律制度的立法考察
第三节 雇员的权利保护
一、欧盟的立法
二、德国的立法与实践
三、法国的立法与实践
四、荷兰
五、英国
四、小结
第四节 债权人权利的保护
一、併购中债权人权利内容的立法比较
二、债权人权利的法律效力
第三章 协定併购中董事的义务
第一节 董事义务概说
一、英美法系的“受信关係”
二、大陆法系的“委任说”
三、《OEcD公司治理原则》(1999年版)关于董事职责的规定
第二节 协定併购中的董事责任
一、立法的考察
二、理论与实践的考察
第三节 董事责任的限制与免除
一、美国公司法中关于董事责任限制与免除的制度
二、德国与日本对董事责任的限制与免除制度
三、英国对董事责任的限制与免除制度
四、我国香港地区关于董事责任的限制与免除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第四章 协定併购双方的交易利益保护
第一节 概论
一、交易保护措施兴起的动因
二、交易保护设计条款的特性与类型
第二节 勿语条款
一、“勿语”条款的主要内容
二、美国有关“勿语”条款的判例
三、“勿语”条款的作用与效力
第三节 非售条款
一、非售条款的主要内容
二、“非售”条款的性质——美国的理论与实践
三、“非售”条款的效力审查
第四节 终止费条款
一、终止费条款的定义与类型
二、关于终止费条款的国际实践
三、跨国协定併购中採用“终止费”条款的发展趋势
第五节 受信出口条款
一、受信出口条款的主要内容
二、美国关于“受信出口”条款的理论与实践
三、“受信出口”条款的作用
第六节 其他交易保护条款
一、保密条款
二、董事会推荐条款
三、股票期权与资产锁定条款
第五章 跨国协定併购的强制性规範及其适用
第一节 跨国协定併购应遵守相关强制性规範的理论分析
一、跨国协定併购领域适用强制性规範的必要性
二、强制性规範的适用形式——政府规制
第二节 已开发国家跨国协定併购强制性规範适用的比较考察——以德国、日本、澳大利亚为例
一、德国的立法与实践
二、日本的立法与实践
三、澳大利亚的立法与实践
第三节 跨国协定併购强制性规範的适用冲突与国际合作
一、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二、合作的形式及其发展趋势
三、国际合作的现实选择
第六章 中国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我国跨国协定併购的发展现状及其分析
一、我国外资协定併购的发展现状及其分析
二、我国企业跨国协定併购的发展概况及分析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我国外资协定併购法律体系的构想
一、外资併购主法体系主要设计模式的概说
二、构想
第三节 对我国企业跨国协定併购的思考和建议
一、我国企业作为外资协定併购的目标公司时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我国企业作为跨国协定併购的收购公司时值得关注的问题
三、我国企业跨国协定併购法律对策的总结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跨国协定併购法律问题研究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