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平诸吕之乱
汉平诸吕之乱,是一场西汉早期发生在刘氏宗族和吕氏宗族之间的国内战争。战争的引子早在汉高祖刘邦与皇后吕雉的时代就已埋下,直到汉文帝登基才平定。这场战争的胜利,标誌着刘氏宗族重新掌权,维护了大汉江山的统治与传承。相传,汉文帝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
基本介绍
- 名称:汉平诸吕之乱
- 时间:汉朝
- 参战方:刘氏宗族,吕氏宗族
- 结果:吕氏被平定
- 主要指挥官:周勃
- 时期:西汉前期
战争简介
西汉高祖刘邦死后,太后吕雉的儿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但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逐渐落到了吕后手中,吕后为了把刘氏天下变为吕氏天下,便将他娘家的侄子、侄孙封王侯,辅佐她把持朝政。吕后不仅排挤老臣,还先后杀掉刘邦的儿子赵隐王、赵幽王、赵恭王和燕王。汉惠帝对母后的残忍和骄横极为不满,但又无力反抗,最终忧郁成病,不久便死了。

刘氏宗族和大臣们对吕后都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的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待到吕后死后,吕氏宗族惶惶不安,唯恐遭到迫害,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聚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的江山。这次密谋的讯息传到了刘氏宗室——齐王刘襄那里,为了保卫刘氏的江山,他决定起兵讨伐诸吕。
随后,在宫中的执政大臣刘章与开国大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繫,在灌婴将军的配合下,设计解除了吕禄的兵权,平日里敢怒不敢言的文臣武将纷纷而起,讨伐之势,势如破竹。刘章带人闯入宫中杀了把持朝政的丞相吕产和上将军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平定。
平乱之后,众大臣拥立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刘恆登基,称为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每到这天,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贺。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灯节。
战争经过
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九月,西汉平定诸吕之乱的作战。
吕雉

汉惠帝七年(前188年)八月,惠帝死,其母吕后临政。为巩固其统治,吕后改变刘邦非刘氏不王之约,先后封其兄吕泽之子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弟吕禄为赵王;吕台子吕通为燕王,吕氏其他子弟亦多被封侯。并排斥异己,诛杀刘氏诸王。高后八年七月,吕后病重,任命吕禄为上将军,统帅北军(戍卫京城的屯兵);吕产统帅南军(守卫皇宫的禁卫军)。
吕后死,又遗诏以吕产为相国,吕禄之女为少帝后,吕氏权倾当朝。高后葬毕,诸吕知诸大臣不平,意欲乘机发难,诛诸大臣及刘氏诸王,因惧怕太尉周勃、颍阴侯灌婴等,未敢贸然行事。居于长安的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均系齐王刘襄之弟。刘章之妻乃吕禄之女,将内情告知刘章。刘章即秘密派人联络齐王,使其统兵西征,图谋诛除吕氏,立齐王为帝。
齐王徵发全部兵员,并遣使至齐国以东的琅邪国(都东武,今山东诸城),假说吕氏发动变乱,愿请琅邪王赴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故城)面商大事。琅邪王刘泽赶往临淄,被齐王扣留。齐王遂派遣使者强征琅邪国全部兵员,与齐军一併西征。齐王首先西攻济南国,同时致书各诸侯王,历数吕氏罪状,以示起兵灭吕之决心。相国吕产等闻齐王举兵,遣灌婴率军迎战。灌婴兵至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古荥镇),屯兵据守,并派人通告齐王与诸侯,约定静待吕氏变乱,联合诛诸吕。齐王即将大军屯于齐国西部边境,待机而动。
是时,吕产、吕禄虽控制着京师,但内惧周勃、刘章等,外有齐、楚军西进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更惧灌婴反戈一击,欲等灌婴与齐军交战后动手。朝内斗争日趋白热化。丞相陈平忧虑诸吕残暴,联络周勃共谋诛吕氏。吕产得知齐王与灌婴联合,急欲入宫,挟持太子。周勃、陈平即通过负责典掌皇帝符节的襄平侯纪通,手持信节,诈称皇帝有令,让太尉统领北军,使周勃进入北军营垒。又命郦寄等诈劝吕禄交出北军将印,离京赴赵国就职。

周勃控制北军后,丞相陈平又命朱虚侯辅助周勃夺得南军兵权。周勃以朱虚侯严守军门,同时令乾阳侯曹窟转告统率宫门的禁卫军卫尉,不準相国吕产进入殿门。吕产虽得悉灌婴与齐王协定灭吕,但尚不知吕禄已交出北军兵权,準备入未央宫发动政变,被禁卫军阻止在殿门前。周勃拨给朱虚侯刘章1000多士卒,追杀吕产。周勃遣人分头逮捕诸吕男女,捕杀吕禄,其余人亦不分老少一律处斩。
诸吕之乱已平,齐王收兵,灌婴率军回长安。闰九月,经诸大臣谋议,迎立刘邦中子代王刘恆为帝,是为孝文皇帝。诸吕之乱的乎息,使西汉避免了一场大规模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