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台(名词)
汉语词语,比喻出掌政权或就任要职,或泛指三公、宰辅;亦为星名、上海天文台的简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上台
- 外文名:appear on the stage
- 拼音:shàng tái
- 属性:动词
- 词目:下台
- 释义:比喻出掌政权或就任要职
- 动作:角色登台演出,到舞台或讲台上去
读音
上台:shàng tái
含义
比喻出掌政权或就任要职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这一年,德国是希特勒上台,美国是罗斯福上台,这个时候,美苏才建交。” 茅盾《色盲》:“旧官僚想要再上台,简直是无论什幺手段都会用出来的。”1986年《睢阳袁氏(袁可立)家谱》:“可立不避劳,力请修城,诸上台鹹允其议。”《红楼梦》第五四回:“ 文官等听了出来,忙去扮演上台,先是《寻梦》,次是《下书》。”
星名
在文昌星之南。《晋书·天文志上》:“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为司命,主寿。”《隋书·艺术传·庾季才》:“顷上台有变,不利宰辅,公宜归政天子,请老私门。”《元史·世祖纪二》:“秋七月甲戌,彗星出舆鬼,昏见西北,贯上台,埽紫微、文昌及北斗。”
泛指三公宰辅
三国·魏·阮籍《诣蒋公奏记辞命》:“明公以含一之德,据上台之位,羣英翘首,俊贤抗足。”《晋书·刘寔传》:“圣诏殷勤,必使寔正位上台。”《南齐书·高帝纪上》:“ 太祖固辞上台,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唐·元稹《李愬妻韦氏封魏国夫人制》:“今愬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六迁重镇,名列上台。” 明 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时湖州乱民与董宗伯为难,■结松陵,几酿不测,公(袁可立)衔诸上台命毅然往谕之。”
在香港地区指加入某个移动电信运营商
在香港,上台就是实名加入某个电讯业者。
上海天文台的简称
即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动作
角色登台演出;到舞台或讲台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