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读经典名着: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读经典名着: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读经典名着: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读经典名着:莫泊桑短篇小说选(插图彩绘本)》题材是丰富多彩的,在他的作品里,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如战争的溃败、上流社会的喜庆游乐、资产者沙龙里的聚会、官僚机构里的例行公事、小资产阶级家庭的日常生活、外省小镇上的情景、农民的劳动与生活、宗教仪式与典礼、酒馆妓院里的喧闹,等等,都有形象的描绘;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人物,从上层的贵族、官僚、企业家到中间阶层的公务员、自由职业者、小业主,到下层的工人、农民、流浪汉以至乞丐、妓女,都得到了鲜明的勾画;法国广阔天地里,从巴黎闹市到外省城镇以及偏远乡村与蛮荒山野的风貌人情,也都有生动的写照。在广阔的艺术视野与广阔的取材面上,莫泊桑的短篇显然超过了过去的梅里美与同时代的都德,而在他广泛的描写中,又有着三个突出的重点,即普法战争、巴黎的小公务员生活与诺曼第地区乡镇的风光与轶事。

基本介绍

  • 书名:读经典名着: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 译者:柳鸣九
  • 出版日期:2013年4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品牌:三达文化
  • 作者:莫泊桑 (Maupassant G.)
  •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 页数:322页
  • 开本:16
  • ISBN:9787530662519

作者简介

作者:(法国)莫泊桑(Maupassant G.) 译者:柳鸣九
莫泊桑(Maupassant G.)(1850—1893)法国作家,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他擅长从平凡琐碎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莫泊桑创作了包括《羊脂球》、《一家人》、《我的叔叔于勒》、《项鍊》等在内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佳作。

图书目录

月光
幸福
戴奥菊尔·萨波的忏悔
在旅途上
项鍊
一个诺曼第佬
两个朋友
骑马
西蒙的爸爸
在一个春天的夜晚
戴丽叶春楼
小狗皮埃罗
羊脂球
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
我的叔叔于勒
勋章到手了
绳子
小酒桶
烧伞记
一个儿子
奠兰这头公猪
一个农庄女工的故事
珠宝
壁柜
港口
一次郊游
爱情
一家人
修软椅的女人
一个被逼出来的译本
后记

后记

我之译莫泊桑的缘由与经过,在《一个被逼出来的译本》一文中已经讲过了,在那之后,作为不同工种劳动的调剂,我又陆续译了一些短篇,积攒下来,篇幅约比原来那个译本增加了一倍,当即达到三十万字的时候,我感到应该“适可而止”了,因为现在是二○○四年,做一本供一般读者一读的书,该有二○○四年的“眼力架”才是。
二○○四年,一片繁忙。就我处的京都而言,二环高速公路上繁忙得汽车长龙只能缓缓地蠕动,而人行道上倒时有汽车飞奔;快餐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物质功利主义的膨胀与急功近利的追求,自然影响到精神生活的压缩,甚至人文精神的滑落,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君不见一轰而聚、一鬨而散“闪聚”活动开始出现了:晚报副刊上的休闲文章,一般都不会比一个小巴掌大;着名的大作家写短短几百字的微型小说者大有人在,现代人放书的空间小了,读书的时间少了,而与发家致富、与物质利益息息相关而必须看的书又太多太多。在这种氛围中,如果将一个作家的短篇小说做得厚厚的大大的,那简直就是在为难读者了。
如果不将文学艺术的重要性强调到不适当的高度,就一个普通的读者来说,要认知某个外国作家,看他二三十个短篇小说也就足够了,也就要算是颇有文化修养了,即使这个作家是世界级的大作家;如果不是要进行文化史研究、作家研究,不是要写文学史,显然用不着花那幺多时间去把某个作家几百篇小说都读个遍。
总之,一般读者个人的文艺阅读欣赏,大不同于社会的大规模的文化积累,用不着那幺“大尺寸”、“大型号”的东西,而这个译本就是供一股诿者一看一读的。
问题在于如何从莫泊桑三百多篇小说中,精选出i十篇左右精品组成一个选本。我想,最合理的可取之道应该是紧紧把握莫泊桑的基本面貌与突出特色进行遴选。那幺什幺是莫泊桑的基本面貌、突出特色呢?照我看来,那便是在几乎是完美无缺的叙述结构中。以清晰而灵动的笔触、鲜明而丰富的色彩,描绘出人性人情千奇百态的微妙状态。以此作为标準尺度,选出来的作品当能呈现“短篇小说之王”的王者风貌,当能使读者在阅读时获得美感享受,实在用不着以求全的标準,去关注那一部体现了奠泊桑边缘化的特色的作品,如,或带有神秘色彩的,或带有先锋性的,或带有实验性的,或追求强烈刺激性的,等等。如果说这个译本的精选有什幺原则的话,这就是。
应该说明,也有一部分很出色地体现了莫泊桑基本特色、确有高度艺术性的短篇,这个选本未予选用。这主要是从时事性与时宜性来考虑的: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法德两国已事实上成为了欧洲共同体的轴心、施洛德也参加了诺曼第登入六十周年庆典的时代条件下,有什幺必要让读者去读那些描写普法战争中的打打杀杀、刺刀见红的名篇?去从异国的文学中又经受一次英雄主义教育?有什幺必要让读者去读描写普法战争后混乱时局的名篇,坠人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时事?这就是《米隆老爹》、《蛮子大妈》、《菲菲小姐》、《一次政变》等脍炙人口的佳作“列队在外”的原因。
二○○四年六月

序言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读经典名着》丛书是本着经典和好看相结合的理念编辑出版的。
经典是文化的结晶,是时代知性的标尺,而经典文学作品是人类心灵的呼唤和人类想像力的艺术展现。文学经典不仅传承文明,反映时代的脉搏,而且能使人如沐春风般地享受艺术的陶冶,获得思想的提升。因此,经典文学作品具有恆久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特性。
好看,一般来说就是内容通俗易懂,设计形式活泼,不承担过多的思想和艺术分量,人们在阅读过程中感性和感官的愉悦多于理性。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只要情节曲折、人物鲜活、语言生动、设计美观就是好看,读者就会直接获得感官上的愉悦。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看是大众阅读不可或缺的审美情趣,理应得到尊重。
文学作品就是要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审美需求,我们就是从经典与好看两个层面来编辑《读经典名着》丛书的。在这套丛书里,既有有世界影响的殿堂级大师歌德、托尔斯泰的作品,又有通俗小说家大小仲马、侦探小说家柯南道尔以及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作品;既有开启蒙之风的《十日谈》,又有富有想像力充满童趣的《格林童话》;既有名篇《爱丽丝漫游奇境》,又有新篇《彼得·潘》。并且,特别选取了列人中国小课外读物推荐书目的二三十余篇作品,以飨青少年读者。
其实,经典与好看不是对立的,大师们的许多经典之作同时就是情节感人、人物刻画生动、语言精彩好看的作品;从创作上讲,一些大师既写鸿篇巨製,也写轻鬆好看的作品,如歌德写下传世经典《浮士德》,也写了浪漫爱情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雨果写下历史厚重的《悲惨世界》,也写了激情四射的《巴黎圣母院》。从作品演化来看,莎士比亚的戏剧在他那个时代是属于流行、好看的作品,但历经时代检验,他的作品也终成为经典,
在编辑过程中,我们尽力挑选好译者的好译本。我国着名翻译者罗新璋把最新修订本即第4次修订的《红与黑》译本奉献给这套丛书;翻译家黄健人同样把《简·爱》最新修订意见和勘误表送给我们;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着名英美文学专家董衡巽和赵少伟把《老人与海》连同海明威谈创作的译文给我们出版,据说他们的泽本在大陆还是首次问世。倘若说,大师们所创作的作品是“经典文化的产物”,我们崇拜、感激,那幺,翻译家二度创作的劳绩也应该受到读者的铭记和尊敬。
泰戈尔曾说过,字不逮意时可借用音乐和绘画等艺术手段,可见精美的绘画设计是丰富图书内容的重要方法,因此我们特别为每本图书精心绘製了许多彩画,插于书中。不仅仅为了吸引眼球,利于阅读,而是作为文字的补充,便于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领悟。而悉心设计的封面。也是从从书的整体艺术角度来考虑的,衷心希望读者能够喜欢。

名人推荐

一本好书是一个艺术大师宝贵的血液,是超越生命之外的生命,是可以铭记的珍藏的血液。
——约翰·弥尔顿 英国诗人、《失乐园》作者
没有别的事情能比阅读古人的名着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精神上的乐趣,这样的书即使唯读半小时也会令人愉快、清醒、高尚、刚强,仿佛清澈的泉水沁人心脾。
——叔本华 德国着名哲学家
大师们的作品在我们心灵扎根,诗人们的佳句在我们血管中运行。我们轻时读了书,年老了又把它们记起。
——亨利·赫兹利特 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专栏作家
拜读名家大作,可造就雄辩之才。
——伏尔泰 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读经典名着: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