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概述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概述》是2011年6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林杰。
基本介绍
- 书名: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概述
- 作者:张林杰
- ISBN:9787503430237
- 页数:178
- 定价:27.00元
-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6
内容简介
张林杰编着的《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概论》是在吸收了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选修课教材。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概论》以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潮流的发展消长嬗变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以各个时期现代主义诗歌流派的特点作为论述的重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各个流派代表诗人的创作进行了阐释。既呈现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发展的基本线索,也对各个流派的整体概貌和重点诗人的创作特点做了分析。
作者简介
张林杰,1959年9月生于贵州贵阳,天津师範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代诗歌教学及研究。先后开设过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新诗鉴赏等课程。主要论(译)着有《超越的困境——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审美空间》、《都市环境中的20世纪30年代诗歌》、《家国梦影:凌叔华与凌淑浩》、《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等。
图书目录
绪论
一、现代、现代性、现代主义
二、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传播
三、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部分 20年代的象徵派诗歌
一、象徵主义
二、20年代象徵诗派的形成
三、李金髮:生命是死神唇边的微笑
1.一个有争议的诗人
2.李金髮对诗歌的看法
3.李金髮诗歌的情感内容
4.李金髮诗歌的艺术传达形式
四、象徵诗派其他诗人的创作和诗学追求
1.穆木天等人的象徵主义诗论
2.浪漫派与象徵派的融合
第二部分 30年代的现代诗派
一、30年代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和现代诗派的形成
二、现代诗派的诗情体验、诗学追求和艺术实践
1.现代诗派的诗情体验
2.现代诗派的诗学追求
3.现代诗派的艺术实践和贡献
三、戴望舒:雨巷中的彷徨
1.戴望舒诗歌的内容及其审美态度
2.戴望舒的诗艺发展和追求
四、卞之琳:站在桥上看风景
1.卞之琳诗歌的发展与情绪特点
2.卞之琳诗歌的艺术特徵
五、现代诗派的其他诗人
第三部分 40年代的现代主义诗潮
一、现代主义诗潮在40年代的演变
二、冯至: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
1.冯至《十四行集》的精神取向
2.《十四行集》的艺术形式
三、“九叶”诗派的现代主义品格
1.“九叶诗派”的形成
2.九叶诗派诗人的诗学主张
3.“九叶诗派”的现代主义精神特徵
4.“九叶诗派”诗歌的艺术表现
5.九叶诗派诗人对现代主义诗歌的贡献
四、穆旦:生命的肉搏
1.现实与自我
2.知性与感性
余论
一、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精神上的差别
二、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与传统诗歌品格的不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一、现代、现代性、现代主义
二、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传播
三、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部分 20年代的象徵派诗歌
一、象徵主义
二、20年代象徵诗派的形成
三、李金髮:生命是死神唇边的微笑
1.一个有争议的诗人
2.李金髮对诗歌的看法
3.李金髮诗歌的情感内容
4.李金髮诗歌的艺术传达形式
四、象徵诗派其他诗人的创作和诗学追求
1.穆木天等人的象徵主义诗论
2.浪漫派与象徵派的融合
第二部分 30年代的现代诗派
一、30年代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和现代诗派的形成
二、现代诗派的诗情体验、诗学追求和艺术实践
1.现代诗派的诗情体验
2.现代诗派的诗学追求
3.现代诗派的艺术实践和贡献
三、戴望舒:雨巷中的彷徨
1.戴望舒诗歌的内容及其审美态度
2.戴望舒的诗艺发展和追求
四、卞之琳:站在桥上看风景
1.卞之琳诗歌的发展与情绪特点
2.卞之琳诗歌的艺术特徵
五、现代诗派的其他诗人
第三部分 40年代的现代主义诗潮
一、现代主义诗潮在40年代的演变
二、冯至: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
1.冯至《十四行集》的精神取向
2.《十四行集》的艺术形式
三、“九叶”诗派的现代主义品格
1.“九叶诗派”的形成
2.九叶诗派诗人的诗学主张
3.“九叶诗派”的现代主义精神特徵
4.“九叶诗派”诗歌的艺术表现
5.九叶诗派诗人对现代主义诗歌的贡献
四、穆旦:生命的肉搏
1.现实与自我
2.知性与感性
余论
一、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精神上的差别
二、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与传统诗歌品格的不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