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常用骨科分类法和功能评定

常用骨科分类法和功能评定

常用骨科分类法和功能评定

《常用骨科分类法和功能评定》是2010年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志雄。本书主要讲解了骨科的分类方法和功能评定,有较强的实用性。

基本介绍

  • 书名:常用骨科分类法和功能评定
  • 作者:刘志雄
  • ISBN:9787530443439
  • 页数:350
  •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1-0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内容简介

《常用骨科分类法和功能评定》收集了近半个世纪以来各种骨科专着、杂誌、会议及内部通讯资料中出现的各种诊断分类方法和疗效评定标準,并经过认真筛选,选择了其中实践中使用最广泛,最有权威性的内容。全书共分两篇十五章,第一篇介绍了常用的骨科伤病诊断分类方法,包括骨折的综合分类方法、各个部位骨折的分类方法、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方法、脊柱骨折的分类方法以及各种骨病、骨肿瘤的分类方法等,还包括了人工关节併发症的分类标準。第二篇介绍了骨科伤病常用的疗效评定标準和功能评定标準,包括各种骨折的疗效评定标準、脊髓损伤的疗效评定标準、各种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评定标準、周围神经损伤治疗结果的评定标準及伤残评定标準等。在介绍这些方法和标準时作者儘量弄清方法和标準的出处及发展演变过程,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所介绍的方法和内容。《常用骨科分类法和功能评定》还精心选择了200余幅插图,以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文字内容,使图书儘量微到图文并茂。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常用诊断分类方法
第一章 常用检查参数
第一节 脊髓神经
一、肌肉运动和相应脊髓节段关係
二、皮肤感觉和相应脊髓节段关係
第二节 关节活动範围和测量方法
一、人体各关节正常活动方式和範围
二、关节活动度测量和记录方法——中立位零度法
第三节 肌肉萎缩和肌力
一、肌肉萎缩程度的评估标準
二、肌力分级及测量
第四节 骨龄测定
一、原发性骨化中心出现时间
二、骨骺出现和闭合时间
三、各部位骨核出现及骨性连线
四、临床上常用的骨龄测试方法
第五节 常用的神经根相应感觉、运动及反射关係
第六节 足型分类的检查参数
一、肉眼非量化观测
二、人体测量学参数
三、足印参数
四、放射线学评估
第七节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骨水泥分代标準
一、第一代骨水泥
二、第二代骨水泥
三、第三代骨水泥
第八节 颅底凹陷征的诊断测量
一、侧位X线片测量标誌
二、前后位X线片测量标誌
第九节 脊柱的X线测量
一、椎体旋转程度的测量方法
二、脊柱侧弯的角度测量方法
三、表示脊柱滑脱程度的参数
第十节 髋关节的X线检查参数
一、髋臼角及Idelrberger角测量
二、髋关节的X线测量
三、前倾角(扭转角)测量
四、CE角测量
五、髋外展位股骨轴线通过部位
六、骨盆的X线测量
七、股骨头指数(r/R)
八、Shenton线和Calve线
九、Ombredanne垂线
十、Kohler骨盆泪滴像
十一、婴幼儿髋关节X线测量(Hilgeneiner检查法)
十二、Perkin线
十三、骨骺商
十四、头颈商
十五、髋臼商
第十一节 髋臼X线测量
一、髋臼正位X线测量
二、髋臼斜位X线测量
第十二节 膝关节X线测量
一、膝关节正位片测量
二、膝关节侧位片测量
第十三节 足的X线测量参数
一、跟骨Bohler角测量
二、足的X线测量
三、踝穴的放射线检查
第十四节 腕关节X线测量
一、腕关节正位片测量
二、腕关节侧位片测量
第十五节 肩关节X线测量
一、肩CE角(SCE)和盂角(GA)
……
第二章 四肢创伤
第三章 脊柱骨折
第四章 周围神经损伤
第五章 肢体伤情评估
第六章 骨病
第七章 人工关节
第八章 骨及软组织肿瘤
第二篇 功能评价系统
第九章 关节功能评价系统
第十章 四肢骨折功能评价系统
第十一章 脊柱和脊髓功能评价系统
第十二章 周围神经损伤治疗结果的综合评价
第十三章 骨肉骨骼肿瘤术后肢体重建功能评价系统
第十四章 疼痛评价系统
第十五章 伤残评定标準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常用骨科分类法和功能评定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