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姫
形态为多头一尾的大蛇,『清姫』这个名字出自『今昔物语』中收录的『安珍·清姫 物语』。话说『安珍·清姫 物语』是熊野(现在的歌山県中辺路町)从古流传至今的故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清姫
- 出自:今昔物语
- 性质:人名
- 收录于:安珍·清姫 物语
- 外貌形态:蛇形
- 时间:为醍醐天皇时期,延长6年(928年)
- 地点:奥州白河(今福岛白河市)
- 爱人:安珍
故事是这样的:
话说有一老一少两个僧人要到熊野修行,年少的那个叫做『安珍』,途中,在一户人家借宿一晚。这户的主人『清姫』对『安珍』一见钟情,当晚二人发生关係。其后,带着被佛祖遗弃之身的『安珍』对『清姫』产生恐惧,「到熊野修行的目的达成之后,我会回到这里的」『安珍』说出了这样的假约定。相信了这个谎言的『清姫』盼望着与『安珍』重逢的日子。
之后,『清姫』从熊野来的旅人口中探听到一点关于『安珍』讯息……
『安珍』违背了自己的誓言,回国去了(国是日本行政区的称呼)。又怒又悲『清姫』变身成了发狂的大蛇。惊恐的『安珍』藏身于道成寺的大钟内。结局是『清姫』看着自己已变成大蛇的身体,『安珍』向老僧说出了成佛的愿望,
老僧听了愿望后,也承诺供奉二人。之后、二人便成佛而去……
结论,古代爱上苦行僧是没有结果的......
关于蛇女
蛇这种生物,在世界各地的原始信仰中,多被作为丰饶与生命力的象徵信奉着,与蛇相关传说故事也并不少见。正如《白蛇传》的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日本也同样有着各种各样人蛇相恋的故事。早在《古事记》(日本现存的第一部文学作品)中,就有本牟智和气御子(又称誉津别,第十一代天皇垂仁天皇的皇子)与出云的美人肥长比卖的故事。这位肥长比卖,一般认为是“肥河”的神格化,是肥河的女神。河流的波纹,常被拟作蛇形或龙形,因而河流的神灵也常作蛇形或龙形,肥长比卖就是蛇的神灵。本牟智和气御子与肥长比卖有一夜情缘,他想悄悄窥视自己美丽的情人,不料却看到美人化为蛇形,御子惊慌之下当场逃走,肥长比卖非常生气,渡海追来,身上的鳞片把大海都照亮了,御子更加害怕,不得已弃船上岸而逃(尔其御子。一宿婚肥长比卖。故窃伺其美人者。蛇也。即见畏遁逃。尔其肥长比卖患光海原。自船追来。故益。见畏以。自山多和。引越御船。逃上行也。)日本的天皇家系被认作是天照大神的后裔,连天神的后裔见到自己的情人化为巨蛇都要吓到逃走,这情节是不是特别眼熟呢(笑)。
鸟山石燕 《今昔画图续百鬼》<道成寺钟>

某些兴趣者的研究
现在一般认为清姬的传说,源自平安时代《大日本国法华经验记》中的《纪伊国牟娄郡悪女》一节。《今昔物语集》中的《纪伊ノ国道成寺ノ僧写法华救蛇语》一节,也是改编自《法华验记》中这则故事,情节也基本上是一致的。在这里,往熊野参拜去的不是年轻僧人安珍,而是一老一少两名僧人;化为蛇身的也不是少女清姬,而是一名年轻的寡妇。发现自己被年轻僧人诓骗的寡妇十分愤怒,把自己关在房里,不知如何便化作了三丈余长的毒蛇,追向二僧。二僧听说有大蛇追来,料定是怨愤的寡妇所化,于是向道成寺求救。道成寺的僧人商议之后,将年轻僧人藏在大钟内。寡妇所化的大蛇追来,以尾击碎大门,卷在大钟上,将钟内的年轻僧人烧死,然后双眼流着血泪离去。数日后,有一老僧梦见一条大蛇,自称是之前躲在钟内的僧人,生前修行不成反遇恶缘,如今痛苦不堪,请求老僧为他们写法华经祓除苦难。老僧醒后,为二蛇写法华经,又召集僧人做法会供养二蛇。当夜二人面带喜色来感谢老僧,称已远离邪道得登天界。
至少我自己是觉得这故事一点也不可爱。在这个故事里,年轻寡妇夜访借宿僧人,发现被僧人欺骗后,化作大蛇将钟内藏匿的僧人烧为灰烬之事,只是个引子,这故事的重心,在化为蛇的年轻僧人託梦请求老僧为他二人祓除苦难,老僧手写法华经,将二人的灵魂从邪道中拯救出来,最终一登朷利天,一登兜率天。说句可能不敬的话,这本质就是一个吹嘘自家法门牛掰无比的故事。不过毕竟是出自《法华验记》的嘛,本来就是收集法华经灵验传说的故事集,不大吹法螺倒显得奇怪了。
《今昔物语集》还给这个故事添了句警语,“しかれば、女人の恶しき心の猛き事、既にかくのごとし。此れに依りて、女に近付く事を、佛はあながちに戒め给ふ。此れを知りて、女に近付く事は止むべきなりとなん语り传へたるとや。”我告诉你们这群毛头小子啊,女人就是naof……啊呸,就是这幺种兇恶的东西,我佛禁止接近女色可不是说着玩的,取了警戒后世僧人之意。事实上平安时代的寺院多有女人禁制,以为女性生产、生理会流血,是污秽之物,于修行有碍,也流传着女子不成佛、成佛需先变为男子的“女人五障说”、“转女成佛说”。不过到了后来改编歌舞伎《京鹿子娘道成寺》里,道成寺中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吃肉喝酒看到美人直往上凑的破戒僧,可以说是非常讽刺了。
至少我自己是觉得这故事一点也不可爱。在这个故事里,年轻寡妇夜访借宿僧人,发现被僧人欺骗后,化作大蛇将钟内藏匿的僧人烧为灰烬之事,只是个引子,这故事的重心,在化为蛇的年轻僧人託梦请求老僧为他二人祓除苦难,老僧手写法华经,将二人的灵魂从邪道中拯救出来,最终一登朷利天,一登兜率天。说句可能不敬的话,这本质就是一个吹嘘自家法门牛掰无比的故事。不过毕竟是出自《法华验记》的嘛,本来就是收集法华经灵验传说的故事集,不大吹法螺倒显得奇怪了。
《今昔物语集》还给这个故事添了句警语,“しかれば、女人の恶しき心の猛き事、既にかくのごとし。此れに依りて、女に近付く事を、佛はあながちに戒め给ふ。此れを知りて、女に近付く事は止むべきなりとなん语り传へたるとや。”我告诉你们这群毛头小子啊,女人就是naof……啊呸,就是这幺种兇恶的东西,我佛禁止接近女色可不是说着玩的,取了警戒后世僧人之意。事实上平安时代的寺院多有女人禁制,以为女性生产、生理会流血,是污秽之物,于修行有碍,也流传着女子不成佛、成佛需先变为男子的“女人五障说”、“转女成佛说”。不过到了后来改编歌舞伎《京鹿子娘道成寺》里,道成寺中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吃肉喝酒看到美人直往上凑的破戒僧,可以说是非常讽刺了。
而室町时代中期所成的《道成寺缘起绘卷》,才出现了真砂的庄司“清次”的名字。这里与借宿的年轻僧人纠缠不休的,不是庄司“清次”的女儿,而是庄司“清次”的“娵”。“娵”这个字,读作“よめ”,通“嫁”,本来的语义是儿子的配偶,与“婿”相对,后来才逐渐有了结婚的对象的含义。
不过无论是《法华验记》、《今昔物语集》还是《道成寺缘起绘卷》,都只有“僧”或“释”、“女”的代称,“安珍”、“清姬”之名尚未出现。“安珍”这个名字,始见于鎌仓时代成书的《元亨釈书》(元亨釈书 卷第十九 愿杂十之四 灵怪六 安珎),而“清姬”的名字则出现得更晚,是在1742年初演的净琉璃《道成寺现在蛇鳞》中。这个名字怎幺看都像是从传说中其父的名字中取了一个字创作出来的,当时似乎也并没有被广泛接受,1781年刊行的鸟山石燕的《今昔百鬼拾遗》云卷《道成寺钟》绘图中也只有“安珍”之名而无“清姬”之名。安珍清姬的传说,现在看来更像是实际的事件,融合了古时的传承和其他的传说故事,数度演化而成的,不同地方的传承也多有分歧之处,颇有些扑朔迷离之感了。
不过无论是《法华验记》、《今昔物语集》还是《道成寺缘起绘卷》,都只有“僧”或“释”、“女”的代称,“安珍”、“清姬”之名尚未出现。“安珍”这个名字,始见于鎌仓时代成书的《元亨釈书》(元亨釈书 卷第十九 愿杂十之四 灵怪六 安珎),而“清姬”的名字则出现得更晚,是在1742年初演的净琉璃《道成寺现在蛇鳞》中。这个名字怎幺看都像是从传说中其父的名字中取了一个字创作出来的,当时似乎也并没有被广泛接受,1781年刊行的鸟山石燕的《今昔百鬼拾遗》云卷《道成寺钟》绘图中也只有“安珍”之名而无“清姬”之名。安珍清姬的传说,现在看来更像是实际的事件,融合了古时的传承和其他的传说故事,数度演化而成的,不同地方的传承也多有分歧之处,颇有些扑朔迷离之感了。
传说中的清姬之里真砂,就在现在和歌山县田边市中边路町附近,这一带流传的清姬传说别具一格,是说清姬的父亲,真砂庄司藤原左卫门之助清重的元配妻子早逝,只与独子清次共同生活。偶然的机会,清重救下了一条正在被黑蛇吞噬的白蛇,日后这条白蛇化为美丽的女子前来报恩,与清重生下了女儿清姬。清姬长到十三岁,与熊野参拜途中的奥州白河在宣根之里安兵卫的儿子安珍(十六岁)结识,并互相倾心。也有安珍往年来参拜之时便会逗弄年幼的清姬:“等你长成好姑娘就做我老婆吧”,不想却被清姬当真的说法。不巧的是,安珍某夜刚好看到了清姬映在障子上的蛇形的影子,心生恐惧。而清姬对此一无所知,还是热烈地向安珍表达了爱意。安珍哄骗清姬:“我现在还在熊野参拜途中,等我参拜完熊野权现回来,一定带你一起回奥州去。”藉此脱身而逃了。清姬就一心一意地等,可当然怎幺也等不到安珍,向路人打听才知道安珍早已从别的路走了,当场情绪崩溃伏地大哭。好不容易缓过气来,就起身去追赶安珍,一直追到汐见峠,登上大杉树眺望,却见安珍已经度过田边的会津桥逃远了。清姬怒道:“如果活着不能在一起的话,那幺死了也好”,折返回去投入富田川的“荘司渕”而死,这个地方现在就被称作“清姫渕”。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不过也有清姬的怨念就此化为大蛇,一直追着安珍到道成寺去,在安珍藏身的大钟上缠了七圈半(有说是因为安珍自奥州到熊野参拜共经75日),喷出火焰将其烧死。当地的人为了告慰清姬的灵魂,为她立碑并建立了清姬之墓,也就是现在的清姬堂。清姬堂现在由清姬一族的菩提寺福严寺、现在称为[一愿寺]进行管理,每年的4月23日和11月23日进行供养。
除清姬堂外,真砂之地还保留着其他与清姬传说相关的遗蹟,比如之前提到的清姬登上眺望安珍的“捻じ木の杉”,投水的“清姫渕”,还有等待安珍归来的“清姫のぞき桥”,投水时挂衣服的“衣挂松”等等。另外现在和歌山县日高郡日高川町的[道成寺]中,还保留着安珍之墓。道成寺附近的御坊市藤田町吉田之地,也有“清姬蛇冢”的遗蹟。每年7月底,在富田川河岸上还会举行“清姫祭”,包含各式各样的歌舞表演,喷火蛇身清姬的游行(有些近似于舞龙,不过是喷火的蛇追着一名僧侣打扮的人跑),以及花火大会等等。
阴阳师中的清姬
清姬的传说在日本还是挺有名的,出处应为《今昔物语》,长呗舞剧《京鹿子娘道成寺》讲述的也是这个故事(也称“道成寺钟”)。
清姬居住在熊野,一日有一老一少两位僧人借宿,清姬作为女主人便提供了住宿饮食。在她看到年轻的僧人安珍的时候,清姬心中燃起了难以熄灭的爱情之火。她想方设法让安珍留下,而安珍则藉口要去熊野参拜,并承诺完事之后必定回来,之后便溜之大吉。
久等安珍未归的清姬很快就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她连鞋也未来得及穿就沖了出去,不分昼夜的追赶。渡过日高川的时候岸边已经没有船只了,清姬就跳入水中渡河,上岸的时候清姬已经变成了半身是蛇的妖怪,
安珍得知清姬前来之后慌忙躲入道成寺,并用寺里的大钟把自己罩住。清姬闯入道成寺后感觉到了安珍就在钟下,但她又无力将大钟移开。无可奈何之下,清姬将身体缠在钟上自燃起来,把自己和钟里的安珍一起烧成了灰烬。清姬疯狂的爱在一开始就注定得不到回应,最终爱之火烧伤了他人,也燃尽了自己。
道成寺之钟,鸟山石燕《今昔百鬼拾遗》
阴阳师中清姬建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