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典文学名着丛书:欢喜冤家
《中国古典文学名着丛书:欢喜冤家》每回写一个故事,内容多为男欢女爱之事,其中颇多传奇色彩。由于这些故事奇特,情节曲折,又是写下层人民生活的,在当时很受一般读者欢迎。内容包括:花二娘巧智认情郎;吴千里两世谐佳丽;李月仙割爱救亲夫;香菜根乔桩奸命妇;日宜园九月牡丹开;等。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古典文学名着丛书:欢喜冤家
-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 页数:283页
- 开本:16
- 作者:西湖渔隐主人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08063874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文学名着丛书:欢喜冤家》编辑推荐:中国古代小说汗牛充栋,蔚为大观,其中许多作品世代流传,深受广大人民民众喜爱。中国古代小说是中国古代人民劳动、生活、情感、智慧的形象反映,是我们珍贵的精神遗产。为了弘扬华夏文化,我社从卷帙浩繁的古典文学宝库中精选了有代表性的作品100余部,奉献给大家。
作者简介
作者:(明朝)西湖渔隐主人
图书目录
第一回花二娘巧智认情郎
第二回吴千里两世谐佳丽
第三回李月仙割爱救亲夫
第四回香菜根乔桩奸命妇
第五回日宜园九月牡丹开
第六回伴花楼一时痴笑耍
第七回陈之美巧计骗多娇
第八回铁念三激怒诛淫妇
第九回乖二官骗落美人局
第十回许玄之赚出重囚牢
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
第十二回汪监生贪财娶寡妇
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第十四回一宵缘约赴两情人
第十五回马玉贞汲水遇情郎
第十六回费人龙避难逢豪恶
第十七回孔良宗负义薄东翁
第十八回王有道疑心弃妻子
第十九回木知日真托妻寄子
第二十回杨玉京假恤孤怜寡
第二十一回朱公子贪淫中毒计
第二十二回黄焕之慕色受官刑
第二十三回梦花生媚引凤鸾交
第二十四回一枝梅空设鸳鸯计
第二回吴千里两世谐佳丽
第三回李月仙割爱救亲夫
第四回香菜根乔桩奸命妇
第五回日宜园九月牡丹开
第六回伴花楼一时痴笑耍
第七回陈之美巧计骗多娇
第八回铁念三激怒诛淫妇
第九回乖二官骗落美人局
第十回许玄之赚出重囚牢
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
第十二回汪监生贪财娶寡妇
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第十四回一宵缘约赴两情人
第十五回马玉贞汲水遇情郎
第十六回费人龙避难逢豪恶
第十七回孔良宗负义薄东翁
第十八回王有道疑心弃妻子
第十九回木知日真托妻寄子
第二十回杨玉京假恤孤怜寡
第二十一回朱公子贪淫中毒计
第二十二回黄焕之慕色受官刑
第二十三回梦花生媚引凤鸾交
第二十四回一枝梅空设鸳鸯计
序言
《欢喜冤家》又名《艳镜》、《贪欢报》、《欢喜奇观》,全书二十四回,每回一个独立故事,大约成书于明天启、崇祯年间。对照《欢喜冤家》前后二十四回的行文风格和表露倾向,似非出自一人之笔。书题名西湖渔隐主人撰,西湖渔隐主人姓氏不详,无从考据。西湖渔隐主人编辑《欢喜冤家》,有着明显的劝世警俗目的。他在《欢喜冤家叙》中阐明了全书的主旨,即“非欢喜不成冤家,非冤家不成欢喜”。
《欢喜冤家》是明代中晚期艳情小说的代表作品。它在二十四个传奇色彩极浓的故事中,描写了各种曲折奇异的婚姻悲喜剧,生动展示了明代社会形形色色的人情世态:既有对青年男女追求爱情自由所表示的讚许,也有对禁慾主义虚伪性的大胆揭露,还有对女性独立人格及聪明才智的充分肯定。
《欢喜冤家》在清代被列为“淫词小说”,曾多次遭到查禁。其实,以“淫词小说”的罪名屡禁《欢喜冤家》,是假借道德的面具进行愚昧的文化屠杀,把该书列为“淫词小说”,混淆了“性”与“淫”的区别。那幺,《欢喜冤家》为何如此狂放地描写性场面呢?这与当时的社会思潮、文化倾向及人们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明代中晚期,在倡导“心学”性情的口号下,人们以性的放纵来批判、抗拒程朱理学“存天理、去人慾”的观念。遭受上千年层层重压,人对性的压抑已到了极致,殊不知,越是禁锢的东西,越易勾起人的慾念。同时,在封建社会里除了各种伦理道德规範之外,佛家、道教思想也把“四大皆空”的禁慾观念根植于人们心中。在多方面的压迫下,性压抑终于走向了离经叛道的极端,即性开放。所以,《欢喜冤家》虽涉及性行为的描写,但还有别于宣淫之作。
在选材上,《欢喜冤家》与以往小说相比,主动性更强,目的性更明确。小说选取私情恩怨这一独特的视角来组织故事,以求娱乐心神、劝恶扬善、醒世惊俗,体现了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由无主题简单蒐集加工,向围绕一个主题有意识创作具有内在联繫的整体系列的转变;体现了白话小说由散兵游勇式地散泛反映社会,向专题式系列化反映社会的某一侧面和现象的转变。
在艺术上,《欢喜冤家》情节结构完整严密,内在逻辑合理;人物形象刻画鲜明生动,真切可感;语言纯熟自然,有时三言两语,一句几字,神态、动作、心理具备,呼之欲出。《欢喜冤家》还喜好使用诗词,有意卖弄才学,于是文中出现大段洋洋洒洒的韵文、诗词。虽然不免失之于繁赘,但作品向文学性的转向,却给后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此次再版,我们对原书中的笔误、缺漏和难解字词进行了更正、校勘和释义,对原书原来缺字的地方用口表示了出来,以方便读者阅读。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所疏失,望专家和读者予以指正。
编者
2011年3月
《欢喜冤家》是明代中晚期艳情小说的代表作品。它在二十四个传奇色彩极浓的故事中,描写了各种曲折奇异的婚姻悲喜剧,生动展示了明代社会形形色色的人情世态:既有对青年男女追求爱情自由所表示的讚许,也有对禁慾主义虚伪性的大胆揭露,还有对女性独立人格及聪明才智的充分肯定。
《欢喜冤家》在清代被列为“淫词小说”,曾多次遭到查禁。其实,以“淫词小说”的罪名屡禁《欢喜冤家》,是假借道德的面具进行愚昧的文化屠杀,把该书列为“淫词小说”,混淆了“性”与“淫”的区别。那幺,《欢喜冤家》为何如此狂放地描写性场面呢?这与当时的社会思潮、文化倾向及人们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明代中晚期,在倡导“心学”性情的口号下,人们以性的放纵来批判、抗拒程朱理学“存天理、去人慾”的观念。遭受上千年层层重压,人对性的压抑已到了极致,殊不知,越是禁锢的东西,越易勾起人的慾念。同时,在封建社会里除了各种伦理道德规範之外,佛家、道教思想也把“四大皆空”的禁慾观念根植于人们心中。在多方面的压迫下,性压抑终于走向了离经叛道的极端,即性开放。所以,《欢喜冤家》虽涉及性行为的描写,但还有别于宣淫之作。
在选材上,《欢喜冤家》与以往小说相比,主动性更强,目的性更明确。小说选取私情恩怨这一独特的视角来组织故事,以求娱乐心神、劝恶扬善、醒世惊俗,体现了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由无主题简单蒐集加工,向围绕一个主题有意识创作具有内在联繫的整体系列的转变;体现了白话小说由散兵游勇式地散泛反映社会,向专题式系列化反映社会的某一侧面和现象的转变。
在艺术上,《欢喜冤家》情节结构完整严密,内在逻辑合理;人物形象刻画鲜明生动,真切可感;语言纯熟自然,有时三言两语,一句几字,神态、动作、心理具备,呼之欲出。《欢喜冤家》还喜好使用诗词,有意卖弄才学,于是文中出现大段洋洋洒洒的韵文、诗词。虽然不免失之于繁赘,但作品向文学性的转向,却给后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此次再版,我们对原书中的笔误、缺漏和难解字词进行了更正、校勘和释义,对原书原来缺字的地方用口表示了出来,以方便读者阅读。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所疏失,望专家和读者予以指正。
编者
2011年3月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国古典文学名着丛书:欢喜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