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乘号

乘号

乘号

英国数学家威廉·奥特雷德(William Oughtred)于1631年在其着作《数学之钥》(Clavis Mathematicae) 中首次以“×”表示两数相乘,即现代的乘号,后日渐流行 。

莱布尼茨于1698年7月29日给约翰·伯努利的一封信内提出以圆点“·”表示乘,以防“×”号与字母“X”混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乘号
  • 外文名:Multiplication/times
  • 提出者:威廉・奥特雷特
  • 提出时间:1631年
  • 性质:数学符号
  • 适用领域:数理科学

定义

乘法(Multiplication)是最早产生的一种运算之一,且出现于人类最早的文字记载当中。

用法

×,名称为“乘号”,亦称作“叉号”或“交叉”。有以下的可能用法和意思:
中文
标点符号中的隐讳号,用以代替不便示众的文字。ACG、同人、文学作品等:用以代替有需要存在,但无需要明确表清的“参数”,常与“○”、“□”和“△”共享。例如:
故事情节中的学校黑板或日记上的日期:○○年△△月□□日(星期×)
语文作业作文题目或例句中的名词:《××公司会议纪录》、××区××镇××村……
数学
四则运算中的乘号 (如 2×3);
向量的叉积,与点积相对;
集合的笛卡尔积;
矩阵乘法中的积运算。
生物学
在基因图中表示两种物种的杂交。
流行文化
用以表示两种原本不相干的、人物、概念、作品等的交集,即是时下所说的 "Crossover" 。
日文
称作“ばつ”(罚)、“ばってん”(罚点)或“ぺけ”(?),指不正确、错误等意思,与○:“まる”(丸、圆)相对。
同人
用作表示人物间的恋爱关係和主被动状况。如“小丁×小娜”,就是小丁主动进攻,小娜被动防守。详见同人用语一览。
延伸用法
如“小丁×小娜” 有小丁与小娜合作的意思。

发展

以“·”表示乘法的用法相当流行,现今欧洲大陆派(德、法等国)规定以“·”作乘号。其他国家则以“×” 作乘号,“·”为小数点。而我国则规定以“×”或“·”作乘号都可,一般于字母或括弧前的乘号可略去。
由于这个符号的输入不太方便,故此在日常沟通时一般用英文字母 “x”代之。在HTML和XHTML上,则可以输入×、×或×这实体参引(entity reference)。
施蒂费尔于1545年出版的一本算术书内以大写字母M及D分别表示乘和除。斯蒂文于1634年出版的书内亦採用了这个符号。
韦达(1591)以AinB作为AB的乘积。一些十五世纪的手稿及印刷品仍以并列表示相乘,如6x,5x2等,但必须有字母才行,因5表示5+而非5x,这种记法还在沿用着。
西方称"X"为圣安德鲁斜十字(St. Andrew's cross),这名称与数学全无关係。十六世纪出版的一些数学书就有採用这个符号,但开首并非现代用法,而是以它表示两个独立的乘法运算,如以表示现代数学的315172x174715及395903x295448两个乘法。
中国古人及古希腊的丢番图都不用乘号(Signs of multiplication),但后者则以两数并列表示相乘(与加法相同)。印度的巴赫沙里残简中,把数排成字元编码表示。

字元编码

字元编码UnicodeISO 8859-1,2,3,4,9,13,15 ISO 8859-8
× U+00D7(万国码) D7 AA

键盘输入法

乘号是一种特殊符号,在打字时有很多人用“*”号代替。其实乘号是可输入的。
1、用智慧型ABC输入法输入v1,在第四页就能找到乘号。
2、在新版的搜狗拼音输入法里直接输入“cheng”或“c”,也可以在候选框里选到乘号输出。
3、在英语输入状态按着Alt键,再按数字小键盘的“215”,然后放开Alt键就有"×"号。
4、在百度输入法输入“chenghao”,也可以找到“×”。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乘号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