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青岛市委员会
九三学社青岛地方组织成立于1953年6月,1955年11月20日召开了第一次社员大会。文革期间停止活动,1978年组织活动恢复,1984年3月由九三学社青岛分社改建为九三学社青岛市委员会,迄今已开过十一次社员代表大会。
历届主委为:陆侃如、张玺、许继曾、陆光庭、刘瑞玉、周广福、张培军、邵峰晶。
现任主委赵铁军;副主委于鹏、阎军、张旭;秘书长任红梅。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九三学社青岛市委员会
- 成立时间:1953年6月
- 现任主任:赵铁军
- 社员总数:898名(截止2008年)
- 早期领导人:陆侃如,冯沅君
- 杰出代表:毛汉礼、文圣常、刘瑞玉、陈秉聪
简介
1955年11月20日,九三学社青岛地方组织召开了第一次社员大会。
文革期间停止活动。
1978年,组织活动恢复。
1984年3月,由九三学社青岛分社改建为九三学社青岛市委员会,迄今已开过十一次社员代表大会。
概况
九三学社青岛市委现设5个专门工作委员会,13个基层委员会,4个直属支社。
至2008年底,75%社员具有高级职称。在各级人大、政协担任职务的有86人。
在新的历史时期,九三学社青岛市委遵循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致力于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参加青岛市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等方面重大问题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就青岛教育、科技、经济建设等重大课题进行调研。
逐步健全了参政议政管理工作机制,“两会”提案数量、质量逐年提高。2002年以来,共提交提案、建议300余件和一批有质量、有影响的调研报告。
2004年,开展的每10天一次、历时八个多月的“送医下乡”活动,专家多、影响大、效果好,得到了农民朋友和当地政府的称讚。此项活动今后将逐年进行下去,在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途径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九三学社的社会影响,为新形势下和谐社会的创建做出切实贡献。
社市委历来重视社的自身建设,一方面通过举办新社员培训班、基层组织负责人培训班、建社纪念活动、重大节日纪念活动及各种座谈会、报告会、研讨会、组织参观考察等活动提高社员的参政议政能力与水平;另一方面建立并健全了组织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九三学社青岛市委基层组织工作考核办法》及《九三学社青岛市委先进基层组织、优秀社员评选办法》,对基层工作进行科学管理;机关建设也取得了新进展,针对机关现有的二处一室(组织处、宣调处、办公室)工作人员实行制度化管理,并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四型”机关创建活动。通过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增强了社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社组织发挥参政党作用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九三学社青岛市委荟萃了一大批科技、文教、医药卫生等界别的高中级知识分子。
九三学社青岛市地方组织的早期领导人陆侃如、其夫人冯沅君均是享誉海内外的知名学者。海洋生物学家张玺、海洋学家赫崇本、药理学家徐佐夏、着名眼科专家潘作新……都是青岛九三历史上的佼佼者。四名院士——毛汉礼(海洋水文物理学家,已故)、文圣常(物理海洋学家)、刘瑞玉(海洋生物学和甲壳动物学家)、陈秉聪(农业工程学家,已故)是九三学社青岛市委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广大社员学习的楷模。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九三学社青岛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