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九江博爱聋人学校

九江博爱聋人学校

九江博爱聋人学校系聋人何盛华校长于2000年创办,是建国以来全国唯一一所由聋人创办、管理的聋校,现有聋生百余人,聋听教师22人,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副校长理察.莱特尔博士曾多次率团前来该校指导访问,何盛华校长也应加劳德特大学之邀赴美学习访问。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九江博爱聋人学校
  • 创办时间:2000年
  •  位置: 江西省九江市九瑞大道西段 
  • 邮编 : 332000

学校简介

学校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大胆採用全国聋教育基本不採用的普教课本、普教试卷,学生毕业由教育局颁发国中毕业证,历年来成绩有目共睹。2008年5名国中毕业生参加全国统一的中考全部合格,并有两名学生可直接升入聋人大学,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国内着名双语专家来校考察后称讚道:“博爱聋校的人文环境,可说是聋孩子们的天堂”。同时努力为聋生的就业创造条件,06年争取到世界银行项目后,创办了小型纸厂,为学生提供职业培训,构建了学用结合的最佳环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建立了一个聋儿早期教育中心,聋儿家长服务中心,聋人社区的服务中心,为聋孩子提供终身服务。学校建校八年来,进行职业培训、解决下岗人员就业共达五十余人,为社会和家庭减轻了负担。
鑒于以上成绩,2008年何盛华校长被评为九江市第二届“新湖杯”感动九江十大人物。学校被市残联授予“残疾人之家”的光荣称号。

教育目标

实施文化知识教育,启发学生潜能;加强职业训练,增进就业技能;
培育健全人格,适应社会生活;推进教育一体化,创造回归条件;

教育手段

推行双语教学渐进计画,实施反思维教育法,开创颠倒讲授法,借鉴律动课并纳入日常课程。带领学生走出户外,吸取自然营养。

学风校风

校风
团结友爱坚忍奋进
教风
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学风
诚实勤奋自立自强

学校顾问

杨军辉:聋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博士研究生。
张宁生:健辽宁师範大学教授,中国特教讲师团讲师。
梅芙生:聋 全国优秀教师,北京聋校中教特级,我校特邀教导主任。

名誉校长

理察.莱特尔博士:健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副校长。
何巧婵:健 香港普光学校校长。
杜升如:健香港银枞教育中心主任。
独立董事:何智平先生 (香港) 张凯雄先生(香港)

教学理念

教育理念是:“关怀、尊重与教育训练”三位一体,互为表里,相辅而行。
挪威着名心理学家说过:“如果你接纳了一个人,你必须接纳那个人的语言,如果你排斥了一个人的语言,你就是排斥了那个人。因为语言是一个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台湾学者更进一步提出:“要尊重聋人,请用他们的语言(手语)和他们交谈,不会的话就去学吧!”
大量的人类语言学研究结果证明:“人的第一语言的获得是在一种自然交际环境中,而非系统的课堂教授形式下掌握的。”这就是聋童为什幺对手语语言最喜闻乐见而且情有独钟的原因。
老师如果不能去适应这种现实,何谈对教育对象“关怀、尊重”呢?更如何去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训练”呢?
因此教育理念决不是形式的,而是建立在遵从人类的本能、天性,深深植根于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培育的土壤中的。它必定是最有成效的。

办学特色

博爱聋校是中国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自2000年创办至今不遗余力贯彻实行“双语聋教育理念”的聋校。本校主张从社会文化的视角看聋童,给予聋童充分的人文关怀,尊重聋童的语言习得规律,顺应聋童的教育训练需求,提倡以聋人自然手语作为聋童必须掌握的第一语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以自然手语为工具讲解课文内容,用教第二语言的方法教授聋童汉语(以书面语为主)。这种20世纪80年代初期源自西方的全新的聋教育理念,最大的亮点是将“耳聋和使用手语”定义为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对聋童进行聋人自然手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教育教学,使其逐步学会两种语言,并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自由转换,成为能够在聋人社会和主流社会间愉快生活的双语双文化平衡者。

学校地址

江西省九江市九瑞大道西段
邮编:332000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九江博爱聋人学校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