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互换性与几何量测量技术

互换性与几何量测量技术

互换性与几何量测量技术

《互换性与几何量测量技术》是2015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帆、宋绪丁。本书按教学规律阐述了机器或机械零、部件的互换性和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介绍了几种典型机械零件公差与配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国家标準在设计中的套用。

基本介绍

  • 书名:互换性与几何量测量技术
  • 作者:张帆 宋绪丁
  • ISBN:978-7-5606-1851-7/TH.0074
  • 定价:30.6元
  •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7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11章,前5章阐述互换性的基本概念、测量技术基础、尺寸精度、 形状和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等机械零件公差与配合的基础知识;第610章阐述滚动轴承、圆锥配合、键和花键、螺纹结合以及圆柱齿轮等典型零件的精度设计基础知识; 第11章主要阐述长度尺寸链的基本概念及计算。书中各章附有相关习题,以配合教学的需要,也便于读者自学。
本书内容新颖,按照2006年底前颁布的国家标準编写。
本书适用于高等工科院校、 职工大学机械类和近机械类各专业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也可供从事机械设计、製造、标準化和计量测试等工作的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配有电子教案,需要者可与出版社联繫,免费提供。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任务及基本特点 1
1.1.1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1
1.1.2 本课程的任务 2
1.1.3 本课程的基本特点 2
1.2 互换性 3
1.2.1 互换性的概念 3
1.2.2 互换性的分类 4
1.2.3 互换性的作用 5
1.2.4 互换性的实现 6
1.3 标準化与优先数系 6
1.3.1 标準 6
1.3.2 标準化 8
1.3.3 优先数系和优先数 9
1.4 极限与配合标準以及检测技术的发展 12
1.4.1 极限与配合标準的发展概况 12
1.4.2 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 13
习题1 14
第2章 测量技术基础 15
2.1 概述 15
2.2 基準与量值传递 15
2.3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 17
2.3.1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的分类 17
2.3.2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的常用术语 18
2.4 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 19
2.4.1 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19
2.4.2 测量误差的来源 20
2.4.3 测量误差的分类和特性 21
2.4.4 测量精度 24
2.5 等精度测量列的数据处理 25
2.5.1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的处理 25
2.5.2 测量列中综合误差的数据处理 28
2.6 计量器具的选择 32
2.6.1 计量器具的选择原则 32
2.6.2 光滑极限量规 32
2.6.3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 36
习题2 41
第3章 尺寸公差与圆柱结合的互换性 43
3.1 圆柱结合的使用要求 43
3.2 基本术语及定义 44
3.2.1 孔与轴的定义 44
3.2.2 有关尺寸的术语与定义 45
3.2.3 有关尺寸偏差与公差的术语和定义 46
3.2.4 有关配合的术语和定义 49
3.3 标準公差系列 54
3.3.1 标準公差因子 55
3.3.2 标準公差等级 56
3.3.3 尺寸分段 57
3.4 基本偏差系列 59
3.4.1 基本偏差代号及其特点 59
3.4.2 孔和轴的基本偏差 61
3.4.3 极限与配合的表示及其套用举例 65
3.5 圆柱结合的尺寸精度设计 69
3.5.1 极限与配合标準的适用条件 69
3.5.2 配合制的选用 70
3.5.3 标準公差等级的选用 71
3.5.4 配合的选用 73
3.5.5 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的选用 86
3.6 尺寸精度的检测 88
3.6.1 用通用计量器具测量 88
3.6.2 用光滑极限量规检验 95
习题3 99
第4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与检测 103
4.1 概述 103
4.1.1 零件的形位误差及其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103
4.1.2 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 104
4.1.3 形位公差的项目和符号 106
4.2 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的表示方法 107
4.2.1 形位公差框格和基準代号 107
4.2.2 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 109
4.2.3 基準要素的标注方法 111
4.2.4 特殊表示方法 114
4.3 形位公差带 116
4.3.1 形位公差的含义和形位公差带的特徵 116
4.3.2 形状公差带 118
4.3.3 轮廓度公差带 120
4.3.4 基準 121
4.3.5 定向公差带 123
4.3.6 定位公差带 128
4.3.7 跳动公差带 133
4.4 公差原则与公差要求 136
4.4.1 有关公差原则的术语及定义 137
4.4.2 独立原则 141
4.4.3 包容要求 142
4.4.4 最大实体要求 145
4.4.5 最小实体要求 153
4.4.6 可逆要求 159
4.5 形位公差的选用 163
4.5.1 形位公差特徵项目的选用 163
4.5.2 公差原则和公差要求的选用 166
4.5.3 基準要素的选用 167
4.5.4 形位公差值的选用 170
4.5.5 形位公差选用和标注的实例 176
4.6 形位误差及其检测 178
4.6.1 形状误差的评定 178
4.6.2 位置误差的评定 191
4.6.3 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 199
习题4 201
第5章 表面粗糙度 209
5.1 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 209
5.1.1 表面粗糙度的定义 209
5.1.2 表面粗糙度对机械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209
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211
5.2.1 基本术语 211
5.2.2 评定参数 213
5.3 表面粗糙度的参数值及其选用 215
5.3.1 表面粗糙度的参数值 215
5.3.2 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216
5.4 表面粗糙度的符号和代号及其注法 222
5.4.1 表面粗糙度的符号 222
5.4.2 表面粗糙度的代号及其注法 222
5.4.3 表面粗糙度的图样标注 225
5.5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226
习题5 230
第6章 滚动轴承与孔、 轴配合的互换性 232
6.1 滚动轴承的组成、 分类及代号 232
6.2 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及其套用 236
6.2.1 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 236
6.2.2 滚动轴承的套用 239
6.3 滚动轴承内径与外径的公差带及其特点 239
6.3.1 滚动轴承内径和外径公差的规定(GB/T 307.1—94) 239
6.3.2 滚动轴承平均直径公差带的特点 241
6.4 滚动轴承与孔、 轴结合时配合的选用 243
6.4.1 滚动轴承与轴颈、 外壳孔配合的选用依据 243
6.4.2 轴颈和外壳孔几何精度的确定 246
习题6 252
第7章 圆锥配合的互换性与检测 254
7.1 概述 254
7.1.1 圆锥配合的特点 254
7.1.2 圆锥配合的种类 254
7.1.3 常用术语及定义 255
7.1.4 锥度与锥角系列 255
7.2 圆锥公差 258
7.2.1 有关圆锥公差的术语及定义 258
7.2.2 圆锥公差值和给定方法 260
7.3 圆锥配合 263
7.3.1 圆锥配合的特徵 263
7.3.2 有关圆锥配合的术语及定义 264
7.3.3 圆锥配合的确定 266
7.4 锥度的测量 268
习题7 271
第8章 键和花键的互换性与检测 272
8.1 概述 272
8.1.1 键联结的用途 272
8.1.2 键联结的分类 272
8.2 平键联结的互换性 273
8.2.1 普通平键联结的结构和几何参数 273
8.2.2 普通平键的公差与配合 274
8.3 矩形花键联结的互换性 276
8.3.1 矩形花键的几何参数和定心方式 277
8.3.2 矩形花键联结的公差与配合 278
8.4 键和花键的检测 281
8.4.1 单键的检测 281
8.4.2 花键的检测 282
习题8 283
第9章 螺纹结合的互换性与检测 284
9.1 螺纹结合的基本概念 284
9.1.1 螺纹的种类 284
9.1.2 螺纹结合的使用要求 284
9.1.3 普通螺纹的基本牙型及主要参数 285
9.2 影响螺纹互换性的因素 289
9.2.1 中径偏差的影响 289
9.2.2 螺距偏差的影响 290
9.2.3 牙侧角偏差的影响 291
9.2.4 螺纹作用中径和螺纹中径合格性的判断原则 293
9.3 普通螺纹公差 294
9.3.1 普通螺纹公差带 295
9.3.2 螺纹的旋合长度与公差精度等级 297
9.3.3 保证配合性质的其他技术要求 298
9.3.4 螺纹公差与配合的选用 298
9.3.5 螺纹的标记 299
9.4 普通螺纹精度的检测 301
9.4.1 单项测量 301
9.4.2 综合检验 302
习题9 303
第10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互换性与检测 305
10.1 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305
10.2 影响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质量的因素 307
10.2.1 影响传递运动準确性的因素 307
10.2.2 影响齿轮传动平稳性的因素 310
10.2.3 影响载荷分布均匀性的因素 312
10.2.4 影响齿轮副侧隙的因素 313
10.3 评定齿轮精度的偏差项目及齿轮侧隙参数 314
10.3.1 评定齿轮精度的必检偏差项目及齿轮侧隙参数 314
10.3.2 评定齿轮精度的可选用偏差项目 320
10.4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标準 325
10.4.1 精度等级 325
10.4.2 齿轮各项偏差的计算公式及允许值(公差) 326
10.4.3 齿轮精度等级在图样上的标注 329
10.5 圆柱齿轮公差的选用 330
10.5.1 齿轮精度等级的选用 330
10.5.2 最小侧隙和齿厚偏差的确定 332
10.5.3 齿轮偏差项目的确定 335
10.5.4 齿轮副和齿轮坯公差的确定 336
10.5.5 齿轮公差选用示例 341
10.6 齿轮精度检测 345
10.6.1 齿轮径向跳动的测量 345
10.6.2 齿距的测量 345
10.6.3 齿廓偏差的测量 347
10.6.4 齿向和螺旋线偏差的测量 348
10.6.5 公法线长度的测量 349
10.6.6 齿厚的测量 349
10.6.7 单面啮合综合测量 350
10.6.8 双面啮合综合测量 351
习题10 351
第11章 尺寸链基础 353
11.1 尺寸链的基本概念 353
11.1.1 尺寸链的定义 353
11.1.2 尺寸链的构成 353
11.1.3 尺寸链的特徵 355
11.1.4 尺寸链的种类 356
11.1.5 尺寸链图 357
11.1.6 尺寸链的作用 358
11.2 尺寸链的解算 359
11.2.1 极值法解尺寸链 359
11.2.2 机率法解尺寸链 367
11.2.3 尺寸链的其他解法 375
习题11 377
参考文献 379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互换性与几何量测量技术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