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峰山景区(山东省长清区五峰山景区)
五峰山景区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境内,距济南市区22公里,是国家级黄金旅游线“一山一水一圣人”上的重要景区。自古以来就被与泰山、灵岩并称为“鲁中三山”。它属于泰山支脉,主峰海拔395米,因五个横空出世的秀丽山峰(即:迎仙峰、望仙峰、会仙峰、志仙峰、群仙峰)而得名。另有河南省舞钢市五峰山景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五峰山景区
- 外文名称:The five mountain scenic spot
- 地理位置:济南市长清区五峰山镇
-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半温润季风气候
- 开放时间:8:00-17:20
- 景点级别: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 门票价格:40元
- 着名景点:五峰、玄都观、洞真观、内外八景
- 主峰海拔:395米
- 适宜游玩时节:3-11月
- 建议游玩时长:3-5小时
- 所属国家:中国
- 所属城市:山东省济南市
- 适宜游玩季节:秋季最佳
简介
五峰山属温带大陆性半温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短,气温回升快,降雨少;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漫长,寒冷,少雨雪。 这里历史悠久据碑文记载:五峰山在秦朝时就被开发,金元代时整个被拓展,在明代达到了繁荣的顶点。
五峰山景区
相传玉皇大帝的五个女儿路经此处,见其风景秀丽,不愿离去,于是分别化作迎仙峰、望仙峰、会仙峰、志仙峰和群仙峰,五峰山由此而得名。五个仙峰常年环抱在绿树浓荫之中,宫、观、亭、台相互掩映,风景绝佳。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浑然融为一体。
五峰山景区南接泰山,西望黄河,东与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和京沪铁路相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
五峰山集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森林公园和省级旅游度假区为一身,五个仙峰常年环抱在绿树浓阴之内,朦胧于流云薄雾之中。古来就以其环境辟静、古幽秀丽而着称,赢得“登泰山而小天下,上五峰始知清幽”之誉,更被道家佛门视为风水宝地。
实用信息
特色小吃及特产
特色小吃有时令野菜、野兔、山鸡、山蝎子等。特产有药材、时令野菜、山蝎子等。
推荐路线
进山—天门—更鸡桥—将军椅—月明池—十三太保(木牌坊)—午朝门—三清殿遗址—玉皇殿—清泠亭—清泠泉—千年古银杏—碧霞宫—真武殿—九十一级台阶/朝阳洞—三元殿—山顶。
旅游时间
五峰山属温带大陆性半温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短,气温回升快,降雨少;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漫长,寒冷,少雨雪。最佳游玩时间在3-11月,建议游玩时长3-5小时。
开放时间
7:00-19:00(其他时间随时有值班人员)。
票价信息
40元通票;团体20人以上、旅行社、老年证、暑期学生证均有优惠。
免票政策:1.3米以下儿童免票,70岁以上老人凭老年证或者身份证免票。
优惠政策:60-70周岁老人凭本人有效证件可购买优惠票。学生凭有效证件(学生证)享受半价优惠。
交通信息
内部交通
公车:
1、可乘坐游707路,目的地:长清五峰山。
去程:解放桥(8:00)、泉城广场(8:15)、省体育中心北门(8:30)、市立五院(8:50)、五峰山(9:30)、灵岩寺(10:00)。
回程:灵岩寺(15:30)、五峰山(16:00)、市立五院(16:40)、省体育中心北门(17:00)、泉城广场(17:15)、解放桥(17:30)。
往返车费:20元/人。
去程:解放桥(8:00)、泉城广场(8:15)、省体育中心北门(8:30)、市立五院(8:50)、五峰山(9:30)、灵岩寺(10:00)。
回程:灵岩寺(15:30)、五峰山(16:00)、市立五院(16:40)、省体育中心北门(17:00)、泉城广场(17:15)、解放桥(17:30)。
往返车费:20元/人。
营运时间:4月-10月、双休日及法定节假日08:00-15:00,平时没车。
2、每周五到周日8:00在解放桥乘游61路可直达景区,往返票价20元/人。
计程车:
市区从济南街乘坐计程车大约50-80元。
外部交通
飞机:景区距济南遥墙国际机场约80公里,车程时间约80分钟。
火车:景区距济南火车站约40公里,车程时间约30分钟。
汽车:景区距济南客运中心约40公里,车程时间约30分钟;从济南客运中心,可乘坐开往五峰山的专线车,大约半小时一趟,60分钟可到达五峰山(10元/人)。
自驾:G20(青银高速)/G2(京福高速)——崮山出口下——104国道南行驶约5公里——崮云湖路口处(有指示牌)右拐行驶约5公里即可到达,下高速后约需10分钟车程。
主要景点
五峰山是着名的道教圣地。道观分南北两观,南观,又名玄都观,是明德王的香火院。观南的棣山之南边,是德王陵寝园,坐落着六代德王的陵寝。北观,也就是洞真观,始建于明太和年间。金敕封为“洞真观”,元敕封为“护国神虚宫”,明敕封为“护国隆寿宫”。建有皇宫门、午朝门、三清殿、玉皇殿、碧霞宫、真武殿、石牌坊、三元宫等,观东有明神宗恭奉其母李娘娘的九莲殿,观西有朝阳洞、青帝宫等古蹟。另外,观内尚有卧龙池、清泠亭、百丈阶、碑林等景观。迎仙峰西侧的莲花洞的佛教造像是东魏时期的遗存,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杰作,也反映了五峰山有佛教活动的历史。

五峰山有内外八景。内八景是青龙峪、白虎峪、仙人台、无影庙、清泠泉、迎仙桥、七星泉、更鸡桥;外八景有青崖积翠、润玉七峰、明泉早照、风山烟雨、滚粟朝霞、鱼台钓月、杏堤春晓、薛岭牧樵。近几年来,五峰山加快了景点的恢复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渐渐有了“齐鲁仙境”的美誉。又因泉水处处可见,流泉飞瀑蔚然壮观,加之林茂树封,浓荫蔽日,暑季气温比外界偏低3-7摄氏度,被讚誉为“避暑仙境”。
五峰山有自然、人文景点213处。主要有:

1、皇宫门,建于金元,底座8个卧狮两两相对,各具情态;
2、玉皇殿及殿前石刻。始建于元,东西侧配有龙王殿和虎神殿。殿前最珍贵石刻当属崔先生像赞碑;
3、银杏树,高35米,雌雄同株,有两千余年历史,为济南地区树中之冠;
4、三元殿,始建于元,内祭三宫大帝,1996年开始修复;
5、青帝宫,始建于明,是五峰山内规模最大最豪华的建筑群;
6、圣佛莲花洞,是佛教石窟造像,雕凿于东魏、北齐年间,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7、明德王墓,位于道佛山南,系明英宗之子朱见鳞及其六世嫡系子孙的墓穴,对研究明代帝王陵葬制度,具有重要价值。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孕育了悠美的传说。相传,五峰山的五座仙峰是玉皇大帝的五女儿思凡下界转化而成。崔先生像赞碑所题的崔先生是金代洞真观道士,他博览三教群书,融“儒、道、佛”为一炉,且精通医术,为百姓治病,不取分文。美丽的传说,不胜枚举。五峰山已初步形成了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大旅游格局。三星级宾馆五峰阁已投入运营。另外,为适应发展生态旅游而兴建了森林浴场,可满足游客“食、住、游、娱”的需要。到五峰山旅游交通便捷,有公交公司直达的旅游专线车。每年的3-11月是游览的最佳时节,此时风光旖旎,游人如织。到五峰山观光,可以品尝到独具特色的“道家菜、长清大素包、崮山馍馍”等风味小吃,可以买到木鱼石製品、银杏等作为旅游纪念。

五峰山特色
五峰山仙境的特色是:秀、幽、奇、古。

秀:五峰山有泉。有名的泉就有清冷泉、七仙泉、七星泉、青龙泉、白虎泉、润玉泉、鹿泉。泉水水质纯净,煮沸无垢,清洌甘甜。
幽:五峰山有洞。山上山下苍松翠柏掩映着的安乐轩、莲花洞、王母洞、崇玄洞、隐仙洞都是幽中之最。
奇:五峰山有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五峰山的奇峰怪石,山奇、树奇、桥涵奇。
古:五峰山形成年代古,有古道观。道观分南北观:南观名玄都观,是明德王的香火院;北观名洞真观,宫、殿、亭、堂主要集中于此。历史上五峰山道观曾4次受到皇帝的敕封。
五峰山的主要遗址有皇宫门牌坊、午朝门、三清殿、玉皇殿、碧霞宫、真武殿、隆寿宫石坊、三元殿、朝阳洞、青帝宫、清冷亭、百丈石阶、碑林等,还有当年道佛山农民起义的寨门、寨墙、马道、点将台、南北校场、南北吊桥及半穴居式营房262间。
开发历史
五峰山形成于地壳发展史上最古老的地质年代——太古代。而最早的开发记载则可追溯到秦汉,据清顺治七年《重修五峰山李公碑记》载:“及观历代碑篆,有汉武帝封禅记焉,有李斯之小篆存焉。”由此可知,不但泰汉时期就有所开发,而且已经有了相当的地位和知名度。又据《五峰山志》记载:“五峰山始建于秦,兴发于北魏,广拓于金元,繁荣于元明,垢污于明末清初。”而聚仙峰西侧峭壁上的莲花洞石窟造像则凿刻于东魏至隋之间,距今已有1400余年,可见南北朝时期便有佛教在这里发展。但却不知何故到金元时期道教又在此兴盛起来,道观规模空前宏大,占地达2085亩。到明清时更盛,且分为南、北两观。北观叫“洞真观”,现存的宫殿、亭、台等也主要集中在北观。南观原为玄都观,又称元都观。地址在洞真观正南0.5公里道佛山南麓,是明德王的香火院。
明英宗朱祁镇于天顺元年(1457年),封其二子朱见粼为德王,初府德州,后改济南。宣宗成化三年(1469年)朱见粼到济南就藩,直到崇祯十二年德王朱由枢被清兵俘虏,共历七代172年,有六位德王(即德庄王、德懿王、德怀王、德慕王、德定王、德端王)的陵墓在这里。陵园周围建有院墙和门坊,门坊前对列着精美的石雕马、羊和群兽,气势宏伟而庄严。从近年发掘的德庄王墓看,对于了解和研究明代的历史、文化及帝王殡葬制度等,都有重要价值。
据考,五峰山道观属全真教龙门派的发祥地。“北七真”中的邱处机、郝大通、刘长生三位真人曾来此弘道。其主要活动都集中在北观。北宋时,五峰山列道教名山第九位,明朝时列第十二位。历史上五峰山道教曾4次受到皇帝敕封:金世宗大定三年被封为“万寿之院”;金宣宗贞佑年间敕封“洞真观”;元代又被封为“护国神虚宫”;万曆二十二年明神宗朱翊钧派全真道士周玄真颂发《道藏》金经480函,敕封为“保国隆寿宫”。朱翊钧为供奉其母李太后,在五峰山修建了一座豪华的九莲殿,封太后为“九莲菩萨”,并命周玄真辟山重修五峰道观,“创构宫宇、楼殿岿崇,金壁辉莹,号称极盛。”从现在尚存的历史遗址看,便不难相象昔日五峰山道观古剎林立,香菸燎绕的盛况。
目前,五峰山可供游览与观瞻的历史文化遗址和建筑物有皇宫门牌坊、午朝门、三清殿、玉皇殿、碧霞宫、真武殿、隆寿宫石坊、三元殿、朝阳洞、莲花洞石窟造像、青帝宫、清泠亭、百丈阶、碑林及明德王陵。此外,青崖寨农民起义旧址上的寨门、寨墙、马道、点将台、南北校场,南北吊桥及半穴式营房262间,还向游人展示着昔日的一时强盛,供游人想像当那义愤填赝、气沖斗牛的起义大军在此演练格杀的雄壮场景。
五峰山之秀,在于它众多的泉群。这里峰峦叠翠,绿树遮天,加之特殊的地质、地貌,也便自然孕育众多喷涌而出的山泉。走进五峰仙境,上有浓荫蔽日,下有清风送爽。山涧里,清泉激石泠泠响;沟壑中,溪水低吟潺潺流。便是有千种思虑,万般愁怅,也能将你洗出一个上好的心境来。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构造,这里的泉水水质纯净,清洌甘甜,即使你的水壶、茶具经年使用,也无需打磨刮擦,终不会生出些许水垢来。其中最着名者便有清泠泉、七仙泉、七星泉、青龙泉、白虎泉、润玉泉、鹿泉等十余处。
泉水终年不竭,滋润、哺育了五峰山上千种植物。有娇妍可人的翠叶红花;有妖娆美丽的山丹花;有浓郁芳香、多姿多态的勿忘我;有红如焰火的野百合;有冬夏常青、雪中更茂的王瓜菜;还有似人状兽的名贵中药何首乌;稀有的金楸、独特的圆柏、罕见的五叶松、珍贵的降龙木以及满山遍野的松柏和许多知名不知名的树种,把五峰山覆盖的严严实实,生生将这儿的暑季气温比外面世界低下去3℃—7℃,营造出一个清静幽雅的绝妙天地来。大自然似乎特别青睐这块风水宝地,又偏将大大小小的岩洞造化于山中。其中安乐轩、莲花洞、王母洞、栖真洞、崇玄洞、隐仙洞等,为洞中之最幽绝者,不是古柏倒挂于绝壁,便是白云缭绕于洞口。人说幽深之美,美在自然;康健之窍,莫过心清。来这里,林中一走,参得世事皆自然;洞中小坐,顿悟天地之真纯。可谓:尘世烦嚣皆忘却,城阙杂念共剪除。
五峰山之奇,奇在山奇、树奇、水奇、桥奇。山奇:除五个仙峰横空出世之外,鲲鹏岗似大鹏展翅欲飞;玄龟山如卧龟引颈西望;南边为道(人)北面为(卧)佛,浑然天成的道佛山;斜阳下犹如“龙蛇腾跃”彩绘浮雕的飞虬崖和远看似庙、近看是石的无影庙山,并称为五大奇山。树奇:石生树,树抱石,石衔树,树拱石,奇形怪状,巧夺天工之古树绝景遍及山间;其中集五种松、柏枝叶于一身的“五叶松”;有树干平直生长齐齐指向南方的“思乡树”;有“身在故土为异客”的“天津客”柏;有2000年高龄、而今仍然枝繁叶茂,果实纍纍的银杏树;有“迎恩阁下天泽松,一天门上地翠柏”;还有“高枝千岁对五峰,天生五股似苍龙”的五股穿心柏……。水奇,已列山中诸泉。而桥奇则是赖水而生,有迎仙桥,志仙桥、更鸡桥、“桥上水,水上桥” 、“走桥不见桥”、“一步三孔桥”,自然桥桥皆美景,桥桥有故事。
神奇的山水,众多的文物,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除吸引天南海北游客之外,还成为影视剧重要的外景地。自1985年以来,就有《八仙过海》、《少年特工》、《水浒传》、《甘十九妹》等二十几部影视片在此拍摄,许多细心的观众来到五峰便能辨得哪里是八仙吃酒的石桌,哪是何仙姑升天做背景的银杏树,并借景生情为自己演绎出许多可资回味的“小品”摄入相机,珍藏于影集。
近年,随着改革开放和旅游事业的迅速掘起,五峰山在保护修复古文化遗存的同时,又开闢了白虎峪、青龙峪省级森林公园旅游热线,新建了月明池等景点。为满足人们返朴归真,走进大自然的需求,又开闢了森林浴场和帐篷式的野外宿营地。各具特色的11座别墅楼改造、装修完好;三星级宾馆“五峰阁”与五座山峰遥相辉映;投巨资兴建的济南游乐园和齐鲁碑林正在紧张施工;万亩御杏园却已进入枝繁叶茂的盛果期。
据史料记载:金代时在五峰山建造道观,明代时道观达到极盛;道观分为南北二观,北观称洞真观,南观称玄都观。山中还有明德王府6座王墓。据《五峰山志》记载:“五峰山始建于秦,兴发于北魏,广拓于金元,繁荣于朱明,垢污于明末清初。”五峰山历史悠久,据碑文记载:五峰山兴发于秦,广拓于金元,繁荣于朱明。五峰山是着名的道教圣地。道观分南北两观。我们只能游览北观。北观,即洞真观,始建于明太和年间。金敕封为“洞真观”,元敕封为“护国神虚宫”,明敕封为“护国隆寿宫”。建有皇宫门、午朝门、三清殿、玉皇殿、碧霞宫、真武殿、石牌坊、三元宫等。另外,观内尚有卧龙池、清泠亭、百丈阶、碑林等景观。历史上五峰山道观曾4次受到皇帝的敕封。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融为一体,景景生辉,处处生情。
观东有明神宗供奉其母李娘娘的九莲殿。观西有朝阳洞、观西有朝阳洞、青帝宫等古蹟。但是,通往观西的石阶路上布满的灰尘,表明没有人过去游览。迎仙峰西侧的莲花洞的佛教造像是东魏时期的遗存,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洞内有大佛五尊,小佛242尊,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杰作。
传说:更鸡桥又名金鸡桥。传说,桥下曾有块大石头,大石头里曾藏有一只金公鸡,人们就叫它金鸡石。金公鸡夜半时分便在桥上引吭高歌,无论雪雨风霜,不管霹雳风狂,总会分秒不差,认真负责。金鸡报晓的事越传越远。后来,不知是一位好事者还是爱财贪心之徒,拿来铁锹钢釺劈巨石寻金鸡。谁知,金石劈开,金鸡一无所见,而“金鸡报晓”的情景却永不再现。有人说,金鸡离开金鸡石飞到了迎仙峰下的金鸡窝。如今金鸡窝和更鸡桥都无羔安在五股穿心柏!路北有一棵千年古柏,五股虎爪龙鳞似的树干象巨人伸展开来的手指,却又共同生长于一个粗大的树墩上,树墩中间有个小洞,象人的心脏在那里勃勃律动。故名:五股穿心柏。相传,这棵五股穿心柏及五峰山上那些参天大树都源自一个“聚宝盆”的故事:很久以前,五峰山北面的土山村有家大财主,家里雇了很多的长工、短工。大财主怕长工们回家吃饭耽误干活,就让一个小伙计专门往地里送饭。有一天,小伙计匆匆忙忙少带了一个碗,他自己就只好用刚刚从地里刨出来的小瓦盆盛饭吃。吃罢饭,他又觉着小瓦盆挺好玩,就带回家去,放在枕头边,时不时的拿来把玩,发了工钱也往里边放。没想到,他放进去的那几个小钱,却是随拿随生,再也拿不完了。原来那个小瓦盆是个聚宝盆呀!
也怪小伙计嘴上不严走了风,那财主得知此事,硬说是聚宝盆从他的地里挖出来,当然就该是他家的。生生把聚宝盆从小伙计手里夺走了。老财主高兴地合不拢嘴,走路、吃饭,白天、黑夜都抱着不鬆手。一转眼,五峰山四月初八庙会到了。老财主抱着聚宝盆去赶会,心里盘算着如何把山会上的东西全买下,过了一天门,只见赶会的人山人海,挤挤抗抗,水泄不通。老财主怕挤坏了聚宝盆,就偷偷地埋在路北的山坡上,为了待会儿好寻找,还插上五条柏树枝做记号。可是等他踅摸好了物件,讲好了价钱,回来拿他的聚宝盆时,满山遍野都插满了柏树枝,埋聚宝盆的位置再也找不到了。再后来,满山的柏树枝都活了,南北两观三千亩山场成了大树参天的密林;插在聚宝盆上面的五枝柏树枝便长成了这棵“五股穿心柏”。不信,你就仔细看,中间便是没有长拢的聚宝盆口!后人有诗说:“天生五股似苍龙,高枝千岁对五峰,此中疑有精灵在,为见树中有洞生,那金鸡却杳无影蹤。
也怪小伙计嘴上不严走了风,那财主得知此事,硬说是聚宝盆从他的地里挖出来,当然就该是他家的。生生把聚宝盆从小伙计手里夺走了。老财主高兴地合不拢嘴,走路、吃饭,白天、黑夜都抱着不鬆手。一转眼,五峰山四月初八庙会到了。老财主抱着聚宝盆去赶会,心里盘算着如何把山会上的东西全买下,过了一天门,只见赶会的人山人海,挤挤抗抗,水泄不通。老财主怕挤坏了聚宝盆,就偷偷地埋在路北的山坡上,为了待会儿好寻找,还插上五条柏树枝做记号。可是等他踅摸好了物件,讲好了价钱,回来拿他的聚宝盆时,满山遍野都插满了柏树枝,埋聚宝盆的位置再也找不到了。再后来,满山的柏树枝都活了,南北两观三千亩山场成了大树参天的密林;插在聚宝盆上面的五枝柏树枝便长成了这棵“五股穿心柏”。不信,你就仔细看,中间便是没有长拢的聚宝盆口!后人有诗说:“天生五股似苍龙,高枝千岁对五峰,此中疑有精灵在,为见树中有洞生,那金鸡却杳无影蹤。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五峰山景区(山东省长清区五峰山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