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冈山(江西省吉安市代管县级市)
井冈山市,江西省县级市,吉安市代管县级市,地处江西省西南部,地处赣湘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
井冈山市位于北纬26.34°,东经114.10°之间,东邻泰和县,北接永新县,南临遂川县,西接湖南省茶陵县、炎陵县。
1950年设立井冈山特别区,1959年成立省辖井冈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设县,1984年撤县设市。2000年5月,原井冈山市与原宁冈县合併组建新的井冈山市。2005年7月,成立井冈山管理局。
截至2013年,井冈山市辖21个乡镇场、街道办事处、106个村民委员会。有人口16.3万人,国土面积129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5.26万亩,林地168万亩。
境内的井冈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文明风景旅游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景区、中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範基地、中国十佳优秀社会教育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遗产预备名录。
井冈山是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闢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2018年12月,荣获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範市县称号。2018年12月,井冈山当选为2019年央视春晚分会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井冈山市
- 外文名称:Jinggangshan City
-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 所属地区:江西省吉安市
- 下辖地区:厦坪镇、龙市镇、古城镇等18个乡镇
- 政府驻地:厦坪镇
- 电话区号:0796
- 邮政区码:343600
- 地理位置:江西省西南部
- 面积:1297.5平方千米
- 人口:16.97万人(2016年)
- 方言:赣语-吉茶片、客家语-于桂片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着名景点:井冈山景区、仙女潭、彩虹瀑布、十里杜鹃林等
- 机场:井冈山机场
- 火车站:井冈山站、龙市站
- 车牌代码:赣D
- 行政代码:360881
- 市花:杜鹃花
建制沿革
原井冈山市
根据拿山长牛岭古汉墓挖掘考证:井冈山地域内自东汉开始有人类繁衍生息,自西晋太康元年(280)起,此地域分属庐陵郡西昌、遂川县地,随着朝代的转换和建置的不同,此地域仍分属永新、遂川和泰和(即拿山乡小通村)辖地。
井冈山斗争时期,在中共湘赣边界党和工农兵政府领导下,于民国17年(1928)2月,在茨坪建立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属遂川县工农兵政府管辖。10月底,中共湘赣边界特委指示,新遂边陲特别区改称大小五井特别区,归中共宁冈县委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10月,中共江西省委、吉安地委为加强井冈山革命老根据地的开发建设,在茨坪设立井冈山特别区,为遂川县辖。
1957年,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委员会下放500名省、市直属机关干部到井冈山,于1957年成立国营井冈山综合垦殖场,与井冈山乡(即由井冈山特别区改称)合併。
1959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江西省井冈山管理局,驻茨坪,属江西省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构;7月,正式挂牌成立。其管辖範围包括:原宁冈县除韩江人民公社外的全境,永新的拿山人民公社,遂川县的井冈山人民公社。
1959年11月,宁冈恢复县建制,以井冈山管理局的行政区域为宁冈县的行政区域,县治设茨坪,宁冈县人民委员会与井冈山管理局合署办公。
1961年12月,宁冈县与井冈山管理局分治,宁冈县由吉安专区领导,井冈山管理局由省直辖。
1968年3月2日,改井冈山管理局为井冈山革命委员会,由省直辖。
1969年,井冈山革命委员会改属井冈山专区。(1968年2月,改吉安专区为井冈山专区)
1977年1月24日,恢复井冈山管理局,为县级行政单位,由省直辖,仍治茨坪。
1981年10月,撤销井冈山管理局行政建制,设立井冈山县,隶吉安地区。(1979年7月,改井冈山地区为吉安地区)
1984年12月,撤井冈山县立县级井冈山市,隶吉安地区。
200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宁冈县和县级井冈山市合併,组建新的县级井冈山市,由江西省直辖,吉安市代管。
原宁冈县
元至顺年间(1330~1333),析永新州胜业乡第四十五都至第五十二都等地置县,以“长宁之义”定名为永宁,县治设升乡(今古城),隶属于江西行省吉安路。元至正十二年(1352),迁县治于瓦冈(今新城)。
元末朱元璋起义获胜初,于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改吉安路为吉安府,县属吉安府。明洪武九年(1376),废元置行中书省,设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划全省为5道,统辖府县,县属湖西道吉安府。
清顺治九年(1652),县属江西省吉安府。
民国元年(1912),撤销府一级建制,县由省直辖。
民国三年(1914),因避国内“永宁”同名地有四,而改县名为宁冈,县属庐陵道。
民国十五年(1926)撤道,县直属省。
井冈山斗争时期,民国十六年(1927年)10月~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8月,在中共湘赣边界党领导下,宁冈建立过苏维埃政府,先后属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赣西南苏维埃政府和湘赣省苏维埃政府。
民国二十三年(1934)4月,中共湘赣省委将宁冈与茶陵两县合併为茶宁县。同年8月,红六军团从湘赣根据地突围西征后,宁冈隶属国民党江西省第十行政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民国政府将江西省由11个行政区缩为8个行政区,县属江西省第三行政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全省增为11个行政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又调整为9个行政区,县属于第三行政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8月,中共领导的宁冈县人民政府成立,县属吉安分区。
1950年9月,宁冈县隶属吉安区;
1955年3月,属吉安专区;
1958年12月24日,宁冈县併入永新县;
1959年5月,宁冈县从永新析出,以宁冈县原行政区域(划出江公社对换永新的拿山公社)为主,加上遂川县的井冈人民公社,成立井冈山管理局,归省直辖。
1959年11月,恢复宁冈县建制,以井冈山管理局所辖区域为宁冈县的行政区域,与井冈山管理局在茨坪合署办公,县属吉安专区。
1961年12月,宁冈与井冈山管理局分治,县属吉安专区。
1968年2月 ,改吉安专区为井冈山专区,县属井冈山专区。
1971年1月,改井冈山专区为井冈山地区。县属井冈山地区。
1979年7月,井冈山地区改为吉安地区,县属吉安地区。
2000年5月,宁冈县和井冈山市合併,併入组建的新井冈山市。
2016年12月,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17年2月26日,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并经江西省政府批准,井冈山市正式宣布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

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底,井冈山市辖6个镇:厦坪镇、大陇镇、龙市镇、古城镇、新城镇、茨坪镇;12个乡:长坪乡、柏露乡、 荷花乡、拿山乡、坳里乡、茅坪乡、东上乡、黄坳乡、鹅岭乡、葛田乡、睦村乡、下七乡。
人口民族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井冈山市常住人口总数为152310人(不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居住在市内的港澳台居民以及外籍人员),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4576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6541人,增长4.49%,平均每年增加654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44%。
井冈山市地图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井冈山市总人口为164248人,比2011年末增加1228人。2012年出生人口2191人,出生率为13.62‰;死亡人口919人,死亡率为5.71‰;自然增长率为7.91‰。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井冈山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77213人,占总人口的50.69%;女性为75097人,占总人口的49.31%。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82。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井冈山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86673人,占总人口的56.9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65637人,占总人口43.09%。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井冈山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51555人,占总人口的99.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55人,占总人口的0.5%。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6108人,增长了4.19%,占总人口比重减少了0.36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433人,增长了34.47%,占总人口比重增加了0.36个百分点。
2016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69743人,比上年末增加1196人。全年出生人口2480人,出生率为14.3‰;死亡人口758人,死亡率为4.37‰;自然增长率为9.93‰。全市城镇化率达63.34%。
2017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70348人,比上年末增加605人。2017年出生2558人,出生率14.53 ‰,死亡人口751人,死亡率4.26 ‰,自然增长率10.26 ‰。全市城镇化率达63.34%。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井冈山市位于北纬26.34°,东经114.10°之间,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江西省西南部,东邻泰和县,北接永新县,南临遂川县,西接湖南省茶陵县、炎陵县。
井冈山市
地形地貌
井冈山市境内平均海拔达381.5米,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市内最高峰---江西坳海拔1841米,是一个山区市。
气候特徵
井冈山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2度,一月份为最冷月,平均温度3.2度,七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仅为23.9度,极端最高温度也只有34.8度;年平均降雨量1856.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213天,年平均日照1511小时,平均雾日96天。茨坪因海拔高度和四面环山的地形影响,具有冬长、夏短、秋早、春晚的特点。
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
井冈山属于生物地理分区林系中古北岸--“中国亚热带森林省”,森林面积12.65万公顷,其中用材林4.68万公顷,经济林7.133公顷。其他材用林7000公顷,防护林2.13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80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1.2%,据专家考证,井冈山是亚热带植物原生地之一,至今仍保留众多人迹未至或极少人类活动的大片原始态或半原始态森林,是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具有全球同纬度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次原始森林7000多公顷,还有一片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誉为世界仅有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还有省级保护的78种代表植物有南方红豆杉、白豆杉、伯栎树、银杏、香果树、半枫荷、观光木等。竹林面积 1066.7公顷,有楠竹、方竹、淡竹、观音竹、寒竹、苦竹、凤尾竹、实心竹等100多种,毛竹蓄积量2576.38万余根。
据专家考证,井冈山是亚热带植物原生地之一,具有全球同纬度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次原始森林7000公顷,还有一片被联合国国环境保护组织誉为全世界仅有的常绿阔叶林。井冈山境内有植物3800余种,其中高等植物2500余种,列入国家级保护的野生植物23朴,省级保护的78种,代表植物有南方红豆杉、白豆杉、伯栎树、银杏、香果树、半枫荷、观光木等。此外还有很多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植物,如:兰花、石蒜、杜鹃类、深山含笑、乐昌含笑、红润楠、槭树类等等。截至2005年,井冈山有山林面积189.7万亩,其中用材林70.2万亩,经济林10.7万亩,竹林16.2万亩,其它特用林10.5万亩、防护林32.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614.6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2551.8万余根。
生物资源
井冈山植物、动物区系複杂,区系成分繁多,生物资源丰富。距今约6000万年前遗留下来的,比较古老而又完整的新生代第三纪型森林生态系统,已查明有高等植物280科800余属3400余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的植物有10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的有38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67种,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有23种。在中国特有种子植物460种中,井冈山特有种子植物20种,还有列入省级保护的78种。
井冈山市已查明脊椎动物有307种,其中哺乳类42种,鸟类162种,爬行类41种,两栖类29种,鱼类35种。昆虫类种类达21000种,区内分布有多种珍稀濒危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有13种,列入《濒危野生动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有17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37种,在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38种中,井冈山有特有动物25种。代表动物有黄腹角雉、猴面鹰、藏酋猴、水鹿、穿山甲、乌梢蛇、百花蜥、水鲵(娃娃鱼)、虎纹蛙、棘胸蛙等等。
水利资源
井冈山市流域面积1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6条,乾支流总长222.3千米,市内主要河流有龙江、郑溪、拿山河、行洲河、大旺水,属赣江水系,有井冈沖、罗浮、灵坑、仙口、乔林5座水库。水资源总量为11.58亿立方米,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达9.3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储量均为3.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2.25亿立方米。井冈山市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3.2万千瓦,可供开发量11.2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84.8%,至2009年已开发利用8.2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73.4%。
土地资源
1994年,井冈山市、宁冈县土地资源,分别为66657.0公顷和63095.9公顷,耕地为3877.5公顷和6291.2公顷,林地为59070.0公顷和50982.4公顷;园地337.8公顷和254.3公顷;未利用地为893.0公顷和2246.5公顷。县市合併后,土地总计12.975万公顷,耕地8165公顷,林地109720.9公顷,园地696.9公顷。2010年,土地总面积12.975万公顷,耕地面积9166.38公顷,园地面积739.01公顷,林地面积10.966万公顷。井冈山划定生态公益林地4.97万公顷(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地4.21万公顷)。
矿产资源
截至2013年,据地质勘测资料和民众报矿,井冈山市有瓷土、稀土、砂(岩)金、铀、钨、锡、铝、锌、镁、铜、硫铁、萤石、石墨、水晶、石棉、花岗岩、铌钽矿等10余个矿种,其中瓷土矿、稀土矿储量丰富,为两大优势矿种,其他均以小型矿点出现。七里船、西眉山一带,下庄至行洲一带的山岭中,发现的铌钽矿,在江西省尚属首次。
井冈山市的瓷土主要分布在东上乡的高凉寨,荷花乡的大庙、大仓,葛田乡的下古田等地。总储量为2500万吨。稀土主要分布于大塘、下古田、东上、龙市、睦村等地。据初步探明储量约为1200吨,其中大塘矿区储量415吨,下古田矿区309吨,龙市矿区173吨,东上矿区176.6吨,睦村矿区85.6吨。钨主要分布于东上乡泥湖、七里船、白石坳一带,含钨矿体8条,矿脉走长约3710米,平均为463.7米,脉幅平均1.68米,总厚度12.93米,矿体为石黄脉型。下七、长坪储量约3万余吨,纯度达65%。葛田乡有萤石矿,荷花乡有葛藤窝、樟树坡2个砂金矿点,东源水河床及两岩也有发现。在锡坪、桐木岭和白银湖地域查明有金、银、硫磺。拿山乡岩前村有石灰岩。长坪、拿山、东上有大理石。煤铁主要分布在拿山、厦坪、盆地的周边低山丘陵地层之中,品位不高,储量不大。
经济发展
201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575711万元,可比增长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9046万元,可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90978万元,可比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335687万元,可比增长10%。分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8.5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3.1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8.31%。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1.18:39.9:48.92调整到2015年的8.52:33.17:58.31。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7190元,增长5.7%。
201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628832万元,可比增长9.8%,增幅吉安市排位第一。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1852万元,可比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97935万元,可比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379045万元,可比增长12.3%。分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8.2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1.4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0.27%。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1.18:39.9:48.92调整到2016年的8.24:31.48:60.2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7209元,增长8.4%。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7.39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4.8%,占GDP的比重为11.76%,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全年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04亿元,同比下降9.9%,其中税收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1.3%,占一般财政收入的比重为80.36%,比上年增长8.98个百分点。财政收入按徵收部门分:国税部门徵收2.55亿元,同比增长72.3%;地税部门徵收3.8亿元,同比下降2.9%;财政部门徵收1.04亿元,同比下降37.3%。全年完成一般预算财政支出18.66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2亿元,同比增长23.6%;教育支出4.17亿元,同比增长13.3%;科学技术支出0.39亿元,同比增长17.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4亿元同比增长27%;农林水事务支出4.85亿元,同比增长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1%,比上年上涨3.1%。从八大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5.7%,其中粮食上涨8.4%、水产品上涨9.8%,鲜菜上涨7.5%,肉禽及其製品上涨13.4%;菸酒类价格下降1.1%;衣着类价格上涨1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类下降3.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8%;交通和通讯类下降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服务类下降0.5%;居住类价格上涨0.9%。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2.5%。比上年上涨2.5%。
201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705534万元,可比增长9.6%,吉安市排位第二。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0151万元,可比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98814万元,可比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436569万元,可比增长12%。分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9.94%;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8.1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1.88%。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8.9:31.5:59.6调整到2017年的9.9:28.2:61.9。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4617元,增长9.8%。
第一产业
2016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64亿元,增长5.98%。全市乡村总户数3.26万户,乡村总人口131499人。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73815人,乡村从业人员64840人,常年外出(离乡)的从业人员29286人,其中出省从业人员16249人。
年末实有耕地面积8420公顷,其中水田面积7777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81246吨,比上年增734吨,增长0.91%;油料产量2332吨,增长4.74%;水果产量4901吨,增长1.28%;水产品产量3844吨,增长1.04%;全市生猪出栏93560头,下降0.29%,生猪存栏61747头,下降3%;出笼家禽9712百羽,增长3.62%;全年出售和自宰肉用牛9612头,增长3.52%;牛肉产量1128吨,增长1.26%;年末牛存栏16527头,下降1.73%。
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4.76万千瓦,同比增长4.85%。其中:柴油机动力2.90万千瓦,同比增长4.3%;汽油机动力0.165万千瓦,同比下降82.8%;电动机动力1.69千瓦,同比增长2.11倍。农机化培训1108人次。农田机耕面积11448公倾;农田机播面积2028公倾;机电排灌面积1948公顷;农业生产燃油消耗736吨。
财政用于农林水事务支出4.66亿元,增长3.8%。
第二产业
全市年末工业增加值达到17.05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9.6%。实现总产值65.44亿元,可比增长10.1%。其中,全市23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92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9.4%。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58%。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27.6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轻工业完成14.5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重工业完成13.1亿元,同比增长1.6%。股份制企业完成26.8亿元,同比增长0.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0.8亿元,同比增长14.3%。
全市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02亿元,同比增长7.15%,产销率达到89.13%;实现工业利税总额1.37亿元,同比下降15.22%。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74亿元,比上年可比下降3.8%。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95亿元,同比增长15.7%。按所有制分类:国有投资完成28.26亿元,同比下降1.67%;非公有投资完成34.29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民间投资完成33.86亿元,增长12.9%);按行业分类:工业投资完成15.49亿元,增长82.44%;基础设施完成12.24亿元,增长4.34倍;按产业分类: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08亿元,同比下降9.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5.49亿元,同比增长82.4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5.63亿元,同比增长13.76%。
全年施工项目42个,新开工项目12个,全年投产项目21个,新增固定资产17.18亿元,同比增长20.9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81亿元,比上年增长34.45%。商品房施工面积42.25万平方米,增长6.1%,其中住宅31.56万平方米,增长11.2%;商品房竣工面积4.5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4.18万平方米,增长5.3%;商品房销售面积1.82万平方米,增长31.88%,其中住宅1.68万平方米,增长23.5%。
第三产业
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6.52亿元,增长14.8 %;住宿、餐饮业零售额7.45亿元,增长18.2%。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313.06万美元,同比增长50.32%。其中:出口总额1121.36万美元,同比增长33.86%;进口总额191.7万美元。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6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全年全市公路实现公路货运量60.6万吨,下降23.3%,货物周转量23847万吨公里,下降24.7%;公路客运量191万人,增长8.3%,客运周转量30400万人公里,增长24.7%。铁路(井冈山站)全年传送旅客55.08 万人次,同比增长5.92%,到达旅客57.28万人次,同比增长14.1%。
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为881.41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79 公里。
全年全市实现邮电主营业务收入2134万元,同比增长22.5%。固定电话用户数为35109部,同比增长1.0%。行动电话用户数达到151258户,同比下降8.94%。宽频网用户数达到33586户,同比下降18.54%。
2016年井冈山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範区为契机,全力做好“旅游+”“茨坪+”两篇文章。推进以茨坪为中心,梨坪、罗浮、拿山厦坪、黄坳、龙市、茅坪6个区域为辐射的“1+6”特色旅游小镇建设;丰富旅游产品体系,不断探索旅游与乡村、农业、文化、体育、扶贫等深度融合,走出一条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多产业、多业态大联动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推进“大井冈旅游经济圈”、赣西湘东大旅游圈建设,将旅游资源串珠成链,实现区域联动。游客满意度连续六年列全省40个重点景区第一名。
全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530.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0.52%;实现旅游收入121.05亿元,同比增长12.02%;旅游外汇收入8920.7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2%;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1500.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4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9亿元,同比增长11.98%。
全年实现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9958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8.24亿元,同比增长11.77%;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2.26亿元,同比增长2.99%。
社会事业
教育
2016年全市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9.04年,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9.11年。
全市有高中2所,国中10所,国小42所。拥有中学教师608人,国小教师801人。
全年全市普通中学招生3039人,在校生8393人,毕业生2539人(其中:高中部招生992人,在校生2861人,毕业生915人;国中部招生2047人,在校生5532人,毕业生1624人)。职业教育招生96人,在校生743人,毕业生567人。普通国小招生2761人,在校生15509人,毕业生2103人。
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20477人,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20477人;对义务教育阶段经济困难家庭寄宿生补助生活费1820人;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151人;“生源地”助学贷款550人;对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提供国家助学金320人;资助当年考入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89人; “信念助学基金”资助9人;“井冈山圆梦助学基金”资助15人。
文化
2016年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 1 个,文化馆、艺术馆1个,图书馆 1 个,博物馆 1 个。全市有广播电视台1座,通有线广播电视乡镇18个,调频转播发射台1座,电视转播台1座,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为98%。

卫生
2016年末全市共有市级医院3所,乡村卫生院19所,卫生监督所1 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皮肤病防治所1所,妇保站1家,红十字会活动中心1家,爱卫办1家。
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98人,其中市级医院拥有599人,农村卫生院拥有247人。全市拥有病床床位576张,其中市级医院拥有429张,农村卫生院拥有150张。
体育
2016年组织全民健身各项民众体育活动,每天参加体育锻鍊的多达5000余人。4月举办井冈山杜鹃花节国际山地脚踏车比赛; 5月举办首届“红晟标”机车越野赛; 5月举办井冈山根据地业余足球联赛; 8月举办“井冈山电器杯”篮球联赛; 10月举办江西省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山地脚踏车比赛。参加吉安市青少年田径比赛获4金、3银、10铜;参加市跆拳道比赛,获团体总分第六名,1个优秀,7个良好;参加吉安市桌球比赛获团体总分第六名,4个优秀,3个良好;参加吉安市足球比赛获三等奖;参加全省百县田径运动会,获三等奖;参加江西省射击比赛获团体总分第六名,4人获优秀,3人获得良好。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社会保障

2016年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基金征缴分别达到12263万元、413.87万元、6545万元、318.16万元、685万元、204万元,社会保险基金合计达到2.04亿元。
全市为失业职工132人及时足额发放失业救济金34.56万元。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範围内支出4211万元,报销比例达到85%和75%;工伤医疗保险基金支出332.66万元。
全市拥有各种福利收养单位7个,收养床位550 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730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331人。
就业
2016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687人,城镇就业率达96%。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884人,城镇职业培训337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120人。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参保30532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参保63322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参保29190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参保27925人、失业参保13100人、工伤参保21922人、生育参保13131人,实现了事业单位100%参加工伤保险。
扶贫
井冈山深刻牢记习总书记“在全面小康的进程中,决不让一个贫困民众掉队”“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範、带好头”的殷切嘱託,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紧紧围绕“精準、落实、可持续”,“抓实抓细,经得起检验”,以及“保障措施、实际收入、长效机制‘三个到位’”等要求,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崛起,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号工程和头号政治任务来抓。经过多年持之以恆的精準脱贫攻坚,全山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脱贫攻坚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全山贫困人口由2014年初的4638户16934人,减少到539户1417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初的13.8%降至1.6%,远远低于国定2%的贫困县退出标準。二是贫困民众收入持续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5857元,增长到8577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2600元,增长到4500元以上。农民包括贫困户人均纯收入每年均保持了不低于10%的增长。三是贫困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贫困村生产生活设施实现大变样。近两年,累计整合涉农扶贫资金7.47亿元,实施了1862个项目,实现了25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通自来水,所有行政村卫生室、文化室、党建活动室均已达标,村庄整治、产业发展、技能培训、危旧房改造均实现了全覆盖。贫困村从2015年的35个减少到6个,退出率达83%,远远高于省定60%的标準。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反馈江西省井冈山市退出专项评估情况意见的函》(国开办函〔2017〕13号)的评估结果,井冈山市退出专项评估共入户调查 2076户 ,其中2016年脱贫户 1195户 ,2014—2015年脱贫户581户 ,抽选 6个 自然村普查 300户 (贫困户24 户,脱贫户 128户 ,非贫困户 148户 ),发现错退 10户 28人,漏评 1户 3人。专项评估显示,井冈山市抽样错退率 (人 )0.41%,抽样漏评率 (人 )0.45%,抽样民众认可度99.08%,综合测算贫困发生率1.60%。
环境保护
全市拥有 1个环境监测站,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 1 个,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面积 1297.5平方公里。全市设 3 个水质监测断面,3个监测断面的水质达到功能区标準,水质整体状况优。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经实际监测平均达到Ⅱ类以上水质,优质率达到100%。全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263.47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126.029吨,均在控制範围内。辖区空气品质为I级标準。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达到一级标準,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级标準,与2015比,全年酸雨(PH值≤5.6)频率为22.4%,同比下降了28.8个百分点,PH年均值为5.70,与上年相比,PH年均值上升0.75,酸雨污染有所减轻;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值为66.7分贝,声环境质量为较好,与上年相比,道路交通噪声均值下降了2.4分贝;城市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4.4分贝,声环境质量较好,与上年相比,城市环境噪声值下降了0.2分贝。全市全年万元GDP综合能耗0.322吨标準煤,同比下降12.24%。
安全生产
全年没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没有发生重特大交通安全生产事故。在两会期间、黄金周期间和我市重大活动期间等重要时期,我市治安稳定,未发生任何安全生产事故。
交通运输
公路
截至2009年,井冈山市境内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市乡公路25条,交通干线有:井冈山至吉安、南昌线,井冈山至遂川、赣州线,井冈山至湖南炎陵、长沙线,井冈山至永新、萍乡线。G319国道、泰井高速公路、井睦高速公路横穿井冈山市境内。
井冈山市2013全年公路实现公路货运量300万吨,增长3.8%,货物周转量67297万吨公里,增长11.1%;公路客运量223万人,增长2.8%,客运周转量9418万人公里,增长8.7%。
井冈山市2013年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为959.5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79 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4235辆(不包括机车及低速车),其中私人汽车1687辆。
铁路
吉衡铁路(原名衡茶吉铁路)于2009年9月开工建设,2014年7月1日建成通车,是连线京九线和京广线这两条南北铁路大动脉的重要连线线。线路总长374.872公里,始于吉安南站,途经井冈山、炎陵、茶陵、安仁、衡阳等站。
井冈山市2013年铁路(井冈山站)全年传送旅客45.6 万人次,同比增长17.77 %,到达旅客47.9万人次,同比增长1.5%。
井冈山站
井冈山站



历史文化
方言
井冈山市本地方言主要有赣语和客家话,客家话主要分布在黄坳、下七、长坪等乡和罗浮垦殖场的大井、硃砂、罗浮3个分场,客籍约占全市人口的40%。
舞龙灯
井冈山市舞龙灯的人们一般头扎毛巾,脚穿草鞋,扎腰束腿。在舞灯时随着龙头的动作,他们扭、挥、仰、俯、跑和跳,有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
舞龙灯

招郎
招郎是井冈山土籍人传统婚俗。招郎即是男嫁女方,既无三查、六礼,也无繁琐的结婚程式,男女各方亦没礼物过往,一般各人自理。婚前订立契约书(俗叫合字),写明以后子女和财产的继承问题。解放前女方必须请家族长辈前来商议招赘有关事宜,其中有关条件是男方必须改称女方姓氏,取个女方的辈份,这样才可以得到女方家族兄长的认同,获得本族男人同等待遇。解放后,新事新办,废除了这些不平等的人身权利。但婚礼一般还是由女方承办。并提倡独女户家庭男到女方落户。
红色文化
20世纪20年代末,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闢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孕育了井冈山精神,激励无数英雄儿女前赴后继。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旅游景点
五指峰
五指峰是井冈山主峰,因山峰并列如五指而得名,海拔1586米。面额一百元人民币的背景图就是井冈山主峰五指峰。
黄洋界纪念碑

黄洋界纪念碑
为了纪念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1960年10月,井冈山人民在黄洋界建造了一座纪念碑,当时的纪念碑採用的是木质结构。1965年冬,井冈山管理局在木质碑的原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纪念碑,碑的正面是毛泽东手书《西江月·井冈山》;背面是朱德题字“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
2017年,来山游客同比增长13.23%;实现旅游收入138.89亿元,同比增长14.74%。接待国内游客同比增长13.1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30.35亿元,同比增长14.43%;接待入境游客35.23万人次,同比增长17.36%;创汇1.18亿美元,同比增长32.92%。
着名人物
王佐(1898——1930.2),原名王云辉,江西井冈山市下庄人。裁缝出身。1923年参加绿林武装。1925年所部被地方政府收为新遂边陲保卫团,任副团长、团长,后为躲避地方豪绅追杀,重新恢复了原来队伍。
杨力宇,1934年生于江西宁冈柏露,美籍宁冈人,美国新泽西西东大学教授,1980年回过宁冈老家,1983邓小平接见他时第一次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邹文楷,江西永宁(今宁冈)人,中国民兵英雄,1928年参加黄洋界保卫战,建国后任中丵共吉安地委委员,中共九大至十一大代表。
赖春风(1913-1993),江西宁冈古城人,1928年参军,1954年到朝鲜任54军参谋长,回国后任高等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广丵州军区副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自由勋章。
袁文才(1898-1930),江西宁冈茅坪乡马源村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中共宁冈县委常务委员,他是我们宁冈可能被封元帅的人物,可惜1930年2月13与井冈山另一位红五军领导人王佐(遂川人)都错杀于永新,以至于红五军脱离红军的领导,导致井冈山作为革命根据地仅有一位开国将军。
龙超清(1905年-1931年),江西永宁县(今井冈山市)塘南村人,宁冈地区党组织创始人,后历任湘赣边界特委委员、中共宁冈县委书记,1931年被错杀在江西广昌,年仅26岁,解放后被追认为烈士。
龙宝林,清朝庐陵永宁县塘南村(今井冈山市鹅岭乡塘南村)人道光年间御侍,后任奉政大夫。
龙遇奇,字才卿,号紫海;明朝庐陵永宁县塘南村(今江西省井冈山市鹅岭乡塘南村)人,万曆辛丑(1601年)进士,后官至监察御史。
城市荣誉
2016年日,井冈山市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
2017年12月24日,井冈山市入选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018年11月,入选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
2018年12月,荣获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範市县称号。
2019年3月,被列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名单。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井冈山(江西省吉安市代管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