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塞拜然首都巴库
亚塞拜然首都巴库(Baku, Баку)是亚塞拜然首都和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前苏联外高加索最大城市。巴库由10个行政区和46个城镇组成,面积2200平方公里。人口182.88万。1月平均气温为4℃,7月平均气温为27.3℃。裏海最大港口。位于阿普歇伦米岛南部,是石油工业中心,有“石油城”之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亚塞拜然首都巴库
- 外文名:Baku, Баку
- 类别:城市
- 国家:亚塞拜然
历史简介

在18世纪,巴库为巴库汗国都城。19世纪70年代开始工业性採油,19世纪末成为外高加索工业中心和石油基地,有22大炼油基地,其他工业多与石油有关。1991年8月成为独立后亚塞拜然的首都。
经济概况
城市西部的比比埃巴特区为老採油区。东部的基什雷区和邵武勉区为重要工业区。石油是巴库的经济命脉。石油开採正向深处和外围海域发展。以石油、天然气开採和石油加工为主要工业,还有石油机械、电力和轻工 、食品工业。外高加索主要铁路枢纽,铁路通罗斯托夫、提比里西和叶里温。有输油管道通黑海港口巴统。巴库是裏海航运中心,可泊中等吨位船舶。城市中部为行政、文化和居住区。建有科学院,大学和博物馆。裏海最大港口,有“石油城”之誉。市内建有捷运,有亚塞拜然科学学院、亚塞拜然大学、石油化工学院等多所高等院校。城市的中部是行政、文化区域,有历史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老城区以旧要塞为中心。
建筑风格
巴库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城内有众多名胜古蹟,如11世纪建造的瑟纳克一卡尔清真寺塔,12世纪的克孜一卡拉瑟塔楼,13世纪的巴伊洛夫石堡,15世纪的希尔凡王宫及17世纪的汗王宫殿至今保存完好。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巴库墙城及城内的希尔梵国王宫殿和少女塔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其中巴库少女塔坐落在巴库老城中心,比邻裏海海滨,是12世纪所建的汗王宫殿建筑群的一部分。全塔高27米,为8层圆柱状,每层可容纳50余人,内有一口水井,井水四季清凉甘美。塔土每层窗日都有防御设施,可倾泻滚烫的熔铅,或投下燃烧的石油火把,抵杭外敌的进攻。少女塔经受了1304年大地震,当时许多居民住宅都被夷为平地,它却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