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新人奖
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评奖设立于2004年, 是上海国际电影节除金爵奖以外的第二个竞赛单元,并在2015年全面升级。其致力于发掘与扶持亚洲电影的新生力量,激活亚洲电影的地域特色及多元活力,表彰亚洲新锐电影人才。“亚洲新人奖”面向整个亚洲地区电影产业,旨在聚集亚洲电影新生力量,挖掘亚洲电影新鲜面孔,助推亚洲电影新人新作,打造亚洲电影推新平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亚洲新人奖
- 属于:上海国际电影节
- 成立时间:2004年
- 面向:亚洲
基本简介
作为一个位于亚洲的国际电影节,发现与扶持亚洲电影新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上海国际电影节于2004年创立了“亚洲新人奖”,从办节经费中拿出30万人民币奖励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并一直致力于新人奖的高水準运作,贾樟柯、田壮壮、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奉俊昊以及林权泽等都曾担任过亚洲新人奖的国际评审。“亚洲新人奖”曾经鼓励了亚洲地区一大批电影新人,许多年轻的导演从“新人奖”被世界和业界认识,并走向更大的成功,如中国大陆的宁浩、万马才旦、高群书,中国台湾的林书宇,伊朗的叶塔潘那、印尼的巴瓦尼等。现在,“亚洲新人奖”将视新人的创新能力与产业能力并重,继续秉承一贯宗旨发掘和推广越来越多的亚洲地区电影新锐导演。
2015年,上影节对亚洲新人奖进行升级,将原有的10部入围影片通过评审评选产生两个奖项,改为设定6个奖项每个奖项奖设5个提名奖,通过评审评选产生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最佳男演员、最佳编剧和最佳摄影六大奖项。以上六大奖项针对亚洲籍的导演、演员、编剧、摄影的前两部作品进行评选,无论是否公映过的影片皆可报名参赛。
历届回顾
历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回顾 | |||
---|---|---|---|
第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注:查看历届获奖名单请单独查看各届奖项百科)
获奖名单
第01届(2004年)
奖项 | 获奖 |
---|---|
最佳影片 | 《结伴同行》(日本) |
亚洲新人奖最佳导演 | 朱文《云的南方》(中国) 《我记忆中的女孩》(泰国) |
第02届(2005年)
奖项 | 获奖 |
---|---|
最佳影片 | 《造雨者》 (印尼) |
亚洲新人奖最佳导演 | 哈桑·叶塔潘拿《有话未讲完》(伊朗) |
亚洲新人奖最受欢迎影片 | 宁浩《绿草地》 (中国) |
第03届(2006年)
奖项 | 获奖 |
---|---|
最佳影片奖 | 《活在惊恐中》(越南) |
亚最佳导演奖 | 万玛才旦《静静的嘛呢石》(中国) |
评审会特别奖 | 曹保平《光荣的愤怒》(中国) |
大学生最喜欢的电影 | 曹保平《光荣的愤怒》(中国) |
第04届(2007年)
奖项 | 获奖 |
---|---|
最佳影片奖 | 盛志民《浮生》中国 |
最佳导演奖 | 拉姆·拉班尼·比普洛《竹篮打水》 (孟加拉国 ) |
大学生最喜欢的电影 | 《箱子》(中国) |
第05届(2008年)
奖项 | 获奖 |
---|---|
最佳影片奖 | 林书宇《九降风》国家:中国台湾 |
最佳导演奖 | 洪贤基《渴望,渴望》国家:韩国 |
评审会特别奖 | 张猛《耳朵大有福》国家:中国 |
亚洲新人奖终身成就奖 | 安东尼·明格拉 |
第06届(2009年)
奖项 | 获奖 |
---|---|
最佳影片奖 | 《过速绯闻》(韩国) |
最佳导演奖 | 赵晔《扎赉诺尔》(中国) |
评审会特别奖 | 《嘘……数到七》(伊朗) 《扎赉诺尔》(中国) |
第07届(2010年)
奖项 | 获奖 |
---|---|
最佳影片奖 | 《我们天上见》(中国) |
最佳导演奖 | 郑基训《爱子》(韩国) |
评审会特别奖 | 《执行者》(韩国) |
最受大学生欢迎影片 | 《当铺》(菲律宾) |
第08届(2011年)
奖项 | 获奖 |
---|---|
最佳影片奖 | 《每日妈妈》 (日本) |
最佳导演奖 | 邓勇星《到阜阳六百里》 (中国) |
评审会大奖 | 《脐带》 (日本) |
亚洲新人奖 | STAR HUNTER、唐振刚、朱琳、董姿彦等10位新人 |
第09届(2012年)
奖项 | 获奖 |
---|---|
最佳影片奖 | 《腐蚀》(印度) |
最佳导演奖 | 彭磊《乐队》(内地) |
亚洲新人奖 | 曾翠珊《大蓝湖》(香港) |
第10届(2013年)
奖项 | 获奖 |
---|---|
最佳新影片奖 | 鲁德《恋爱的温度》(韩国) |
评审会特别奖 | 刘娟《初恋未满》(中国) |
最佳导演奖 | 王晨曦《季风季节》(新加坡) |
第11届(2014年)
奖项 | 获奖 |
---|---|
最佳影片奖 | 《我没有生气!》(伊朗) |
最佳导演奖 | 雷扎·多米西安《我没有生气!》(伊朗) |
评审会特别奖 | 李容承《十分钟》(韩国) |
坎特伯雷大学奖学金 | 雷扎·多米西安《我没有生气!》(伊朗) |
因德拉尼尔·罗伊乔德瑞《路过蜻蜓》(印度) |
第12届(2015年)
奖项名称 | 获奖名单 |
---|---|
最佳影片奖 | 《13》(伊朗) |
最佳编剧奖 | 艾迪·卡尤侬《海边的希娣》(印度尼西亚) |
最佳导演奖 | 安藤桃子《0.5毫米》(日本) |
最佳男主角奖 | 黄远《不能说的夏天》(中国台湾) |
最佳女主角奖 | 央金拉姆《河》(中国) |
最佳摄影奖 | 阿里·塔瑞兹《13》(伊朗) |
第13届(2016年)
奖项名称 | 获奖名单 |
---|---|
最佳影片 | 《葬礼》(印度) |
最佳编剧 | 瑞阿姆·普拉塔·瑞迪《葬礼》(印度) |
最佳导演 | 陈宇诘《再见女儿》(中国台湾) |
最佳男演员 | 秦勇《走出尘埃》(中国) |
最佳女演员 | 孙怡《欢爱》(中国) |
最佳摄影 | 朴汀彭·阿鲁潘《万里送行舟》(泰国) |
第14届(2017年)
奖项名称 | 获奖名单 |
---|---|
最佳影片 | 《分贝人生》(马来西亚) |
最佳编剧 | 王强《被阳光移动的山脉》(中国) |
最佳导演 | 斋藤工《空白十三年》(日本) |
最佳男演员 | 陈泽耀《分贝人生》(马来西亚) |
最佳女演员 | 艾德娃·博勒《静默之下》(以色列) |
最佳摄影 | 陈克勤《分贝人生》(马来西亚) |
第15届(2018年)
奖项名称 | 获奖名单 |
---|---|
最佳影片 | 《未择之路》(中国) |
最佳编剧 | 希瑞·赛诺《翻译的焦虑》(菲律宾) |
最佳导演 | 清原惟《我们的家》(日本) |
最佳男演员 | 丁溪鹤《寻狗启事》(中国) |
最佳女演员 | 内嘉尔·莫加达姆《盛装舞步》(伊朗) |
最佳摄影 | 欧阳永锋《淡蓝琥珀》(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