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卫星有限公司
亚洲卫星公司(AsiaSat)成立于1988年2月24日,总部设在香港,是亚洲地区第一家区域性的商业卫星运营组织。亚洲卫星公司拥有和运行的系列卫星为广播电视和通信用户提供性能优异的卫星转发器资源和服务,可满足用户对建立并运行迅捷、高效和低成本的卫星通信网路的广泛需求。目前亚洲卫星公司的用户包括亚洲及太平洋等地区的政府机构、电信运营商、新闻通讯社、金融、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等大型企业以及电视和广播机构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亚洲卫星有限公司
- 外文名:AsiaSat
- 成立时间:1988年2月24日
- 简介:亚洲地区区域性商业卫星运营组织
亚洲卫星有限公司
亚洲卫星公司(AsiaSat)成立于1988年2月24日,总部设在香港,是亚洲地区第一家区域性的商业卫星运营组织。作为亚洲地区卫星通信的先驱,亚洲卫星公司率先于1990年4月7日成功发射了亚洲地区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亚洲一号卫星,从此揭开了亚洲地区卫星通信历史的新篇章。 此后,亚洲卫星公司相继成功发射了亚洲二号和亚洲3S卫星,并于2003年4月11日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了亚洲四号卫星。目前,亚洲一号卫星已经退役,三颗在轨卫星,即亚洲二号、亚洲3S和亚洲四号卫星覆盖了东起关岛,西至埃及,南达澳大利亚、纽西兰,北抵俄罗斯的广大地域。亚洲卫星公司以其优质的卫星资源和领先的卫星技术,为该地域内的53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三分之二人口提供广泛的卫星通信和广播电视服务,其中包括转播或传送100多个电视频道、100多路音频广播电台信道以及为公众电信运营商、VSAT运营商和大型企业专用通信网路提供卫星转发器资源和服务。

亚洲卫星公司拥有和运行的系列卫星为广播电视和通信用户提供性能优异的卫星转发器资源和服务,可满足用户对建立并运行迅捷、高效和低成本的卫星通信网路的广泛需求。目前亚洲卫星公司的用户包括亚洲及太平洋等地区的政府机构、电信运营商、新闻通讯社、金融、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等大型企业以及电视和广播机构等。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亚洲卫星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亚洲地区首屈一指的卫星通信服务提供商。亚洲卫星公司将不断追求更加先进的卫星技术,探索高效的运营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用户服务体系和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更好地为亚洲地区提供优质的卫星通信服务。
股东简介
亚洲卫星公司是亚洲地区首屈一指的卫星通信服务提供商,其两大股东分别为中国中信集团公司(CITIC GROUP,简称“中信集团公司”)及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简称“GE”)。
中信集团公司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倡导和批准,由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于1979年10月4日创办。中信集团公司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视窗,国务院直属大型跨国企业集团,目前拥有44家子公司(银行),业务主要集中在金融、实业和其它服务业领域,是亚洲卫星公司的创立和控股股东。截至2006年底,中信集团公司的总资产为9,292亿元。
亚洲卫星有限公司股东情况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是一家多元化的科技、媒体和金融服务的综合企业,其产品和服务範围广阔,从飞机发动机、发电设备、水处理和安防技术,到医疗成像、商务和消费者融资、媒体以及高新材料,客户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早在1906年,GE就开始发展同中国的贸易,1979年与中国重建贸易关係。迄今为止,GE已在中国建立了40个经营实体。
发展历程
1988年2月24日 | 亚洲卫星公司在香港成立 |
1990年4月7日 | 亚洲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
1995年11月28日 | 亚洲二号卫星成功发射 |
1996年6月19日 | 亚洲卫星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
1998年12月10日 | 亚洲卫星公司股权重组 |
1999年3月21日 | 亚洲3S卫星成功发射 |
2000年1月 | 获香港特区政府颁发的“卫星固定电信网路(FSS)经营许可证” |
2000年6月 | 获香港特区政府颁发的“广播卫星业务(BSS)经营许可证” |
2003年4月 | 亚洲一号卫星退役 |
2003年4月11日 | 亚洲四号卫星成功发射 |
2003年10月 | 亚洲卫星公司香港大埔地球站建成启用 |
2004年9月 | 亚洲卫星公司被评为“香港上市公司企业治理素质十佳公司” |
2005年5月 | 亚洲卫星公司获得“2005亚洲电讯奖”之“亚洲最佳卫星运营商”殊荣 |
2005年11月 | 亚洲卫星公司当选为“2005中国卫星套用产业十佳运营商” |
2007年4月 | 亚洲卫星公司股权重组 |
2007年4月 | 亚洲卫星公司获得“2007亚洲电讯奖”之“亚洲最佳卫星运营商”殊荣 |
2007年6月 | 亚洲卫星公司获得 Frost & Sullivan “亚太地区信息及通讯技术奖”之“本年度最佳卫星通信服务提供商” |
卫星状况
作为亚洲地区卫星通信的先驱,亚洲卫星公司率先于1990年4月7日,使用中国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发射亚洲一号卫星,此举开创了亚洲地区卫星通信广播的新纪元。
亚洲一号卫星是亚洲地区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也是中国自行研製和生产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国外製造的商用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亚洲一号卫星对亚洲各国、各地区的广播电视和卫星通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亚洲地区卫星通信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同时也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03年4月,亚洲一号卫星圆满完成历史使命,光荣退役。
公司旗下3星覆盖範围

继成功发射亚洲一号卫星之后,亚洲卫星公司相继成功发射了亚洲二号卫星、亚洲3S卫星和亚洲四号卫星。亚洲卫星系列具有功率高、容量大、覆盖广、卫星轨道位置优越、轨道和网路协调优先权高等优势,上述三颗在轨卫星共为亚洲地区提供了80个转发器、3024MHz频宽的C波段空间资源和45个转发器、2220MHz频宽的Ku波段空间资源,覆盖了亚洲、大洋洲、中东地区以及非洲东部地区。
地面设施
大埔地球站
亚洲卫星公司大埔地球站位于香港大埔工业区,地处吐露港海湾的北岸,视野开阔,并具有天然的强风禁止保护。
大埔地球站于2003年10月建成启用。该地球站集卫星监测及控制、用户网路监测及管理、载波上下行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身,设有双重保障的电力供应系统和完善的消防保全设施,同时还配备气象监测等设备。地球站主体大楼和天线的设计都充分考虑了夏季颱风的影响,所有天线都达到强风设计标準,足以抵挡每小时300公里的风力,因而在颱风期间无需作避风处理,从而确保对亚洲卫星系列的全天候监控。
亚洲卫星公司大埔地球站是亚洲地区性能卓越的综合卫星地面设施,可同时测控多达7颗卫星。它配备了先进的用户网路监测设备、各种卫星通信广播电视设备以及配套的软体系统,可以向用户提供更加全面和完善的用户网路管理服务及其它多种增值服务。
卫星控制中心
亚洲卫星公司的卫星控制中心(SCC)位于香港大埔卫星地球站内,主要负责对亚洲卫星系列实时7X24小时不间断的遥测、遥控及跟蹤,监控卫星的轨道位置精度、飞行姿态和星载设备的工作状态,从而指挥控制各分系统的运作和卫星轨道位置及姿态调整。
卫星控制中心还承担着用户通信网路监测、干扰分析排查以及载波运行管理等职责,同时监察邻星操作, 与用户及其它卫星公司保持密切联繫, 防範干扰。
卫星控制中心通过专门的光缆与亚洲卫星公司赤柱地球站的卫星操控系统相连,使赤柱地球站作为大埔地球站完整的备份设施,确保整个监控系统高可靠性地运行。这一备份保障在亚洲地区也是首屈一指的。
为提升服务品质,亚洲卫星公司已将卫星控制中心的业务监测信号通过网路专线实时传送到北京办事处,形成本地用户网路监测系统,大大增强了亚洲卫星公司向中国用户提供本地化服务的能力。
赤柱地球站
亚洲卫星公司赤柱地球站位于香港岛最南端的赤柱半岛内,与香港电讯盈科的通讯枢纽关口站相邻。赤柱地球站由测控机房、5付C波段天线和2付Ku波段天线组成,与亚洲卫星大埔地球站构成相互备份。
C波段天线用来跟蹤和控制亚洲二号、亚洲3S和亚洲四号卫星。一般情况下,一付11米的自动跟蹤天线和一付5米的固定天线用于亚洲3S卫星,9米和6米的跟蹤天线用于亚洲二号卫星,另一付11米的自动跟蹤天线用于亚洲四号卫星。除5米天线之外,其它4付天线均能轻易地对準三颗卫星中的任何一颗。同样,在射频设备的配置上,也充分考虑了同时满足测控三颗卫星的冗余要求和灵活性。两付6.1米的Ku波段步进跟蹤天线用来为亚洲二号、亚洲3S和亚洲四号卫星的Ku波段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业务範围
作为亚洲地区卫星通信的先驱,亚洲卫星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卫星转发器资源。除此之外,亚洲卫星公司还根据卫星通信领域专业性、技术性强等特点,不断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优势和丰富的卫星运行经验,向用户以至整个卫星套用行业提供灵活、实用和个性化的卫星专业服务。
亚洲卫星公司对广电用户提供的服务包括:广播电视的转播和传输、中短期和临时租用业务、直播电视业务等。与此同时,亚洲卫星公司还对全球各主流卫星通信系统进行了长期的跟蹤和研究,可为公众电信运营商、VSAT网路运营商、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提供完整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面临新媒体和卫星通信新套用的不断发展,亚洲卫星公司正积极与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广泛合作,结成合作伙伴关係,以优质的卫星资源和全面解决方案,把服务延伸至全过程,包括系统集成、网路建设、运行支持、谘询、攻克技术难关等,与业界共同开发卫星套用的新领域。
卫星资源
项 目 | 亚洲二号卫星 | 亚洲3S卫星 | 亚洲四号卫星 | 亚洲五号卫星 |
亚洲卫星转发器数量(个) | 33 | 44 | 48 | 40 |
C波段转发器数量(个) | 72MHz频宽:4 36MHz频宽:20 | 36MHz频宽:28 | 36MHz频宽:28 | 72MHz频宽:2 36MHz频宽:24 |
C波段转发器频宽(MHz) | 1008 | 1008 | 1008 | 1008 |
Ku波段FSS波段转发器数量(个) | 54MHz频宽:9 | 54MHz频宽:16 | 33MHz频宽:6 54MHz频宽:10 | 54MHz频宽:14 |
Ku波段FSS波段转发器频宽(MHz) | 486 | 864 | 738 | 756 |
Ku波段BSS波段转发器数量(个) | - | - | 33MHz频宽:4 | - |
Ku波段BSS波段转发器频宽(MHz) | - | - | 132 | - |
亚洲卫星转发器频宽 (MHz) | 1494 | 1872 | 1878 | 1764 |
组织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