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亚特兰大级轻型巡洋舰

亚特兰大级轻型巡洋舰

亚特兰大级轻型巡洋舰

亚特兰大级轻巡洋舰是美国海军在二次大战中服役的轻巡洋舰,学习英国的黛朵级防空巡洋舰,采防空巡洋舰设计哲学建造,所以早期编号为CLAA。此级有数艘在战时经过改良,改良的各舰又称奥克兰级。

本条目不包含战后建成的朱诺级轻型巡洋舰,相关资料请参考朱诺级轻巡洋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亚特兰大级轻型巡洋舰
  • 英文名称:Atlanta class cruiser
  • 国家:美国
  • 类型:巡洋舰

发展沿革

建造亚特兰大级的起源在美国众议员卡尔·文森推动海军建设法案时代便开始策划,该级舰将会是1920年代服役的奥马哈级轻巡洋舰后继者,而1935年文森法案通过则为美国海军的战力现代化开启了一条坦途。但1936年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签约后,为了避免类似最上级重巡洋舰那种刻意钻漏洞的状况,规定新造轻巡洋舰最大排水量为8000吨。美国海军就只能以该吨位量级考量新舰规格。由于8千吨级轻巡战力技术上不可能成为布鲁克林级轻巡洋舰,所以美国海军舰艇特性委员会(Ship Characteristics Board)并没有做出强人所难的战力规定,而採取改变任务方针的做法设计军舰,军舰主设计单位为纽约的吉伯斯与寇克思设计公司。
在亚特兰大号于1941年成军后,该级舰很快就投入太平洋战场,1942年春加装SC-1以及SG防空雷达以及FD射控系统以强化防空能力,作为航空母舰特遣舰队的防空舰很快就展现了其价值。然而防空能力强,对舰方面就薄弱许多,只适合用于对付驱逐舰,同时也只有很轻的装甲,亚特兰大号和朱诺号在瓜岛海战中分别沉没和重创(朱诺号后来被潜艇击沉)。该级之后就没有更多损失,圣迭戈号在日本投降仪式中被选为停泊密苏里号旁的舰艇,也是二次大战获得最多星的巡洋舰。雷诺号使用鱼雷处分无法挽救的轻型航空母舰普林斯顿号,是美国海军中唯一用鱼雷处分船舰的巡洋舰。
亚特兰大级轻型巡洋舰
序号 舰名
建造船厂 开工 下水 完成 状态
CL51 Atlanta
亚特兰大 联邦造船厂 1940.4.22 1941.9.6 1941.12.24 1942.11.13,战沉
CL52 Juneau
朱诺 联邦造船厂 1940.5.27 1941.10.25 1942.2.14 1942.11.13,战沉
CL53 San Diego
圣地亚哥 伯利恆/昆西 1940.3.27 1941.7.26 1942.1.10 1960,解体
CL54 San Juan
圣胡安 伯利恆/昆西 1940.3.15 1941.9.6 1942.2.28 1962,解体
注:此处并未包含亚特兰大级改装版奥克兰级轻巡洋舰(一说为奥克兰型,亚特兰大级,一般情况奥克兰型也被认为为亚特兰大级)

技术特点

新巡洋舰设计由布鲁克林级轻巡洋舰缩小,任务使命是担任驱逐舰队核心,且具备一定的防空与反潜能力。吉伯斯&寇克思公司在1938年的设计仍保留相当浓厚的条约级巡洋舰标準,装备9门152毫米高平两用舰炮为主、8门127毫米主炮为辅;然而当时的射控计算机技术尚不能整合不同口径间的设计计算任务,152毫米舰炮改良为防空用途之设计失败,加上该设计无可避免的会出现吨位超重问题,所以该设计遭放弃。在1940年推出的决定案时,亚特兰大级採用更极端的火力配置—一款装备大量驱逐舰用5英寸高平两用炮之巡洋舰。
主炮改用和驱逐舰相同的Mk.12 5吋38倍径高平两用炮。后来实际运用上却是作为舰队防空舰的角色。它也是唯一有安装鱼雷发射管的美军巡洋舰。原设计安装两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刚好此时西姆斯级驱逐舰为了解决重心过高问题拆除了部分四联装鱼雷发射管,遂被改装在此级上。
美国海军在本级舰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去除了鱼雷发射器与两座射界不佳的5寸炮(替换为四联装28毫米机关炮),又建造了四艘,称奥克兰级轻巡洋舰;修订了主炮塔配置,将三层炮塔修改为两层,并大幅修改了防空炮的配置,建造了三艘,称朱诺级轻巡洋舰(1942年设计)。

性能数据

主炮是8座5吋双连装 Mk.12 高平两用炮,也是后来新造的许多战舰和巡洋舰的副炮以及桑姆纳/基尔林级驱逐舰的主炮,分布在中轴线上6座以及左右舷各一座。近距防空则有16门1.1吋炮以及6门厄利空20mm机关炮。为了补充对舰火力,此级左右舷安装各一座四联装21吋鱼雷发射管,可发射 Mk.15 鱼雷。由于仍有驱逐战队旗舰的用途考虑,舰尾仍有安装深水炸弹架作为必要时反潜武器。在奥克兰号以后的各舰废除左右舷的炮塔,同时废除了1.1吋炮,改为8座波博福斯40mm机关炮,20mm的也增加到16座。
此级承袭了许多二次大战时美国军舰重心高的问题,后续的朱诺级为了解决此问题,把第二到第五炮塔下降一层,并废除鱼雷发射管。本级舰也是二次大战时美国唯一没有水侦航空设施的巡洋舰。推进系统不像先前的巡洋舰有四轴,此级仅两轴和驱逐舰一样,但採用高温高压锅炉可输出最高 90000 SHP,最高航速定为 32.5 节。当然后期追加装备后航速也略为下降。
基本数据
排 水 量 6000吨(标準)/7400吨(满载)
全长:164.90m
全宽:16.10m
吃水:6.25m
动力
4 × 巴布考克&威克斯式单烟道重油锅炉,工作压力655PSI(PSI为英制单位,即为磅/平方英寸1psi=6.895KPa)
2座西屋全齿轮传动式蒸汽涡轮汽轮机,双轴推进
75000马力(56兆瓦)
设计最大航速
32.5节
最初设计武装:
8座Mk29 Mod0双连装五吋舰炮
16门1.1吋防空炮
6门20mm厄利空防空机炮
2具四连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战争中期
6座Mk29 Mod0双连装五吋舰炮
8门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
16门20毫米防空机炮
2具四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战争末期
6座Mk29 Mod0双连装五吋舰炮
36门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
16门20毫米防空机炮
装甲厚度
装甲带:1.1-3.5英寸(28-89mm)
甲板:1.25英寸(32mm)
指挥塔:2.5英寸(64mm)
炮塔装甲:1.25英寸(32mm)
续 航 力 8,500海里(15,700 km)/15节(28km/h)
舰员
638人 奥克兰(CL95-99) 766人

服役事件

亚特兰大号

亚特兰大号:完工后编入大西洋舰队,为第10巡洋舰舰队的旗舰。后转入太平洋舰队的第11巡洋舰舰队,仍担当旗舰。1942年6月,编入第16特混舰队,与企业号和大黄蜂号一起参加了中途岛海战。后来作为TF61.2的成员南下瓜岛,8月24/25日参加东索罗门群岛海战,10月又编入TF64参加了圣塔克鲁斯海战。后来一直活跃于该地区,不断为瓜岛守军输送补给。11月12/13日,在瓜岛战役里最惨烈的瓜岛以北海战中,遭遇日本舰队。本舰首先被日驱逐舰“晓”号的鱼雷击中,后又遭到己方“旧金山”号重巡洋舰的误击(也有资料认为是日本军舰击中了它),美舰队副司令斯科特将军也在此时阵亡。鱼雷给亚特兰大号的左舷动力舱造成很大破坏,使其逐渐丧失动力。13号中午在瓜岛北方三海里处被放弃并自沉。日舰“晓”号也在此役战沉。

朱诺号

朱诺号:完工后编入大西洋舰队第10巡洋舰舰队,后转入第8巡洋舰舰队。在1942年8月22日转入太平洋舰队前,参与了对维希法国殖民地马提尼克岛(Martinique)和瓜达鲁佩岛(Guadaloupe)的封锁。在太平洋舰队中,它首先服役于第11巡洋舰舰队。9月上旬,编入第18特混舰队,该舰队的主力是“黄蜂”号航母,但不幸的是该舰于9月15日被日潜艇击沉,“朱诺”号救起了部分倖存者。后又加入TF17(主力为“大黄蜂”号航母),参加了对肖特兰岛的空袭和圣塔克鲁斯海战。11月上旬,作为TG62.4的成员也参与了12号晚上的战斗。在“亚特兰大”号被重创的同时,“朱诺”号的左舷挨了一枚鱼雷,丧失了一半动力。第二天中午返航途中,这艘不幸的战舰又中了日本潜艇伊-26号的鱼雷,在20秒钟内即沉入大海,其余美舰因为害怕被攻击而未施救援,“朱诺”号上仅10人倖存。阵亡者中包括着名的沙利文五兄弟,从此美军不再把一家人分配在同一艘战舰上。后期服役的奥克兰级有一条名为朱诺号,就是为了纪念该舰。
1945年日本投降后,停泊在横须贺军港的“圣地亚哥”号,总算是为沉没的姐妹舰报了仇!

圣地亚哥号

圣地亚哥号:完工后即在珍珠港加入了TF17特混编队,参加了瓜岛战役,负责护送运输船队。10月2日参加了对肖特兰岛的空袭,几周后又参加了圣塔克鲁斯海战。后来的数月中,它一直在南太平洋海域奋战,参加了对蒙达和布乾维尔的登入。1943年夏天编入美英联合舰队TF36.3(包括美国航母“萨拉托加”号和英国航母“胜利”号),支援对新乔治亚岛的登入。11月,编入TF38参加对拉包尔基地和塔拉瓦岛的空袭。12月,支援对吉尔伯特群岛的登入后,又支援了对夸贾林岛日本基地的袭击,击伤了日巡洋舰“五十铃”号和“长良”号,后返回旧金山整修。1944年1月回到珍珠港,加入TF58,参与了对马绍尔群岛日本基地的袭击、对恩尼威托克岛的登入、和对特鲁克岛的袭击。此后再次返回旧金山整修。1944年5月参加了对马儿库斯岛和威克岛的空袭,6月支援在关岛和提尼安岛的登入,并攻击了帛硫群岛。年底,又参加了对沖绳岛和台湾的袭击。10月,加入TG38参加了雷伊泰湾海战,后加入快速航母编队进攻台湾、菲律宾、印度支那、沖绳岛和日本本土,直到战争结束。日本投降后,本舰是第一艘进入东京湾的美国战舰。战后被用来运送回国的军队,1946年11月4日除役封存,1960年在西雅图解体。

圣胡安号

1944年时的“圣胡安”号
圣胡安号:1942年6月在圣地亚哥海军基地加入TF18,随即护送部队前往索罗门群岛并在图拉吉岛登入。8月,参加瓜岛战役。8月4日的萨沃岛夜战中,因隶属东巡逻队而未受损伤。圣塔克鲁斯海战中,隶属TF61,在空袭受伤。在努美阿基地修复后回到南太平洋,继续同航母编队一起活动在珊瑚海。12月它返回Mare岛进行整修。1943年2月返回太平洋后参加了对恩尼威托克岛的登入。整个1943年间,它参与了对帛硫、雅普、乌立提群岛的攻击和在荷兰迪亚的登入。1944年夏,参与了马里亚纳海战,后随航母编队袭击了硫黄岛。8月至11月在旧金山整修。后加入TF38,袭击了拉包尔地区的日本空军基地。12月,在中国南海,参与了对台湾和菲律宾的攻击。1945年3月,前往攻击硫黄岛和沖绳岛。1945年6月5日,遭到颱风袭击而受损伤,但7月已再次修复,且编入TG38.4参加了对日本本土基地的袭击。战后用于运送南太平洋地区的美军返回祖国,1946年11月9日除役封存,1962年解体。

总体评价

亚特兰大级轻巡洋舰是美国海军在二次大战中服役的轻巡洋舰,学习英国的黛朵级防空巡洋舰,采防空巡洋舰设计哲学建造,所以早期编号为CLAA。此级有数艘在战时经过改良,改良的各舰又称奥克兰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亚特兰大级轻型巡洋舰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