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亢(汉字)

亢(汉字)

亢(汉字)

亢,汉字。拼音:gāng、kàng、háng

《说文》:“亢,人颈也。从大省,像颈脉形。颃, 亢或从页。”

gāng。颈项、咽喉。

kàng。1、高,高傲:高亢。不亢不卑。2、极度,非常,过份:亢旱。亢奋。3、抗,匹敌:亢礼。亢衡。4、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属东方苍龙七宿。亢(又称亢宿),共4星,位于室女座,即室女κ、ι、φ、λ。5、姓氏:亢姓。

háng同“吭”。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亢
  • 类别:汉字
  • 笔画:4
  • 星名:亢宿,属东方苍龙七宿
  • 地名:龙亢long kang

基本信息

拼音:kàng háng gāng
宋体“亢”字宋体“亢”字
部首:亠
五笔输入法:ymb
笔画数:4

汉字释义

基本解释

1、高,高傲:高亢。不亢不卑。
2、极度,非常,过份:亢旱。亢奋。
3、抗,匹敌:亢礼。亢衡。
4、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属东方苍龙七宿。亢(又称亢宿),共4星,位于室女座,即室女κ、ι、φ、λ。
5、姓氏:亢姓。

详细解释

【名】 象形。象人颈之形。人颈乃食物通道。本义:喉管。引申义:管道。管子。参考:《说文》:“亢,人颈也。从大省,象颈脉形。凡亢之属皆从亢。”
1、象形。小篆字形,从大(人)省,象人的颈脉形。
2、人颈的前部,喉咙。
龙亢[lóng gāng] 据古书记载,亢 [gāng]为颈部、脖子的意思,龙亢即龙颈之意
龙亢镇隶属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该镇是个千年古镇,“角宿”之后的四颗星是“亢宿”,亢是龙的咽喉,因此以“龙亢”命名该镇表明了龙亢镇的在军事、经济、交通的重要性。龙亢镇地处怀远县西部,东距蚌埠市区60公里,西与蒙城县接壤,南靠307省道和南(京)洛(阳)高速公路,北临北淝河,涡河穿镇而过,龙亢涡河大桥连线南北两岸。镇域面积108平方公里。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87年复设镇。1992年黄洼乡併入。以农业为主,产小麦、大豆、水稻。企业有轮窑厂、水泥製品厂、麵粉加工厂等。境内有晋朝大将桓温墓,汉代经学大师桓荣、江上青妻子王韶生于此地。
3、高。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庄子·人间世》
又如:亢爽(天高气爽;性格直爽);亢山(高山);亢言(高谈阔论);亢昂(高昂;激扬)。
4、刚强。
恕在朝八年,其议论亢直,皆此类也。——《三国志·杜恕传》
又如:亢烈(刚毅);亢亮(刚直诚信);亢悍(刚烈强悍);亢藏(刚直孤僻)。
5、自高,无所屈。
信明蹇亢,以门望自负。——《新唐书·文艺传上》
6、乾旱。如:亢阳(指旱灾);亢厉(旱灾);亢叹(旱灾)。
【名】
1、星名,亢宿。二十八宿之一,青龙七宿的第二宿。在室女座,有四星,皆三等星。
亢宿四星。——《宋史·天文志三》
2、姓。亢姓。
【副】
亢、伉、抗古通用。意为:极,达到最高的境界。
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元·关汉卿《元曲选·窦娥冤》
《荀子·富国》:“仁人之用国,将修志意,正身行,伉隆高,致忠信,期文理。”王念孙注曰:“伉者,极也。《广雅》曰:‘亢,极也。’《乾·文言》曰:‘亢龙有悔,与时偕极。’子夏传曰:‘亢,极也。’王肃曰:‘穷高曰亢’。穷,亦极也。宣三年《左传》‘可以亢宠’,杜注曰:‘亢,极也。’《汉书·五行志》曰:‘兵革抗极。’‘亢’‘抗’‘伉’字异而义同。桓九年《榖梁传》‘伉诸侯之礼’,十八年《传》‘以夫人之伉’,《释文》并云:‘伉,本又作亢。’《论语》‘陈亢’,《说文》作‘陈伉’。《史记·货殖传》‘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汉书》‘抗’作‘亢’。‘伉隆高,致忠信,期文理’,伉、致、期,皆极也。伉隆高,犹言致隆高。《荀子·仲尼》篇曰“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也”,《荀子·王霸》篇同,《荀子·王制》篇曰“致隆高,綦文理”,皆其证矣。”
【动】
1、抵御。通“抗”。
我则为政,而亢大国之讨。——《左传·宣公十三年》
诸列侯莫敢与亢礼。——《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又如:亢衡(对立相敌。也作抗衡);亢礼(彼此以平等的礼仪相待。也作“抗礼”);亢答(应对。指礼仪酬答)。
2、蔽,庇护。
吉不能亢身,焉能抗宗?——《左传·昭公元年》
又如:亢宗(庇护宗族。后引申为光大门第)。

常用词条

亢奋、亢进、亢直、淫亢、不卑不亢、高亢。
又音gāng。颈项、咽喉。
又音gang,古代用于地名,亢父,督亢。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古郞切《集韵》《韵会》《正韵》居郞切,𠀤音冈。《说文》人颈也。《史记·娄敬传》搤其亢。
《尔雅·释鸟》亢,鸟咙。《注》亢卽咽,俗作吭。
《玉篇》苦浪切。星名。《尔雅·释天》寿星,角亢也。《注》列宿数起角亢,故曰寿。《史记·天官书》亢为疏庙。《春秋·元命包》亢四星为庙庭,听政之所,其占明大,则辅臣忠,天下宁。
过也,愆也。《易·乾卦》亢龙有悔。《正义》上九,亢阳之至,大而极盛,故曰亢龙。
旱曰亢阳。
极也。《左传·宣三年》可以亢宠。
强也,蔽也。《左传·昭元年》郑太叔曰:吉不能亢身,焉能亢宗。
无所𤰞屈曰亢。《唐书·崔信明传》信明蹇亢,以门望自负。
督亢,龙亢,俱地名。
姓。明亢思谦,临汾人,由翰林官至布政。
敌也。《扬雄·赵充国赞》营平守节,屡奏封章。料敌制胜,威谋靡亢。
同庚。亢仓子。《庄子》作庚桑子。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亢(汉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