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换模式
交换模式通常用于形容交换机的工作。当採用贯穿和无分片模式,源连线埠和目的连线埠都必须工作在相同的比特率一保持帧的完整。这称为同步交换。
如果比特率不相同,帧必须以一比特率先存储,再以另一比特率传送,这称为异步交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交换模式
- 外文名:Switch mode
- 连线埠:背板汇流排
- 模式交换:直通转发、準直通转发和存储转发
简介
国内外网路化製造先进模式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在分布、异构的计算机套用环境下支持企业套用系统集的製造信息交换模式,建立了网路化製造中製造信息交换模式的总体框架,为网路化製造中企业间製造信息的交换、共享和套用系统的集成提供了实现的基础。
交换机的交换模式
交换机把第一个连线埠都挂在一条频宽很高(至少比连线埠高出一个数量级)的背板汇流排(Core Bus)上,背板汇流排与一个交换引擎(Switch Engining)相连。不同连线埠的数据包经背板汇流排进入交换引擎,採用全双工技术通过直通转发、準直通转发和存储转发3种模式进行交换:
1 直通转发模式
(Cut—through)
指交换机在接收到帧后,一般只要接收到帧的前6位元组(目的MAC地址6位元组),就已经知道了目的地了,不进行快取和奇偶校验,而是直接转发到目的连线埠。转发反应时间非常短,同时也存在以下3方面的问题:转发残帧、转发错误帧和容易拥塞。
2 存储转发模式
(Store—forward)
指交换机首先在缓冲区中存储整个接收到的封装数据包,然后使用CRC检测法检查数据包是否正确,如果正确,交换机便从地址表中寻找目的连线埠地址,地址得到后,即建立两个连线埠的连线并开始传输数据。如果不正确,表明该数据中包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错误,则将予以丢弃。除了检查CRC外,存储转发交换机还将检查整个数据帧,当发现超短帧或超长帧等错误时,也会自动将其过滤掉。
优点是没有残帧或错误帧的转发,减少了潜在的不必要数据转发,提高了网路传输效率。缺点是转发延迟要比直通式长得多。同时,存储转髮式交换机通常也需要更大量的记忆体空间来保存帧。
3 準直通转发模式
(Interim cut—trough switch)
是对直通转发模式的一种简改进(採用一种特殊的快取:FIFO),只转髮长度至少为64B的帧,从而避免了残帧的转发。
智慧型交换模式
智慧型交换模式(Intelligent Switch mode)
指交换机能够根据所监控网路中错误包传输的数量,自动智慧型改变转发模式。如果堆叠发觉每秒错误少于20个,将自动採用直通式转发模式;如果堆叠发觉每秒错误大于20个或更多,将自动採用存储转发模式,直到返回的错误数量为0时,再切换回直通式转发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