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交换式集线器

交换式集线器

交换式集线器

目前,集线器和交换机之间的界限已变得模糊。交换式集线器有一个核心交换式背板,採用一个纯粹的交换系统代替传统的共享介质中继网段。交换式集线器是一种网路开关(switch),也称交换器,由于和电话交换机对出入线的选择有相似的原理,因此也有人译为交换机,但出入线数比较小,一般在8-24之间。网路开关被定义成一个能接收发来的信息帧,加以暂时存储,然后发到另一端的网路部件。交换式集线器具有网路开关的一般特徵。交换式集线器由四个基本元素组成:连线埠、缓冲区、信息帧的转发机构和背板体系结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交换式集线器
  • 交换式原理:四个基本元素组成

工作原理

1)交换式集线器由:连线埠、缓冲区、信息帧的转发机构和背板体系结构。
交换式集线器可以同时接收多个连线埠信息,并可以同时将这些信息发向多个
目标地址对应的连线埠。交换式集线器还可以将从一个连线埠接收的信息发向多个连线埠。由
于每个连线埠都有其专用的转发通道,从而避免了共享式集线器中因共享传输通道所造成
的冲突。但是,交换式集线器中冲突依然存在,如果两个接收连线埠都要向同一个输出端
口转发时,就形成了冲突。但是,这个冲突相对于共享式集线器来说,无论是冲突的概
率,还是冲突的範围,都要小得多。交换式集线器连线埠之间的冲突可以通过集线器内部
的功能来协调。还有一种形式的冲突,就是如果交换式集线器连线埠连线到一个传统的以
太网段上,该乙太网段中仍存在冲突,这种冲突可以由CSMA/CD协定来处理。
2)儘管当前FDDI和令牌环的集线器产品已经在市场上出现,然而占绝对优势的仍
是10BASE-T和100BASE-T连线埠的集线器。另外,集线器连线埠也可以是100BASE-TX,
100BASE-T4或100BASE-FX。
3)缓冲能力和拥塞控制
一般说来,大的缓冲区意味着较好的性能,但同时价格也就高。许多交换式集
线器厂商选择拥塞控制机制来防止缓冲区溢出的情况发生。拥塞控制可以採用这种方法
实现:向高速结点传送“假”冲突,迫使它进入后退状态,暂停数据传送,从而使得集
线器得以腾空缓冲区。如果某连线埠识别出它的缓冲区快满时,则立即传送拥塞模
式信号给传送结点。传送结点则按冲突原则中断髮送,进入标準后退状态。传送结点将
保持此状态,直至该连线埠腾空内部缓冲区。这种类型的拥塞控制适用于半双工连线埠。
4)转发机构
交换式集线器具有网桥的功能,它必须知道要转发的信息帧的类型。信息帧的
转发方法可以是存储转发式、切入式或改进的切入式。交换式集线器中,帧转发机构将
在帧的延迟等待和错误检验的可靠性之间作出折衷选择。三种转发机构分别如下:
存储转发式(store and forward):
将发来的帧在传送到一个连线埠之前先全部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此时,交换式
集线器的延迟等待时间至少等于整个祯的传输时间。这样一来,如果集线器的级联数较
大时,可能导致性能恶化。但是,此种方式可以对帧进行CRC校验,从而滤掉不正确的或
有冲突的帧。
切入式(cut_through):
只查看信息帧的目的地址(位于帧头部分),然后立即进行信息帧的转发,从
而使得帧的延迟大为降低。此种方法实际上将目的地址有效的所有信息帧全部进行转发
,就有可能将有错误的帧、有冲突的帧也转发了出去。相对主干网而言,切入式的方法
适合于工作组级别的集线器。
改进型切入式:
这种方式综合了以上两种方式的优点。其方法是先保存帧头的64个位元组,如果
帧不正确,则立即丢弃,因为通过帧的头64个位元组就可以判断出包的好坏,所以这种方
式是以上两种方式的折衷。不过,改进型切入式在短帧(一般是控制帧)时与存储转发
式相似,在长帧(一般是数据帧)时与切入式相似。这是改进型切入式的一个缺点,因
为控制帧一般要求短的延迟,而数据帧一般需要好的错误校验。这是一对矛盾。
5)背板体系结构
交换式集线器的背板体系结构定义了如何通过其内部的电子线路完成从一个端
口向另一个连线埠转发信息帧。背板体系结构对交换式集线器来说至关重要,大多数情况
下,交换式集线器受到它的背板体系结构的限制。交换式集线器通常有两种工作方式:
循环法和优先连线埠服务模式,这两种方法对应着两种不同的背板体系结构。
循环法(或先来先服务)开关体系结构一次服务一对连线埠。如果连线埠没有活
动,则跳过它。此体系结构适用于每个连线埠的通信量基本相等,而且频繁使用的交换式
集线器。优先连线埠服务模式引入一种各活动连线埠争用汇流排的原则,这种类型的体系结构
适合于能处理突发性(burst)通信量的10/100Mbps型交换式集线器,而且一般比循环
法的体系结构灵活性强。较高档的交换式集线器可以按照这两种体系结构进行配製。
6)网路管理
共享介质网路中,所有网路连线埠都可以监听该网路段上的所有通信,网路管理
较易实现。而对于交换式乙太网,由于各网路交换式集线器要对通信流进行交换,因此
管理就相当複杂。对于交换式集线器的管理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管理的功能纳入
到集线器的背板体系结构中,由背板上的功能部件进行信息统计,并将结果以唯一的以
太网址存储在管理部件中。查询可以通过访问此管理部件来实现。此种方法的缺点是兼
容性太差,不同的厂商有不同的设计模式,通常仅局限于SNMP统计。第二种方法叫作“
连线埠别名法”,它允许交换式集线器将任何给定的连线埠“映射”到专用的管理连线埠上。
该管理连线埠配备特别的管理终端或Pc,用于收集各种统计信息。此管理方法无具体标準
可循。
当前,许多厂商已採用新的远程监控(RMON)MIB,它允许对交换进行SNMP型端
口顺序管理。
7)交换式集线器的其他特点
交换式集线器的特殊点是每连线埠支持多少网路地址,由于每一连线埠都象一个进
行转发的网桥,所以集线器要保持一张该连线埠外的所有结点地址表。这些表可能很长,
要占用大量的存储器,因此许多厂商只允许每连线埠有少量的地址。
交换式集线器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可配置性。由于网路频宽愈来愈高,因此集线
器的设计要能适合网路发展需要的可升级性。例如,100BASE-TX的交换式集线器允许将
快速乙太网推广到5类UTP的工作组中,但对于需要100BASE-T4、100BASE-FX的工作组则
不能方便地连线。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法,一个是採用带有介质无关性接口(MII)
的连线埠,另一种方法是将外部收发器连线到MII连线埠上来实现与任何类型乙太网或快速
乙太网传输协定的转换。
8)全双工原理
目前许多种交换式集线器都支持全双工的通信方式。常规的乙太网基于共享介
质,採用半双工方式。因为,共享介质网路中,一个站传送数据时,其他站点必须监
听。也就是说,信道任何时候只能有一个方向在传输数据,要幺传送,要幺接收,绝不
能兼而有之。全双工方式要求通信的双方具有点对点的连线。10BASE-T和乙太网交换技
术的结合使得传输信道不是由多个用户共享,而是以点对点方式实现了通信双方的连
接。从而使得全双工乙太网的实现成为可能。全双工乙太网的实现基于Kalpana方法;
〈1〉一对UTP(或一根光纤)只用以传送数据,而另一对UTP线用作接收数据;
〈2〉不需要载波监听(CRS),因为电缆只为一个结点接收和传送数据;
〈3〉不需要冲突检测和二进制指数方式的后退算法,因为不会发生冲突。
目前,市场上的10Mbps全双工设备和100BAST-T交换式集线器多採用Kalpana方法。
採用全双工,可以使速率达到200Mbps,点-点距离採用光纤时可达2km。
9)第三层交换
交换式集线器连线埠具有网桥功能,可看成是多连线埠网桥。网桥工作的基本原则
是具有过滤作用,将进入帧的但目标地址不属于本连线埠连线的各工作站MAC地址的帧转
发到其他连线埠,如果是非法或错误的地址,则集线器各连线埠都会转发出去,,形成广播
风暴,这就是spanning tree的协定。对于担任网路主干的100BASE-FL集线器它会消耗过
多的网路频宽。为了避免广播风暴,在100BASE-FL集线器中引入第三层交换(Layer 3
Switching),该交换式集线器除按第二层MAC地址进行交换外,还工作在第三层及网路
层。对于TCP/IP网路或INTERNET网,套用最为广泛,第三层交换即为IP交换,即在转发
信息时对除第二层MAC地址外,还要查看IP位址。对于非法的MAC地址就没有对应的IP地
址,则不会形成广播风暴。第三层交换套用于网路主干的交换式100BASE-FL,对提高
网路性能有很大好处。但是可以看出,由于IP交换工作在第三层,这样对100BASE-FL的
交换速度有一些影响,但总体上利大于弊,因此交换式集线器引入第三层交换是一种先
进的思想和技术。

类型

编辑
1、共享式集线器
1>10Mbps共享式集线器(Ethernet,10BASE-T)
10Mbps共享式集线器是最早出现的,使网路从扁平方式变为结构化的系统。它
是连线低速率工作组的网路结构部件。集线器连线埠具有中继放大器的作用,各连线埠共享
10Mbps,所有连线埠遵循CSMA/CD(802.3协定)。10Mbps集线器有独立式和堆叠式,如12
ports/24ports堆叠式集线器,各模组之间由扩展电缆相连。
2>100Mbps共享式集线器(Fast Ethernet,100BASE-T)
按照Fast Ethernet的工作原理,此种集线器的连线埠速率为100Mbps,所有连线埠
遵循快速乙太网协定即802.3u协定,网路端端之间的最长距离为210米。
100Mbps共享式集线器对于轻负荷的高性能工作站是很有用的网路部件。
2、10Mbps交换式集线器(交换式Ethernet,交换式10BASE-T)
将交换式技术引入10Mbps集线器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该网路部件提高了网路
的整体频宽。此种集线器每个连线埠都有专用的10Mbps通道,是过去和现在10Mbps
Ethernet性能迁移(提高到100Mbps)的最经济有效的办法。
10Mbps交换式集线器经常和100Mbps交换式集线器结合起来使用,以便使多个
集线器能够级联起来而没有网路瓶颈。
3、100Mbps交换式集线器及光纤口交换式集线器
100Mbps交换式集线器,是Fast Ethernet和交换技术相结合,每个连线埠都提供
专用的100Mbps速率。此种集线器是高性能的网路部件,经常和光纤介质结合起来使用,
作为网路骨干,典型产品有Bay Model 28115。因为主干网很可能跨越多个子LAN,如果
子LAN的距离大于100米,此时就不能使用UTP。目前FDDI光纤环网是最常用的技术方案,
不过100 BASE-FX也能提供相似的方案。这两种技术均可套用于交换式集线器的设计上,
后者形成了100Mbps光纤口交换式集线器,例如Intel Express 510T Switches。
快速乙太网光纤集线器含有多个光纤连线埠,其目标是在校园网级别上最佳化
100Mbps网路的性能,它适用于地理上较分散的网路环境。Intel Express 100FX
Switches就是这种交换式集线器的一个例子。该交换式集线器中具有8个100BASE-FX端
口,它可以使公司或大的企业的区域网路分布更加灵活,运行效率更高。它可以支持八根
光纤同时运行,并且每个连线可达两公里。此交换式集线器中每个连线埠採取全双工的操
作方式。
4、10Mbps/100Mbps自适应交换式集线器
为了解决乙太网两端点速率不匹配的问题,IEEE推出了一个方案——自动协商
模式(通称NWay),该模式可以告诉线路一端它的另一端可有的速率,从而使得集线器
或网路接口卡能够自动调节自己的速率。今天许多10/100Mbps型集线器都有专用的自动
监听模式,如Intel Express 10/100就是一种交换式集线器,它可以工作在10或100Mbps
下,并能自动监听与其相连的结点的速率。它首先查看100Mbps“快速链路脉冲(FLP)"
序列,如果没有找到,则自动选择10Mbps的操作。自动协商模式的套用,使得将网路升
级为交换式或高速乙太网时更加方便,只需要换掉集线器即可完成。
5、10Mbps和100Mbps混合交换式集线器
小型网路设计中,对于桌面PC大多使用专用10Mbps即10Mbps交换式集线器,然
而网路伺服器是各站点访问的中心,因此10Mbps经常成为网路的瓶颈。另外,10Mbps交
换式集线器之间的级联往往也是系统的瓶颈。因此,在一个交换式集线器中,大多数端
口为10Mbps,有少量的一个或两个连线埠为100Mbps的部件就应运而生了。典型产品如3Com
LinkSwitch 1000。
6、交换式集线器和FDDI相结合
FDDI是100Mbps技术最成熟的主干网。要求10Mbps交换式集线器能被连入FDDI
环内。该集线器有较多的10Mbps连线埠,又有能连入FDDI的双链站DAS连线埠(即有FDDI A口
(主干入,次环出)和FDDI B口(主环出,次环入))。典型产品如3Com LinkSwitch
1200,这是一个具有6个10Mbps连线埠和FDDI双链连线埠的网路部件。此种集线器为将子网
连线到FDDI主干网提供了方便。
7、交换式集线器与ATM结合
便于集线器所连线的设备和ATM交换机相连。
8、机箱式组合集线器
该部件有一个机箱和背板。机箱内有双份电源和基本的管理系统,还有用于插
接各种扩展模组的扩展插槽,以便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灵活的配置。扩展模组为集线器
提供了较强的容错能力,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许多厂商提供了名目繁多的网路模组,
如令牌环网模组、FDDI模组、ATM模组及快速乙太网模组,还有堆叠模组、100BASE-FX
模组和管理模组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交换式集线器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