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易保证金
交易保证金(Margin) 在证券市场融资购买证券时,投资者所需缴纳的自备款。会员或客户在其专用结算账户中已被占用的,确保其持仓契约履行的资金中央储备粮竞价交易也需缴纳相应保证金,一般为5元,成交后保证金作为手续费,支付给交易中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交易保证金
- 外文名:Margin
- 对象:会员或客户
- 属于:证券市场
- 类型:资金
- 範围:购买证券
制度介绍
期货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徵是保证金交易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违约风险。维护交易信用,从而保障期货市场正常运行,如果仅从此角度考虑。那幺最安全保险的方式是设定100%的保证金,如此,期货投资者将完全没有违约的机会,但也消除了期货市场的槓桿功能。因此,保证金水平的高低将会对控制交易风险及市场流动性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如何科学準确地确定我国期货市场交易保证金的收取量一直是期货市场各方关注的问题。
比例水平原则
确定保证金的比例水平或数量界限时应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保证金的水平能抵御一天内价格波动的风险,即保证金水平不低于一天内价格的最大波动的幅度。二是保证金水平能够抵御开仓后连续两日单方向收盘涨跌停板的风险。期货市场保证金的具体确定方法主要有两种:(1)按期货契约价值确定。 一般为契约价值的一定比例。这种方法为我国的期货市场普遍採用。(2)按价格的变动量确定。主要是依据期货契约价格的变动量来确定保证金值。这种方法为国外交易所採用。但是,不论採用何种方式确定保证金水平都涉及到交易保证金设定方法的选择问题。
研究方法探讨
在早期,期货市场中多採用价格波动率为常态分配的理论决定交易保证金,而后逐渐出现了极限价值理论(EVT)组合理论等新的保证金确定方法。然而即便在国外发达的期货市场,期货交易所在採用后两种理论确定保证金时也是十分谨慎,更多的是从控制风险角度出发设计保证金,故较为保守的价格波动率为常态分配的理论成为期货交易所在决定交易保证金水平的首要前提。
影响因素
保证金收取值,仅为根据VaR模型所计算出来的保证金收取基準值,在这个基準值上,还需考虑与保证金确定有关的其他因素。历史波动率和隐含波动率的偏离;净持仓量水平;净持仓价值与基础市场价值的比率;期货交易金额与基础市场总价值量的比率;净持仓与交易量的比率;变动的连续性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从而对该基準值作出调高或调低的变动,使其更加準确地弥补价格波动风险。
由于各交易所会根据某一期货契约持仓的不同数量和上市运行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交易保证金收取标準,尤其是当交易进入最后交易日前一个月内时,价格的变化会变得比较複杂,影响价格走势的因素也较多,因此期货价格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受到影响,使实证分析的难度大大增加。所以,究竟保证金水平应为多少才能有效防止市场风险,这不是仅靠研究期货市场价格的变化情况所能回答的。
总结
作为风险管理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国内期货市场的保证金制度应该继续完善。应该以市场风险测量为基础来确定保证金水平。使其既具有安全性又具有市场竞争力。这是国内期货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来自国际期货市场竞争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