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交河故城及附近石窟

交河故城及附近石窟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城西10公里雅尔湖河崖上,雅尔即悬崖之意。崖高约30米,其上台地形如柳叶。崖下为汊河交会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交河故城及附近石窟
  • 位于:吐鲁番城西10公里雅尔湖河崖上
  • 崖高:约30米
  • 起源于:汉代

交河故城

汉代以来即有交河之名。地当丝绸之路,且有灌溉之利,汉代在此设交河壁屯田。故城遗址则系5世纪时麴氏统治高昌时所建的交河郡。唐贞观十四年(640)设交河县,以后曾属吐蕃及西州回鹘。元末明初废弃。
交河故城交河故城
遗址处于2条小河环抱的小岛上,南北长1500米,中央有一大道长350米,北端正对大寺院。大道两侧建筑均有高厚土墙。街巷把建筑群分为若干区。北、中部遗址保存较好,街巷清晰,院落分明。遗址面积比高昌故城小,可分3区:大道以北以西面积约9万平方米,多为方形寺院,有圆口水井;大道东侧北部面积较小,但较密集,保存较好;大道以南及东侧南部面积约8万平方米,遗址不多,从平面布置看为统治者驻地。故城建筑与“地无雨雪而极热”的自然环境有关,很少用木柱,除大庙外很少有瓦片。与《梁书·高昌传》及宋王延德使高昌行程所记“架木为屋,土覆其上”,“雨及五寸即坏庐舍”相符。建筑技法与唐中原类似,说明麴氏高昌时代受唐文化影响很深。

附近石窟

在交河故城西南1.5公里南岸半山腰上,有雅尔湖石窟。共7窟,最东的7号窟为大型长方形,窟顶画有莲花、竹笋形天雨花、水鸟、鰌、螺等图像。5号窟西壁有划出的突厥文题记,为吐鲁番地区石窟中所仅见。从壁画风格看,石窟开凿时代,最早为晋设高昌郡时期,最晚应延续到回鹘高昌时期。
交河故城出土文物:人面陶灯交河故城出土文物:人面陶灯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交河故城及附近石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