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6年,是交通运输部直属的大型综合性公路交通科研机构。

研究院主要从事道路工程、桥樑工程、交通工程、智慧型交通、汽车运用工程、道路运输与物流、公路生态与环境保护工程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及技术材料与装备开发。

据2017年12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拥有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设有国家检测中心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交通行业检测中心6个、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6个、研究中心8个。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 外文名: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 Ministry of Transport
  • 创办时间:1956年
  • 属性:综合性公路交通科研机构
  •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 现任领导:院长:张劲泉
    党委书记:杨文银
  •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个
  •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
  • 院校代码:83902
  • 主要奖项:全国文明单位(2012年) 

历史沿革

1956年6月1日,原交通部在公路总局材料试验所基础上成立“公路总局公路科学研究院筹备处”。
1956年8月1日,公路总局公路科学研究院筹备处改由原交通部直接领导,并改名为“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筹备处”。
1956年9月29日,原交通部部长章伯钧向国务院呈报“公路科学研究院筹备情况并请準予组织成立”请示。
1956年10月10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38次会议审议通过原交通部干部职务任免事项,“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正式成立。
1958年11月8日,由于精简机构、压缩编制,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改为“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1960年11月28日,原交通部决定,将原公路科学研究所、原水运科学研究所调整合併为“交通部交通科学研究院”。
1970年6月22日,原铁道部、原交通部和原邮电部邮政部分合併成立交通部。
1972年1月6日,原交通部决定,自1972年1月1日起,将原铁道部铁道科学研究院和原交通部交通科学研究院正式合併,定名为“交通部科学研究院”。
1975年1月17日,全国人大四届会议决定,将原交通部划分为铁道部和交通部,1月27日起两部分开办公。
1975年1月29日,原铁道部、原交通部临时领导小组决定,原交通部科学研究院自1975年2月1日起,分为铁道部铁道科学研究院和交通部交通科学研究院。
1975年3月6日,原交通部下发通知,将交通部交通科学研究院定名为“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为部属一级事业单位。
1981年3月14日,原交通部党组第21次会议讨论决定,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与交通部科技局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将水运所、公路所分开,分别定名为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和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由交通部领导,独立运行。
院史馆院史馆
1984年9月5日,原交通部机关临时党委正式批覆成立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党委。
1986年9月6日,原交通部机关工会批准成立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工会委员会。
1987年2月11日,共青团交通部机关委员会批准成立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团委。
2005年11月17日,为进一步完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原交通部决定,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启用“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名称。
2008年3月1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在原交通部的基础上组建交通运输部。
2009年11月20日,交通运输部下发通知,要求部属单位原冠“交通部”字样的单位名称改冠“交通运输部”字样,自2010年1月1日起统一启用新名称。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随之更名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组织体系

机构设定

据2017年12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设有9个职能部门,成立的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设有北京海淀车辆试验技术开发分公司、新疆分公司2个分公司和17个下属公司,拥有18个学(协)会秘书处。
职能部门:综合办事处、人事处、科技教育管理处、经营管理处、总工程师办公室、财务处、条件处、行政事务处、试验场建设处
组织机构组织机构
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城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公科飞达交通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北京路桥通国际工程谘询有限公司、北京市路兴公路新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公科固桥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通运科技有限公司、中公高科养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公华通(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路高科(北京)公路技术有限你公司、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交国通智慧型交通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公科桥樑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交国路环境景观园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公高远汽车试验有限公司、中路公科(北京)谘询有限公司
学(协)会秘书处:中国工程建设标準化协会公路委员会、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準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全国汽车维修标準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全国智慧型运输系统标準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国际标準化组织智慧型运输系统技术委员会中国秘书处、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标準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中国节能协会交通节能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交通能源管理委员会秘书处、中国公路学会汽车运输分会秘书处、交通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技术标委会秘书处、全国道路运输标準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全国汽车标準化技术委员会挂车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中国公路学会运输与物流分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试验场分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公路分会、全国交通工程设定标委会公路工程材料及仪器设备专业标準化工作组、全国公路专用计量器具及计量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公路水路交通计量分会

人员编制

据2017年12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拥有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道路工程专家19名、桥樑工程专家14名、智慧型运输与交通工程专家27名、运输经济专家8名、汽车工程6名、环境工程5名,其中包含有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交通青年科技英才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沙庆林中国工程院院士沙庆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沙庆林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王笑京等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李亚茹、潘玉利、孟书涛等
中国青年科技奖:潘玉利、王旭东、郭大进等
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李亚茹、刘清泉、王旭东等
交通青年科技英才:刘清泉、张劲泉、王笑京等

科研成就

研究部门

据2017年12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设有国家检测中心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交通行业检测中心6个、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6个、研究中心8个。
国家检测中心:国家道路与桥樑工程检测设备计量站、国家道路及桥樑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通州)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智慧型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环境保护道路交通噪声控制工程技术中心
国家工程实验室:桥樑结构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交通行业检测中心:公路工程检测中心、交通工程检测中心、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中心、能源利用监测中心、汽车挂车质量检验中心、汽车保修设备质量检验中心
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道路结构与材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旧桥检测与加固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公路交通安全安全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智慧型交通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运输车辆运行安全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公路交通环境保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研究中心:交通公路工程研究中心、桥樑技术研究中心、公路交通安全工程研究中心、交通智慧型运输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公路交通发展研究中心、汽车运输技术研究中心、交通物流工程研究中心、公路交通环境工程研究中心

研究成果

据2017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公路院完成各类科研成果1762余项,获国家级奖70项,其中,全国科学大会奖3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以上33项,国家发明奖3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成果420项,获得各种工程奖项近百项;主持完成各类标準规範的修订近700余项。
科研项目获奖类别与等级完成单位获奖年份
JZ211B型汽油转子发动机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一完成单位
1985年
公路渣油路面的推广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一完成单位
1985年
阳离子乳化沥青及其路用性能的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一完成单位
1985年
解放牌CA10B型汽车“四大件”改造技术的推广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二完成单位
1985年
公路双曲拱桥的推广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二完成单位
1985年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地区黑色路面的修筑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第一完成单位
1987年
路面发展与材料问题的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2个主要领域技术政策研究
1987年
解决混合交通问题的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2个主要领域技术政策研究
1987年
汽车拖挂运输的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2个主要领域技术政策研究
1987年
汽车合理使用寿命的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2个主要领域技术政策研究
1987年
汽车合理轴重及车速的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2个主要领域技术政策研究
1987年
汽车降低油耗节油途径的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2个主要领域技术政策研究
1987年
唐山大地震震害的调查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参加单位
1989年
道路交通标誌和标线(标準)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参加单位
1989年
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抗滑表层成套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一完成单位
1993年
京津塘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成套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第四完成单位
1997年
道路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一完成单位
1998年
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工程技术和建设管理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第七完成单位
1999年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东跑道整修加固技术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二完成单位
2000年
虎门大桥(悬索桥)建设成套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七完成单位
2000年
公路通行能力研究的装备与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一完成单位
2002年
GPS、航测遥感、CAD集成技术开发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二完成单位
2004年
公路养护关键技术及系列装备的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一完成单位
2005年
路基路面材料特性反演与快速检测维修整套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二完成单位
2007年
多年冻土青藏公路建设和养护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第五完成单位
2008年
公路在用桥樑检测评定与维修加固成套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一完成单位
2009年
公路网快速检测与损坏修复关键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一完成单位
2011年
山区拱桥建设与维护新技术研发及套用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二完成单位
2011年
高性能沥青路面新材料及製备技术
国家技术发明奖
第一完成单位
2012年
国家高速公路网运行监管与服务关键技术及套用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一完成单位
2014年
隧道与地下工程重大突涌水灾害治理关键技术及工程套用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二完成单位
2014年
废轮胎修筑与性能沥青路面关键技术及工程套用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一完成单位
2015年
车辆联网感知与智慧型驾驶服务关键技术及套用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五完成单位
2015年

学术资源

  • 设备产品
据2017年12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拥有雷射自动弯沉仪、多功能雷射路面测试仪、雷射断面仪 雷射平整度仪、路面横向力係数测试车、路况快速检测系统(CiCS)等检测设备;拥有ET-ⅣA电缆型紧急电话系统、ET-GIA无线型紧急电话系统、ET-FⅠA光纤型紧急电话系统、ETGB-ⅠA广播系统、网路广播系统、IC卡自动清洗机、公路车辆动态称重系统、超限运输车辆识别系统、MTD微波交通检测器、新型主动发光警示诱导标誌系统、照明智慧型控制系统、CD、ETCS电子不停车收费系列产品、微泵组多点同步顶升系统、PFD-A型预应力张拉自动控制仪等机电产品;拥有RA抗车辙剂、排水沥青路面及其专用改性剂、RH温拌改性沥青技术及RH温拌改性剂、RP系列沥青路面抗车辙改性剂、滑动式交通防撞护栏、高强不鏽钢拉吊索、预应力高强钢丝绳锚具、“固桥牌”加固用结构胶等工程材料。
  • 资料库
据2017年12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开通了清华同方GNKI资料库、ASCE资料库。
  • 学术期刊
《公路交通科技》是中央一级学术性期刊,主要刊登道路工程、桥樑工程、汽车运用与维修工程、汽车节能、筑路机械、交通工程、公路运输经济与管理、环境污染与防治等方面的科技成果与学术论文,以及设计施工、产品开发、科技信息等内容;设有道路工程、桥隧工程、智慧型运输系统与交通工程、汽车工程、运输经济、环境工程、筑路机械等主要栏目。
公路交通科技公路交通科技
1992年,《公路交通科技》被评为第一届交通部优秀科技期刊;1997年评为第二届交通部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获得第六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公路交通科技》刊登论文获第一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内学术论文”奖。被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CSCD)、美国《化学文摘》、英国《科学文摘》等收录。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据研究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显示,研究院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结构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教学建设

  • 奖励补助
研究院科教处负责对在所进行论文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进行年度考核,对年度考核优秀者通报表扬并给予1000元的科研津贴。
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年的高校课程代培费和住宿费由所研究生教育经费和导师课题经费平均分担。助学金(271元)、所一伙食补助费(100元)、年度包乾门诊费(300/人年)、专业课试卷费用、宿舍家具添置费、水电补助费(50元/人月)由所研究生教育经费列支; 医疗伤害保险费、助研补助费(600元/人月)、导师津贴(500元/人月)、论文评阅和答辩费用由导师项目经费列支。
硕士研究生放假期间只享受国家规定的普通助学金(271元/人月)。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的住院费按照个人和所各负担50%的标準由所研究生教育经费列支,所报销的住院费最高限额为3000元。
  • 毕业就业
硕士研究生按培养计画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和培养环节,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準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经所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授予硕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未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按结业处理,髮结业证书。因故未能按期参加答辩者,先发给结业证书,办理离所手续,一年内可申请答辩一次,答辩通过者,按延期毕业处理。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5年。因特殊原因未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申请延期后仍不能按期完成答辩的,按结业处理。
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计画规定的全部课程及培养环节、且学位课平均分高于85分,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篇以上论文,可提前半年申请论文答辩,答辩通过,经所批准,可提前毕业。
学满一学年以上退学且成绩合格的研究生,发给肄业证书。

资质证书

  • 谘询类资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的工程谘询甲级资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託投资谘询评估资质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安全评价甲级资质
环境保护部颁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质
水利部颁发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甲级资质
水利部颁发的水土保持监测甲级资质
环境保护部认定的建设项目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资质
环境保护部认定的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资质
北京市司法局颁发的司法鉴定资质
北京土地学会颁发的土地规划机构乙级资质
  • 检测类资质
交通部质监总站颁发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甲级资质
交通部质监总站颁发的桥樑隧道工程专项试验检测资质
交通部质监总站颁发的交通工程专项试验检测资质
  • 勘察设计类资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资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公路行业(公路、交通工程、特大桥樑、特大隧道)专业甲级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资质
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甲级设计资质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颁发的建筑行业(建筑工程)设计乙级资质
  • 施工类资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公路交通工程专业承包通信、监控、收费综合系统工程资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公路交通工程专业承包交通安全设施分项资质
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二级资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电子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特种专业工程承包资质
商务部颁发的对外承包工程资质
北京市园林局颁发的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资质
北京市建设委员会颁发的环保工程三级资质
  • 监理类资质
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监理甲级资质
交通部颁发的特殊独立大桥专项监理资质
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机电工程专项监理资质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研究院标识为一段公路和highway、road两个英文单字的首字母HR的艺术图案构成,外侧为一个圆环,充满公路运输的气息。
LOGOLOGO

精神文化

公路院精神:求是创新、力臻卓越
发展战略:科技强交
战略目标:建设国际一流科研院所

机构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院长兼党委副书记
张劲泉
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杨文银
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岑晏青
副院长
李爱民
纪委书记
李亚茹
副院长
何勇
李斌

历任领导

姓名任期职务
马奔
1958.10—1981.5
先后任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院长、交通科学研究院院长
刘以成
1981.5—1983.2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所长
董枫
1981.5—1983.3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蔡国宏
1983.2—1990.3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所长
唐中彝
1983.2—1987.3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刘奎乡
1987.3—1997.1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刘奎乡
1990.3—1997.1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所长
陈国靖
1997.1—2001.9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所长
姚震中
1997.1—2001.9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姚震中
2001.9—2006.9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所长
黄卫津
2001.9—2012.4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
戴东昌
2006.9—2007.12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院长
周伟
2008.7—2015.3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院长
杨文银
2012.8—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
张劲泉
2015.3—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院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