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京杭大运河史略

京杭大运河史略

京杭大运河史略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与万里长城一样闻名世界。全书以京杭大运河历史沿革与变迁、运输功能的兴衰与进步、沿线城镇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为主线,可以领略到运河一线城镇的兴衰和发展,以及人文景观、风土人情。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京杭大运河史略》
  • 外文名:Beijing Hangzhou the Grande Canale history
  • 书名:京杭大运河史略
  • 出版社:广陵书社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55400066
  • 作者:徐从法
  • 页数:411页
  • 开本:16
  • 定价:60.00元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内容简介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与万里长城同被列为世界上最宏伟的四大工程之一,是一座历史的丰碑,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徐从法所着的《京杭大运河史略》从古到现在,上篇《千古运河长通波》,反映京杭大运河从古到现在的历史变迁与发展;中篇《南北水运利古今》,反映古代的漕、盐、商货运输以及当代的北煤南运;下篇《沿运城镇母亲河》,反映运河从古到现在对沿河城镇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此外,还在“真”、“深”、“新”三方面着力,《上篇》河道部分,因变迁频繁,遗蹟难觅,异说纷纭,且不乏史实不实之说,故力求其“真”;笔者过去参与编写的“史”、“志”,在运输方面缺乏深度,故《中篇》力求其“深”,尤其是在漕运方面;《下篇》不仅论述运河与城镇历史以及经济文化兴衰关係与社会风情,且从北而南,通过运河串联城镇,分段、分市(地级市,其中有两个直辖市)述其概貌,故谓之“新”。

作者简介

徐从法,中共党员,生于1928年,江苏兴化市安丰镇人,少年时就读于私塾。1950年,入苏北合作干部学校学习,后分配到江都县供销合作总社工作。1959年后,转至地方党政机构与苏北运河航务系统,曾从事农业、宣传、教育、水利、运河航务管理等工作。1984年后,参加《京杭运河江苏段史志》编写,曾主编《京杭运河志(苏北段)》,参与编写《京杭运河(江苏)史料选编》、《京杭运河志(苏南段)》,以及《运河名城一扬州》,此前还曾应地方政府之邀主编《邵伯镇志》等书。

图书目录


自序(前言)
绪论
上篇 千古运河长通波
第一章 为军事服务的早期运河
第一节 从江淮分隔至沟通江淮
第二节 菏水与鸿沟的开凿
第三节 “通渠三江五湖”
第四节 曹魏时期的白沟诸运河
第二章 鼎盛时期的隋代南北大运河
第一节 共禹论功的隋运河
第二节 唐宋时期对运河的整治
第三章 由兴而衰的京杭大运河
第一节 弃“弓”走“弦”的改道工程
第二节 黄河夺泗夺淮对京杭大运河的影响
第三节 兴大役甚少的江南运河
第四节 京杭大运河的水源调蓄
第五节 古近代大运河管理的机构设定
第四章 再度复兴的京杭大运河
第一节 京杭大运河苏北段扩建工程
第二节 京杭大运河苏北段续建工程
第三节 治理淮河就是治理运河
第四节 多次整治的苏南运河
第五节 京、津、冀、鲁及浙北京杭大运河现状与整治
第六节 当代京杭大运河的管理机构
中篇 南北水运利古今
第五章 古近代京杭大运河上的水上运输
第一节 漕运是中国古代大政
第二节 动关国计的两淮盐运
第三节 从兴至盛的商(百杂)货运输
第四节 方便舒适的运河舟旅
第六章 当代京杭大运河的水上运输
第一节 以北煤南运为重点的水上运输
第二节 水上客运与旅游
下篇 沿运城镇母亲河
第七章 京津冀鲁沿运河城镇
第八章 苏北运河沿运城镇
第九章 苏南运河沿运城镇
第十章 浙北运河沿运城镇
篇末 人类共同文化遗产——大运河申遗
主要参考引用书目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京杭大运河史略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