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京东配送机器人

京东配送机器人

京东配送机器人

京东配送机器人是由京东研发,进行快递包裹配送的人工智慧机器人。

2017年6月18日,京东配送机器人在中国人民大学顺利完成全球首单配送任务。

作为整个物流系统中末端配送的最后一环,配送机器人所具备的高负荷、全天候工作、智慧型等优点,将为物流行业的“最后一公里”带去全新的解决方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京东配送机器人
  • 研发:京东
  • 首单:中国人民大学
  • 公开时间:2017年6月18日

技术特点

京东配送机器人是智慧物流体系生态链中的终端,面对的配送场景非常複杂,需要应对各类订单配送的现场环境、路面、行人、其他交通工具以及用户的各类场景,进行及时有效的决策并迅速执行,这需要配送机器人具备高度的智慧型化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除了强大的硬体支持,使得机器人得以运行複杂的人工智慧运算外,京东的自建物流体系下相对稳定成熟的实际套用场景,让京东配送机器人具备到实际场景中进行试错和不断调优的机会。这正是京东智慧物流发展的独特优势,这也是京东能让配送机器人和智慧型化技术如此迅速落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配送机器人的感知系统十分发达,除装有雷射雷达、GPS定位外,还配备了全景视觉监控系统,前后的防撞系统以及超音波感应系统,以便配送机器人能準确感触周边的环境变化,预防交通安全事故的产生。
京东配送机器人
它拥有基于认知的智慧型决策规划技术。遇到障碍物时,在判断障碍物的同时判断出行人位置,并判断出障碍物与行人运动方向与速度,通过不断深度学习与运算,做出智慧型行为的决策。目前,该配送机器人具有以下能力:能安全通过红绿灯路口,包括有红绿灯路口和没有红绿灯的路口;能自主规划安全借道行驶;能向来车和行人避让;能礼让横穿行人车辆,安全避道行驶;精準停车。

使用过程

2017年6月18日,京东配送机器人从人民大学的京东派出发,穿梭在校园的道路间,自主规避障碍和往来的车辆行人,安安稳稳地将货物送达目的地,并通过京东APP、手机简讯等方式通知客户货物送达的讯息。客户输入提货码打开配送机器人的货仓,取走了自己的包裹。
京东配送机器人
配送机器人从站点装货后,按照既定线路自动导航行驶。在到达客户指定送货地点后,配送机器人将通过电话、简讯等方式通知客户收货,并支持人脸识别、简讯验证码等多种人机互动方式快捷取货。
配送机器人将按照设定默认等待客户不超过30分钟。如果超过时间,配送机器人将自动返回配送站,客户可选择等待下一次配送,或前往临近的自提点提货。作为整个物流系统中末端配送的最后一环,配送机器人所具备的高负荷、全天候工作、智慧型等优点,将为物流行业的“最后一公里”带去全新的解决方案。

投入地区

除了中国人民大学之外,首批京东配送机器人已经投入到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长安大学等高校内执行配送任务。全国高校内设立的京东派站点,将来可能会陆续成为京东配送机器人的基地,为所在高校内的广大师生提供配送服务。
目前,高校是京东配送机器人最主要的投放场景,未来,京东配送机器人还将逐步在产业园区、成熟办公楼区、大型社区内实现配送,为客户提供更优质、多元化的服务类型。
在去年的618期间,用于末端配送的京东配送机器人已经在北京、天津、雄安新区、陕西、湖南、贵州、内蒙古等全国20多个城市投入常态化运营。

功能配置

智慧型配送机器人具有形体小巧、机动灵活、高效智慧型等特点,拥有完全自主可控的软硬体架构,通过多类感测器进行融合感知定位,提升了运行的稳定性。高1.6米,“车厢”内装有30个独立格口,最高可载重200公斤货物,最高时速18公里,能够自主停靠配送点,自动规避道路障碍。

产品特色

智慧型配送机器人有两大创新亮点,一是可以根据包裹尺寸调节箱柜大小;二是可以实现车柜分离,直接对货柜进行整体更换,为未来在社区楼下实现快递柜和配送机器人的快速打通提供了技术支持。

发展历史

2017年06月18日 京东配送机器人在中国人民大学顺利完成首单配送任务
2018年06月18日京东配送机器人首次于北京进行公共道路运营
2018年06月京东配送机器人首次于西安进行道路运营
2018年08月31日 3.5代配送机器人实现长沙经开区常态化配送运营
2018年9月28日 京东物流华南地区第一台智慧型配送机器人正式落地运营
2018年10月22日京东物流率先将配送机器人正式在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投入运营,送出四川第一单商品
2018年11月11日京东配送机器人于和林格尔新区核心区的内蒙古师範大学盛乐校区正式运行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京东配送机器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