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八景
清朝后期,人们就当时的亳州景观择其胜者列出亳州八景。即:双桿插云、孤塔凌霄、魁楼映日、柳湖春晓、古木摇风、危楼流彩、灵津古渡、长虹卧波。多处今已无存,亳州境内的旅游景点也发生很大变化,三县一区的旅游景点有数十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亳州八景
- 包括:双桿插云、孤塔凌霄等
- 列出时间:清朝后期
- 现状:多处今已无存
概述
清朝后期,人们就当时的亳州景观择其胜者列出亳州八景。即:双桿插云、孤塔凌霄、魁楼映日、柳湖春晓、古木摇风、危楼流彩、灵津古渡、长虹卧波。
多处今已无存,亳州境内的旅游景点也发生很大变化,三县一区的旅游景点有数十处。
双桿插云
在鹹宁街西首路北,有一座大关帝庙(今花戏楼),山门两旁竖立着一对铁旗桿。这对铁旗桿当时被列为亳州八景第一景,是有其缘由的:这对旗桿铸于道光年间,高四丈八尺,重二万四千斤。旗桿尖上设定一对仙鹤,展翅飞翔,鹤身上方分悬“日”、“月”,闪闪发光。仙鹤的支座是两个神龟造形,龟背上分别铸有“大义”、“参天”字样。
旗桿分四节,节与节之间由三层刁斗相隔。刁斗方形,四面镂花。上面四角插铁旗,下面四角悬风铃,临风摆动,叮咚作响。旗桿最上节铸有八卦图形,铸有“乾、巽、坎、艮、坤、震、离、兑”八字。第三、四节各铸蟠龙一条(双桿四龙),虬曲绕柱,腾跃插云。第四节还焊接铜牌一对,上镌一副对联曰:
铁桿颂德高千尺
铜牌铭勛参九霄
旗桿下部是六棱铁座,上铸字曰:“大清道光元年,岁次辛巳季秋吉日,铸造旗桿一对,二万四千余斤。陕西众药材帮弟子敬献,永保十方平安,吉庆有余。”旗桿下面的六棱石基,每层厚八寸,传说连地下带地上共24层。游人至此,仰望旗桿,叹为观止。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是:这幺高、这幺重、结构这幺複杂的旗桿,一次性铸成,是怎幺铸的?它又是怎样在布满砖雕的花戏楼门前墙根下高高的石墩上竖起来的?这问题至今也无人说得清。
孤塔凌霄
孤塔指薛阁塔,它建筑在城南高地上,七层宝塔连同塔顶、塔尖在内高约九丈,是当时亳州最高的建筑。那时,登塔赏景是游人的一大乐趣。
魁楼映日
魁星楼坐落在亳州城墙东南拐角上,与薛阁塔遥相辉映,是当时亳州文化的一个象徵。又由于魁星楼建筑精巧,耸立于高高的城墙拐角上,下面又是风光旖旎的柳湖书院,所以终年四季游人络绎不绝。
柳湖春晓
柳湖书院建在风光秀丽的柳湖畔,亭台楼阁倒影在碧水之中,清静幽雅,令人赏心悦目。
古木摇风
这是指薛阁塔东边的两株古银杏树。据说,这两棵古银杏树比东关白果树还古朴苍劲,巍然壮观。只可惜后来均被雷击焚毁。
危楼流彩
洪济桥一个明柱的楼是一处文化建筑。它不仅建筑别致,一座楼只有一个明柱,而且楼上是一座佛道两家合二为一的庙宇。庙中既有天帝牌位,又有弥勒佛塑像。天帝牌位有联语曰:“千年永定乾坤位,万世长明悠久尊。”显然是入世之作。弥勒两边的联语曰:“开口常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人何所不容!”显然是出世之态。“一个明桩的楼”是洪济桥“一步十三景”之一,闻名遐迩。
灵津古渡
在今灵津渡大桥西面不远的地方,这是一个古老的渡口,碧水蓝天,两岸树木蓊郁,风景秀丽。尤其在行走的渡船上观看两岸风光,那树木房舍仿佛也在动,成为活的风景,令人感到别有风味。
长虹卧波
古涡河大桥长二百余米,飞架涡河南北,壮观美丽。走上桥头,凭栏而望,桥上车水马龙,桥下百舸争流,两岸风光秀美,碧波蕩漾,确实是亳州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