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地·城
本书是作者研究农村改革和城市化问题的成果,内容涵盖农民收入、 城乡差距、土地制度、户籍改革、粮食安全、城市起源与变迁、经济发展等等。本书面向非经济专业的书友,使用通俗的语言,避免晦涩的表达,适合广大对农村改革、城市化、中国经济发展感兴趣的书友阅读。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人·地·城
- 外文名:City·people·land
- 经济学视角:中国城市化问题
出版信息
人·地·城 | |||
书号: | 27494 | ISBN: | 978-7-301-27494-1 |
作者: | 徐远 | 版次: | 1 |
开本: | 大32开 | 装订: | 精 |
字数: | 236 千字 页数:368 | 定价: | ¥45.00 |
浏览次数: | 2 | ||
出版日期: | 2016-10-21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研究农村改革和城市化问题的成果,内容涵盖农民收入、 城乡差距、土地制度、户籍改革、粮食安全、城市起源与变迁、经济发展等等。本书面向非经济专业的书友,使用通俗的语言,避免晦涩的表达,适合广大对农村改革、城市化、中国经济发展感兴趣的书友阅读。
精彩片段
作者用社会学的视角,经济学的方法,文学的笔触,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城市演变的历史图景。从城市的起源切入,逐渐推进到中国的城市化问题,评析了这一历史演进过程中交织在一起的“人”“地”“城”。
章节目录
人·地·城(代序)
第一篇 城市的起源
新石器是“容器” 有容乃大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民 王的商业
战士的城邦 第一个大都市的诞生 站在地中海看世界 遥远的东方有三条河
城邦混战与诸子百家 历史上的城市化 城市是容器,还是磁体? 何为城?何为乡?
第二篇 城市印象
东京印象 京都漫步 深圳印象 台北印象
第三篇 城乡二元
征地冲突的根源:农村土地产权太弱 “农村土地产权太弱”的法律根源
历史的节点:1998年《土地管理法》修订 是“农村集体所有”,还是“农民集体代耕”?
崽卖爷田不心疼——“代耕”制度下的土地城市化 谁动了18亿亩唐僧肉?
可以有“财主”,不能有“地主”?
第四篇 不堪重负的土地
辨析“土地是财富之母” 以地养老的幻象 耕地的弹性
第五篇 忧心忡忡的粮食安全
中国可以养活自己——诹议粮食安全兼答莱斯特·布朗二十年前之问
增加粮食进口,确保粮食安全 农业保护政策保护的是谁?
粮食高度自给的代价
第六篇 “剩余”的人
作为主角的农民 农村承载力 “我为什幺不怀念故乡?”
土改“拖”字诀 用正直撬动历史的节——纪念原安徽省第一书记、国家农委主任万里
第七篇 政策讨论
户改破冰:有档次只差,无身份之别
渐进式土改浮出水面(上):启动流转,严防风险
渐进式土改浮出水面(下):发展股份合作,促进要素流转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评京津冀一体化
2014年农村改革:只欠一点穿透力
1978年与2015年:从“无为”到“有为”
农地入市:莫让试点成为拖延 农地入市的一点常识
第八篇 经典回顾
农业与工业化:刘易斯、舒尔茨与张培刚
张培刚谈“工业化” 经典是如何写成的?
附录 城乡差距的产权基础
后记 致谢
作者简介
原名徐建国,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融学副教授,美国杜克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百人计画”优秀人才之一。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微观金融、巨观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主要着作《中国经济成长的结构和效率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