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人格-职业生涯匹配理论

人格-职业生涯匹配理论

人格-职业生涯匹配理论认为职业类型与人格类型是否匹配会影响个人获得成功和满意感的机会大小的理论。职业倾向理论的一种。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提出,认为个人的人格特徵(包括价值观、动机或需要)是职业选择的重要决定因素。通过职业倾向性测验,确定6种人格类型,同时对应于6种职业导向,即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6种基本“人格类型”,包括现实型、调查型、社会型、传统型、组织家型和艺术型。大多数人均具有不止一种导向,这些导向越相似或协调,一个人作出职业选择时面临的内心冲突越小,决策越容易,这些类型相互之间具有大小不等的相关性。

职业锚理论是关于职业的自我价值观的理论。即研究人们从职业生涯中最想得到什幺回报。职业倾向理论的一种。美国管理学家沙因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他归类了8种职业锚,分别是自主/独立型、安全型、技术专业型、管理能力型、创业型、服务型、追求完全挑战型、追求生活方式型。个人在职业生涯进程中,不断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潜能、需要、动机、态度和价值观所在,从而发展出清晰的职业锚,能指导、限制和整合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对个人职业选择和发展、职业幸福感有重要作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人格-职业生涯匹配理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