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人与组织匹配:个体与组织价值观的互动观研究

人与组织匹配:个体与组织价值观的互动观研究

人与组织匹配:个体与组织价值观的互动观研究

《人与组织匹配:个体与组织价值观的互动观研究》重点从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角度对人与组织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不断地补充新的文献和实证数据,撰写成这本专着,力图完整地说明人—组织匹配的概念、测量方法、研究模式、匹配的形成机制和效应机制,以及未来研究应当关注的一些理论问题。《人与组织匹配:个体与组织价值观的互动观研究》适合两类读者:一类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实践者,另一类是对组织行为研究的特定领域有特殊兴趣的研究者和学生。

基本介绍

  • 书名:人与组织匹配:个体与组织价值观的互动观研究
  • 作者:陈卫旗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06836685, 7506836688
  • 品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 外文名:Person-Organization Fit:an Interactionist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Values in the Workplace
  •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 页数:448页
  • 开本:32
  • 定价:44.00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人与组织匹配:个体与组织价值观的互动观研究》较系统地介绍了匹配研究的理论、研究结果,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文献资料,并对该研究领域的一些深层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理论问题,可以为未来的研究者提供文献基础和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观念。

作者简介

陈卫旗,男,1967年1月生,浙江省景宁县人。200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心理学系套用心理学专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曾任广州大学心理学系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副教授。现任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评价中心副主任,广州大学心理系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三届广州市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历年来曾主持并完成中国与澳大利亚两国政府合作框架下开展的“中国领导人才绩效评估体系研究”子课题1项,中组部下达调研、科研课题4项,省社科规划课题1项,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与青年教师奖研金项目1项,其他政府研究项目、企业委託项目20余项。主持各类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考试项目200余项。合作出版专着和教材4部,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杂誌和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图书目录

第一章人—组织匹配的概念、测量和理论问题
1.1引言
1.2人—组织匹配的概念界定和操作化
1.3其他形式的人—环境匹配
1.4匹配研究的不同思路
1.5人—组织匹配的测量与表征问题
1.6人—组织匹配的研究领域及理论热点问题
1.7本书的研究架构
第二章确定人—组织匹配的内容维度:价值观模型
2.1问题提出
2.2价值观分类学模型研究简述
2.3个体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研究常用的价值观分类模型
2.4不同性质的价值观及其匹配模式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人—组织匹配效应研究文献综述
3.1引言
3.2人—组织匹配在组织进入阶段的作用
3.3人—组织匹配对个体态度、行为及工作结果的影响
3.4P—O匹配对组织层面的结果变数的效应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个体—组织价值观匹配对员工态度的效应:差值法和多项式回归分析法的比较
4.1问题提出
4.2研究假设提出
4.3研究方法与过程
4.4个体—组织价值观一致性对员工态度的效应:多项式回归分析
4.5个体—组织价值观一致性对员工态度的效应:差值法的分析
4.6本章研究结果的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个体—组织价值观匹配对员工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效应
5.1问题提出
5.2理论分析与假设
5.3研究方法与过程
5.4结果分析
5.5本章研究结果的理论分析与小结
第六章人—组织匹配对员工态度的效应机制
6.1问题提出
6.2人—组织匹配的“需求满足”中介机制假设
6.3人—组织匹配的“内部整合机制”和“预测机制”假设
6.4本章小结
第七章任务特徵对人—组织匹配与员工绩效关係调节作用的实证研究
7.1问题提出
7.2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7.3研究方法与过程
7.4结果分析
7.5本章小结与启示
第八章个体与不同层面环境匹配之间的整合关係
8.1问题提出
8.2不同层面P—E匹配的类型
8.3不同层面P—E匹配构思之间的区别与关联
8.4多维P—E匹配理论模型:是否存在总体P—E匹配?
8.5不同层面P—E匹配的相对效应及其整合模式
8.6不同层面P—E匹配之间的中介关係及调节关係
8.7本章小结
第九章价值观对工作选择决策过程的影响:“人—职务—组织匹配”决策策略的分析
9.1问题提出
9.2研究理论框架
9.3研究方法与过程
9.4结果分析
9.5本章 研究结果讨论与小结
第十章组织与个体的社会化策略对人—组织价值观匹配的影响
10.1问题提出
10.2个体价值观及P—O匹配的变化发展:社会化假设的证据
10.3组织社会化策略与个体自我社会化策略
10.4组织与个体的组织社会化策略对人—组织匹配影响效应
10.5实证研究:组织与个体社会化策略互动作用对P—O匹配的影响
10.6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文摘

着作权页:



假设您可能得到的职位及其所在公司具有以下特徵:
公司具有典型集体取向价值观,鼓励团队合作,对个人的评价主要看对团队的贡献(高群体取向)。公司强调灵活自主,较少制度和规範,员工可以较多参与公司决策。公司赋予员工较大自主权决定工作的目标、计画和该如何执行的方法。公司鼓励创新和冒险精神(高灵活自主)。公司强调任务导向和目标达成,重视产出和效率;考核、薪酬和晋升主要看工作成绩(任务导向)。
您应聘的职务任务複杂度较低,任务程式性强,变化和创新性较少,对能力要求不高,技能要求较专一,您现有专业知识和能力完全可以胜任要求(低任务複杂性)。您的任务具有相对独立性,与其他岗位相互制约较少,您将独立承担工作(低任务依存性)。
9.3.2.2 应聘意向测量
因变数应聘意向採用7点量表法测量,被试对每个职位估计他选择应聘的可能性,1分表示“完全没有意向”、7分表示“非常希望应聘”。信度检验表明,被试在两个複製的决策情景上的反应分数之间的相关係数(即重测信度)为0.72。
9.3.2.3 个体价值观测量
个体价值观(被试间变数)测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基于Hofstede构思的文化价值观测验。另一个是基于职务特徵的工作价值观测验。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人与组织匹配:个体与组织价值观的互动观研究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