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四月天(2000年曾念平执导言情剧)
《人间四月天》是2000年1月中国台湾纵横国际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言情剧,由曾念平和丁亚明联合导演,王蕙玲编剧,黄磊、周迅、刘若英、伊能静等主演。
该剧讲述了徐志摩与林徽因、陆小曼、张幼仪三人感情纠葛的故事并于2000年1月10日在中国台湾首播。2002年9月该剧提名美国艾美奖最佳外语电视剧奖。
基本介绍
- 集数:20集
- 每集长度:45分钟
- 製片地区:中国内地,中国台湾
- 类型:家庭/伦理;言情;偶像
- 首播时间:2000年1月10日(台湾)
- 导演:曾念平,丁亚明
- 编剧:王蕙玲
- 主演:黄磊、周迅、刘若英、伊能静
- 中文名:人间四月天
- 外文名:Ren jian si yue tian
- 出品时间:1999年
- 出品公司:台湾纵横国际影视股份有限公司
- 拍摄地点:乌镇东栅景区;英国剑桥大学
- 发行公司:台湾纵横国际影视股份有限公司
- 编剧:王蕙玲
- 主演:黄磊,周迅,刘若英,伊能静
- 上映时间:2000年1月10日
- 製片人:李小婉
- 主要奖项:入围美国艾美奖最佳外语电视剧奖
- 美术师:林玲
- 总监製:李少红
- 摄影:段正军
角色演员介绍
- 林徽因演员:周迅配音:徐晓青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民国时期的着名才女 。她不仅最早加入了“新月社”,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她几乎标誌一个时代的颜色,出众的才,倾城的貌,情感生活也像一个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漫
- 徐志摩演员:黄磊徐志摩二十岁时由父母安排,娶了十六岁的妻子,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义务后,便远赴西方求学。守在家乡的妻子张幼仪,以为只要紧紧追随丈夫的脚步便能抓住丈夫的心。可是当她远渡重洋到了英国后,才发现徐志摩在旅英期间邂逅了一位才情洋溢的清丽少女林徽音。林徽音不愿意介入徐志摩的婚姻,匆促地随父返国。徐志摩带着一个全新的未来回国追寻林徽音,乍抵国门时,却听闻林徽音已接受父母安排订下了婚约,对象是他恩师的儿子一一梁思成。这对志摩而言无疑的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盘根错节的关係,进退两难的局面与夹缠不清难以收拾的感情,至此便成为志摩与徽音一生无法说与人知,只能流向诗里的秘密。林徽音虽选择了粱思成的婚事,但是她仍无法淡忘与徐志摩的感情;徐志摩十分痛苦。就在此时,北京的社交名媛陆小曼翩然而至,她虽已是有夫之妇,但却因为同样窒闷于封建婚姻之中,同样有着对爱情的渴望,因而快速的呼应了诗人的热情,也因此徐志摩想把她从一个封建婚姻中解救出来,开创出两人性灵自由的美丽人生。不稳定的感情生活,让徐志摩在婚后数年里感到无尽的困顿与苦闷,梦想幻灭,诗作枯竭,乃至为生活南北奔波教课,最后终于以一场意外结束了他这来去匆匆的短暂人生。
- 张幼仪演员:刘若英由于是包办婚姻,从婚前到婚后, 徐志摩是那样鄙弃张幼仪。 去德国后,她遭遇了人生的最沉重的怆痛,与丈夫离婚,心爱的儿子死在他乡,人生最晦暗时光,如一张大网,铺天盖地笼罩着她,一切都跌至谷底。伤痛让人清醒,就在这时候,她忽然明白,人生任何事情,原来都要依靠自己。别人的怜悯,搏不来美好的未来。离婚丧子之痛,让张幼仪一夜长大,羞怯少女,转身成为铿锵玫瑰,就算风雨琳琅,她无所畏惧,很快开创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
- 陆小曼演员:伊能静她是一位为爱情奋不顾身的性情中人,在挚爱徐志摩去世之后,她就像一朵没有水滋润的花,最后随着爱人,枯萎而死。
- 梁思成演员:吴军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啓超的安排下,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结合在当时可以说是新旧相兼,郎才女貌,门第相当。他们在婚前既笃于西方式的爱情生活,又遵从父母之命所结的秦晋之好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婚后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 。
音乐原声
曲序 | 曲目 | 作词 | 作曲 | 演唱者 |
1 | 飞的理由 | 姚谦 | 黄韵玲 | 林忆莲 |
2 | 我多幺羡慕你 | 姚谦 | 张洪量 | 江美琪 |
3 |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 徐志摩 | 张世豪 | 黄磊 |
4 | 我等候你(钢琴独奏) | |||
5 | 雪花的快乐(笛\吉他演奏) | |||
6 | 再别康桥(朗诵) | 黄磊 | ||
7 |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朗诵) | 黄磊 | ||
8 | 我多幺羡慕你(吉他演奏) | |||
9 | 飞的理由(钢琴演奏) | |||
10 | 雪花的快乐(钢琴\弦乐 演奏曲) | |||
11 | 我等候你(手风琴等演奏) | |||
12 | 我们羡慕你 | 群星 | ||
13 |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演奏曲) | |||
14 | 雪花的快乐(朗诵) | 黄磊 | ||
15 | 我等候你+飞的理由 | 林忆莲 |
以上内容来自
幕后花絮
1、出于电视剧拍摄的需要,伊能静扮演的剧中人物陆小曼,是 一个情感丰富、擅长崑曲表演的票友,而剧组却只给伊能静两天学习表演时间。伊能静学习的非常认真并一一照着做,最终顺利完成拍摄。
2、在伦敦拍戏时,刘若英开车迷迷糊糊地找地址,结果出了连环车祸,撞上前面三辆车。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奖项 | 备注 |
2002年9月 | 艾美奖最佳外语电视剧 | 提名 |
幕后製作
该剧取材于诗人徐志摩,1922年秋天,诗人徐志摩从英国剑桥留学归国,石破天惊地发表了一篇- --徐志摩离婚通告,文名尚未远播的他,即以此头号新闻震动了中国,造成了近代史上头一宗西式离婚事件,挑战了百年前 中国的封建婚姻制度。
剧集评价
该剧不仅牵涉到对真实历史人物的改编这样一个艺术再创造问题,其中蕴涵的 实际文化历史内涵更让人深思。
在人们的脑海中,徐志摩是爱、自由和美的化身,把这样一个灵魂的人物搬到萤幕上,本身就是一个失败的创意。 徐志摩的灵魂散落在他的那些轻灵飘逸的诗歌中,如果说郭沫若的诗歌意象是燃烧着的、赤裸裸的,艾青的诗生长在泥土中, 是一种凝重的雕塑和深深的喘息的话,徐志摩那些写给大自然和女人的诗则是属于云中的,若隐若现、不可触摸、难以解读。 这正如他描写女性之美用‘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这样诗意的语言最令人遐思一样,如用画或音乐就无法传神表达。现在把徐志摩搬上萤幕,人物具象化了,这就如同把女人那种‘一低头的温柔’给解读出来了,是非常糟糕的。所以任何人都无法演好 徐志摩。因为徐志摩的魅力是在人们的想像之中的。
戴上圆眼镜、穿上格子衣装的黄磊与徐志摩确有几分形似,但他身上恰恰缺少那种诗人的神采。在他的眼睛里看不到诗人来自内心的波涛汹涌的激情和对人生、对爱情的无尚真诚。相反,却是对角色无所适从的木讷和迟钝,这使得他念那些或富于激情,或饱含深情的台词时颇有几分勉强,也就谈不上动人。
几位女主角中,演张幼仪的刘若英对角色的演绎比较到位。她不仅外形上有着旧式大家闺秀的纤弱、典雅,重要的是她演出了幼仪内心的坚忍和抗争。而周迅饰演的林徽音扮相太过稚嫩,儘管当时徽音的年龄的确不大,但这种稚嫩不仅指长相 上,也是演技上的。除了时不时挂两行眼泪,与看起来更像是哥哥的徐志摩念些连自己都打动不了的台词,从她的表演里,看不出一个内敛的才女于感情和理智之间的挣扎和痛苦,她的不得不选择和不得不放弃的煎熬。周迅显然更适合少年太平公主这个角色。林徽音的气质、才情、情感磨砺,不是一副含泪的脸就能诠释得了的。陆小曼,这个上层社会的交际花,激发起徐志 摩无限激情的女人,应该是成熟的、明艳的、风情万种的,浓烈热情如一朵玫瑰,而伊能静饰演的陆小曼,虽然在服装、髮型 、化妆方面极力显得很成熟、很艳丽,但给人的感觉似乎仍是学生味太浓而女人味不足,以至于听到剧中的徐志摩称呼她为 “王太太”竟觉得很奇怪。这和伊能静本人的长相气质有关,更与她很不专业的演技有关。平时的场景倒也罢了,一些难度很 高的情感戏,如和徐志摩雪夜促膝谈心,就大大暴露了她演技的幼稚和不成熟。
《人间四月天》是一部纯感情戏,没有更多的悬念,引人入胜的情节来吸引人。因此,流畅的剪裁和节奏的把握才更重要。它应该像徐志摩那些优美动人、朗朗上口的诗一样舒缓、抒情、错落有致。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这部戏却拖沓、呆板 ,如剧中反覆出现的徐、林二人约会的戏,地点要幺是荒郊古寺,要幺是幽深的迴廊边,构图美则美矣,不过这种缺乏创造力 的重複配上演员千篇一律的表情和缺少感情的念台词,简直是对观众耐力的考验。情节的推进也没有任何节奏感,只是一味地 慢下去,以为慢就等于抒情,淡而无味,好似一杯温吞水。(新浪娱乐评价)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人间四月天(2000年曾念平执导言情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