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际矛盾
人际矛盾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共同的组织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共同地生活在一起。在共同的劳动、工作中,人们-一方面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另一方面也产生了许多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严重地妨碍着人们的工作热忱和工作积极性。因此每个领导者都深深地被人际矛盾所困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人际矛盾
- 外文名:Interpersonal contradiction
- 交往:人际交往
人际矛盾的类型
人际矛盾,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①利益矛盾。即物质或经济利益方面的对立与冲突。
②感情冲突。即人与人之问情感上的冲突或对立。
领导者所涉及的人际矛盾,从矛盾双方的人员来看,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上下级之间的矛盾。即某一领导者与上级领导者之间的矛盾,或与下属人员之间的矛盾。
②同事之间的矛盾。即同一机关,同一单位的同级领导人员之间的矛盾。
③乾群之间的矛盾。即领导者与下属民众之间的矛盾。
④民众之间的矛盾。
⑤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即不同年龄的领导者之问、不同年龄的领导者与民众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通常被称为“代沟”。
⑥组织之间、部门之间的矛盾。
上述这些矛盾,每位领导者在工作中都会不同程度地遇到,也不同程度地被这些矛盾所困惑。
人际矛盾的共有特性
人际矛盾的共有特性有三个,它们是相关性、目的性和能动性。
(1)相关性。人际矛盾的相关性指人际矛盾和前述的这些个“之争”,发生在相关的人或人们之间。其範围或内容以“相关联”划线或划界。企业人际矛盾的範围“相关联”指的是:人际矛盾因具体事宜发生在其关联的岗位、班组、车间、科室之际或之间,以至厂际、企业间。
人际矛盾的内容“相关联”指的是:工作相关联、利益相关联、荣誉相关联、前程相关联、思路相关联、方法相关联、群体相关联、权力相关联、影响相关联。
(2)目的性。人际矛盾的目的性指的是:发生人际矛盾的一方或几方,有时会根据各自预期的目的进行上述的“五个之争”。
(3)能动性。人际矛盾的能动性指的是:人际矛盾的能量往往超出该矛盾本身,影响到与其相关联的人、事或矛盾中去。人际矛盾的能动性表现在:该矛盾对企业运营产生了正、负激励的关联影响上,表现在该矛盾涉及範围变化的关联影响上。具体来说,企业中的人际矛盾会对矛盾各方对企业产生正激励或者是负激励。由于处理方式、方法的不同,该矛盾会从一个较小的範围扩展到较大的範围,也会从一个较大的範围收缩到较小的範围。
认识人际矛盾共有特性对于认识、控制、化解具体的人际矛盾非常重要,当领导得知某一较大矛盾发生时,是就立即对当事人进行处理。还是先运用人际矛盾共有的相关性、目的性、能动性的概念对与矛盾相关联的背景、台前幕后的人物、诸影响因素、矛盾各方的目的、矛盾发展的强度和範围进行调研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后再处理,效果大不一样。
人际矛盾的表现方式
人际矛盾的表现方式分为内在矛盾和外在矛盾。内在矛盾是指人的个体心理冲突,外在矛盾是指人的语言冲突、行为冲突和社会人际现象冲突。其中,内在冲突是决定外在冲突的原因,外在冲突是人际矛盾的物质性表现。
1.心理冲突。心理冲突是个体的自我内在心理体验,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人际矛盾发生之前所产生的心理冲突,这种心理冲突是引起人际矛盾的原因所在;另一种情况是,人际矛盾发生后所引起的心理冲突。也就是说,只要有人际矛盾存在,就会产生心理冲突。
2.语言冲突。人际矛盾产生后,可能会导致语言的冲突,同时语言的冲突可以引发人际矛盾的产生,比如人与人之间的讨论、争辨、吵架等。这些语言之间的冲突,一方面表明了人际矛盾的存在,另一方面证明语言冲突导致了人际矛盾的产生。
3.行为冲突。人际矛盾产生后,可能会导致行为的冲突,同时行为的冲突也是引起人际矛盾的主要原因,比如个体的作法、人与人之间的身体接触、人与人之间各自的活动等。这些行为表现都可能导致人际矛盾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