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赭石散(中药)
代赭石散,中医方剂名。出自《证治準绳》。具有祛痰镇怯之功效。主治阴痫,阳痫。
基本介绍
- 名称:代赭石散
- 别名:煎金饮(《普济方》卷三七六)
- 出处:《证治準绳》
- 组成:代赭石
- 功用:祛痰镇怯
- 主治:阴痫,阳痫
组成
代赭石(煅,醋淬,研为末,水飞过,晒乾)。
用法用量
研为末,每服五分,金银煎汤,和金箔、银箔调下,连进二服。
功用
祛痰镇怯。
主治
阴痫,阳痫。
方义
方中代赭石重镇之品,能入心而泻君火,入脾而去湿痰,入肝而平相火。加之以金银之器,镇心安神,故能使风痰不犯于心,而下流发于足胫也。
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医林纂要探源》:“小儿痫症,亦惊风也,但猝发,发则似生似死,既而复醒如平人耳。痫症已略见“脾部”痰类中。其在幼科,则叉当论辨。俗分五痫,以面赤、目肿、咬牙、吐舌、心烦、气促者为心痫;面唇俱青,两目上视,手足拳挛,抽搐反折者为肝痫;面黑尘晦,振目视人,口吐青沫,不动如尸为肾痫;面如枯骨,目白直视,惊跳摇头,口吐涎沫为肺病;面色痿黄,两目直视,腹满自利,四肢不收为脾痫。此亦大略得之。而要之其病或起于感冒,或得自惊骇,或停滞痰食,或得之母腹,起于外者易治,得自胎受者难痊也,得自感冒者,其初屈指数数,内热生痰;得自惊骇者。其初惊叫大啼,恍惚失志;得自停食者,其初吐乳不哺,大便酸臭。而总归风痰阻滞,流入奇经,有时乘虚则犯于心窍,五痫亦惟在心、肝、脾三经耳。保婴者见有内热惊啼不乳诸症,则当预防。前紫霜丸或玉枢丹、白银汤皆可用。大要亦与惊风诸症通治一又痫将发时,耳后高骨间必有青纹,纷纷如线,急为抓破,使血出啼叫,则病气自减,亦是一法。治此有辰砂散、牛黄丸,俱已见“脾部”痰类,更录简易者数方于下。赭石醋煅淬,研为未,水飞过,晒乾待用每服五分,以白银汤见前和金箔少许调下,连进二服,良久,儿脚胫上有赤斑,即邪气发出,其病随瘥。无赤斑则难治代赭石重镇之品,能入心而泻君火,入脾而去湿痰,入肝而平相火。加之以金银之器,镇心安神,故能使风痰不犯于心,而下流发于足胫也。足胫并少阳、少阴经,有阳脐、阴跻脉,是风痰所流溢处也。方有至理,而药甚平,勿以其近而忽之。”
注意事项
脚肿上有赤斑,乃邪气发出之徼可治,无赤斑者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