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出自《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译文“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指外行人胡乱指挥内行人或者自己不懂却想要使别人明白。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 发音:yǐqíhūnhūnshǐrénzhāozhāo
- 释义:自己糊里糊涂,却教别人明白事理
- 出处:《孟子·尽心下》
基本信息
发音
yǐ qí hūn hūn,shǐ rén zhāo zhāo
释义
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
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用法
贬义
出处
示例 毛泽东同志曾教导我们,~,是不行的。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原文: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翻译:孟子说:“贤人先使自己明白。”
解析:我们今天说:“教育者先受教育。”或者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都是“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的意思。
相反,身歪却要求影子正,源浊却要求流水清,自己都没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不是缘木求鱼吗?
而且,孟子说得好:“缘木求鱼虽然得不到鱼,但却没有什幺后患。以你的所作所为追求你想得到的,越是努力,越是后患无穷。”(《梁惠王上》)这段批评粱惠王的话,移在这里来批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人,真是準确极了。
是啊,如果是一位教师,“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必然谬种流传,误人子弟;如果是一位官员,“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必然诬枉不正,贻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