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任光宣

任光宣

任光宣

任光宣,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文学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系主任、北京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等职务;现任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莫斯科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任光宣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河北怀来
  • 出生日期:1944年10月
  • 职业:教师
  •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 主要成就:着作译作20多部
  • 代表作品:《俄罗斯文学史》、《俄罗斯文学的神性传统》、《任光宣集》和《俄国文学与宗教》等

人物简介

任光宣,男,汉,河北怀来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文学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系主任、北京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等职务;莫斯科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从事俄罗斯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文学与宗教的关係,当代俄罗斯文学研究。他的研究也涉猎俄罗斯文化艺术等领域。

主要社会学术兼职

曾任国家教育部外语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图书馆专家谘询委员会委员等。
任光宣任光宣
现任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理事,全国普希金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市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外传记比较协会理事,中俄友好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欧美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俄罗斯文学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莫斯科大学联合研究生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任光宣曾荣获“俄中友谊奖章”、“普希金奖章”、首届“高尔基奖章”和“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奖章”等并获俄罗斯作家协会荣誉会员称号。

教学活动

任光宣集任光宣集
1989年1月—1990年6月在莫斯科大学进修,1996年6月—1996年12月,1999年6月—1999年8月、又两次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莫斯科大学进行学术交流。2003年6-2003年9月与莫斯科大学学者进行合作研究。
任光宣多年来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俄罗斯文学史”、“俄罗斯艺术史”、“俄罗斯文学选读”和“俄罗斯文学与宗教”等课程;他与张建华和余一中编写的《俄罗斯文学史》(俄文版)和《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与张建华合编)为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是全国许多高校俄语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基本教材,他主编的《俄罗斯文学史》(俄文版)和《俄罗斯文学简史》分别于2005年和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高校精品教材。

科研成果

任光宣有着作译作20多部,另撰有近百篇论文和文章发表在国内外的有关刊物上。

出版着作

主要着译作品:

1、《俄国文学与宗教》、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5年。
任光宣作品任光宣作品
2、《俄罗斯:解体后的求索》(合着),吉林摄影出版社,1999年。
3、《俄罗斯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4、《俄罗斯文化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5、《俄罗斯文学的神性传统》(任光宣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6、《任光宣集》(当代中国俄语名家学术文库之一),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7、《艺术与科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
8、《艺术与世界宗教》、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
9、《名家之路》(合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
10、《俄罗斯童话精选》、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年。
11、《安娜·卡列尼娜》(合译)、北岳文艺出版社,1996年。
12、《与友人书简选》、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13、《拉斯普京新作选》(与刘文飞合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14、《斯特拉文斯基访谈录》(与李毓榛合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
15、《您忠实的舒里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16、《索尔仁尼琴传》(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

主编着作:

1《俄罗斯文学选读》(与张建华和余一中合编),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1998年。
任光宣着作任光宣着作
2、《俄罗斯文学史》(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3、《俄罗斯文学简史》(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4《俄罗斯文学选读》(上,与张建华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俄罗斯文学选读》(下,与张建华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欧美文学与宗教》(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7《圣经、神话传说与文学》(与罗芃合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主要学术论文:

1、《评米海洛夫斯基论屠格涅夫》,《国外文学》,1983年第4期。
2、《安娜·卡列尼娜与“贞女”之比较》,《比较文学研究》,1987年第1期。
3、《屠格涅夫文艺思想初探》,《国外文学》,1987年第1期。
4、《论心理分析类型及其特徵》,《国外文学》,1988年第2期。
5、《俄国文学与宗教》,《国外文学》,1992年第2期。
6、《论果戈理创作中的宗教观念》,《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第4期。
7、《“伊戈尔远征记”及其双重宗教信仰》, 《国外文学》,1994年第1期。
8、《俄国古代多神教与古罗斯文学》,《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
9、《艺术与科学关係漫谈》,《国外文学》,1994年第4期。
10、《试论俄国古代使徒传作品的演变》,《国外文学》,1995年第2期。
11、《从“断头台”到“卡桑德拉印记”》,《当代外国文学》,1995年第4期
12、《后现代主义、宗教热潮及其它》,《国外文学》,1996年第2期。
13、《决堤的洪水、漫捲的旋风》,《世界文学》,1996年第4期。
14、《俄罗斯文学的新发展》,《国外文学》,1997年第2期。
15、 《重读小说“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俄罗斯文艺》,1998年第2期。
16、《当前俄罗斯对俄罗斯文学与宗教关係研究一瞥》,《国外文学》,1998年第2期。
17、《俄罗斯有没有希望?》,刊于《文艺报》,1999年1月28日。
18、《普希金与宗教》,刊于《国外文学》,1999年第1期。
29、《普希金与圣经》,刊于《俄罗斯文艺》,1999年第1期。
20、《俄罗斯文学:现实主义传统依然重要》,刊于《文艺报》1999年11月30日。
21、《新的拉斯普金出现了:拉斯普金近5年创作综述》,《俄罗斯文艺》2000年第1期。
22、《世纪末的回顾》,《国外文学》2000年第1期。
23、《托尔斯泰和他的小说“复活”》,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
24、《俄罗斯90年代短篇小说管窥》,《俄罗斯研究》,2001年第1期
25、《分歧由何而来?》—评别林斯基与果戈理就《与友人书简选》一书的论争,《俄罗斯文艺》,2001年第3期。
26、《俄罗斯文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化》,《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第4期。
27、《虔诚的信仰,深邃的思想》—果戈理的《与友人书简选》中的文学思想,《外国文学》2001年,第5期。
28、《果戈理的精神遗嘱》,《国外文学》,2001年第4期。
29、《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文学的发展特徵》,《外国文学动态》,2001年,第6期。
30、《说不尽的屠格涅夫》,解放军出版社,2002。
31、《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文坛概观》,《深圳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32、《真诚的劝谕,闪光的哲理》,人民文学出版究社,2002年。
33、《一部封存了半个世纪之久的书》,《山西文学》2002年第5期。
34、《反抗上帝只能把人变得残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35、《海中水的绝尽,江河消散乾涸》,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基地丛书《论文集》,2003。
36、《索尔仁尼琴现象,经验的综合》,《国外文学》2004年,第2期。
37、《无法超越的一种精神》,《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2期。
38、《儒家思想的遥远回声》,《俄罗斯文艺》,2005年第3期。
39、《小说“日瓦戈医生”中组诗的福音书契机》,《俄罗斯文艺》2007年第3期。
40、《维涅·叶罗菲耶夫的“从莫斯科到别图什基的旅行”中的圣经文本及变异》,《国外文学》2008年第1期。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任光宣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