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任勇的中学数学教学主张

任勇的中学数学教学主张

任勇的中学数学教学主张

《任勇的中学数学教学主张》是2012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任勇。本书是着名特级教师任勇老师近30年数学教学中的行之有效的经验,这些经验多有原创的思想和独到的思考。每一个数学教学主张,都是数学教学的成功之道。本书既源于教学实践,又注重理论提升;既贴近教学大法,又凸显数学特色。数学教师读之,必有启迪;数学教研人员读之,定能获益

基本介绍

  • 书名:任勇的中学数学教学主张
  • 作者:任勇 
  • ISBN:9787501985692
  • 页数:221
  •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3-1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 字数:120000

内容简介

本书是着名特级教师任勇老师近30年数学教学中的行之有效的经验,这些经验多有原创的思想和独到的思考。每一个数学教学主张,都是数学教学的成功之道。“每课一趣”,妙趣横生;“每堂一赞”,赞出奇蹟;“善用媒体”,高效教学;“情境教学”,贴近实际;“让生上课”,别开生面;“与美共舞”,舞出精彩;“有意差错”,大智若愚;“借题发挥”,融会贯通;“限时限解”,限出创意……
本书既源于教学实践,又注重理论提升;既贴近教学大法,又凸显数学特色。数学教师读之,必有启迪;数学教研人员读之,定能获益。

编辑推荐

1.作者为全国着名的数学特级教师,教学成绩和研究成果突出;2.本书中的某些教学主张曾在某教育杂誌上连载,得到了读者的热烈回响;3.书中列举了大量精彩的教学实例,对读者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目录

主张1:每课一趣
每节课都要有一道以上的趣味数学题,或是数学游戏,或是数学智力题,或是趣味数学故事
主张2:每堂一赞
教师讚美学生,可以赋予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教师要学会用讚美之词鼓励学生,不要放过讚美的机会
主张3:国中引趣
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要注意从学习数学中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主张4:高中引深
引深,是一种探索问题的方法,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学习方法。引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主张5:追求真谛
教育要尊重和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要培养学生对问题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的积极态度
主张6:不唯教材
要有教材,要信教材,但不唯教材,活用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稳定性和通用性的教材必须与时效性和个性化相结合,才能产生新的整体效应
主张7:善用媒体
多媒体网路教学不能忽略情感、不能没有变化、不能拿来就用、不能思维僵化、不能破坏想像、不能费师多时、不能取代实验、不能远离实践、不能忽视文本、不能主体不明
主张8:贴近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套用于生活中。“联繫生活讲数学”,就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主张9:情境教学
数学来自现实生活,再套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逐步发现和得出数学结论
主张10:“ 气”象万千
为使数学教学“一路走好”,期盼数学教学“气”象万千——“大气”一些、“才气”一些、“朝气”一些、“秀气”一些、“和气”一些、“灵气”一些、“喜气”一些
主张11:让生上课
让学生当一回教师未尝不可,可以是整节课由学生来上,老师适当点评;可以由几个学生一起上课,老师点评;也可以是
主张12:科际联繫
中学学科教学,少有“跳出学科看学科”的眼界,少有“学科纵横联繫”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知识是一个整体,“科际”之间应有机联繫
主张13:文化渗透
数学同样具有人文色彩,只有把抽象的、逻辑的、严谨的数学,转化为生动的、人文的、思考的数学,数学课堂才是人才陶冶的炉膛
主张14:与美共舞
数学中充满着美的因素:数学美感,能唤起良好的情感,会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是十分有趣的;不觉得是一种负担、一种苦役,而觉得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
主张15:高数弱化
介绍高等数学内容,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渗透高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运用高等数学观点,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迁移高等数学方法,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主张16:有意差错
“有意差错”,其实就是“故意讲错”。课改的今天,对“有意差错”的要求提高了,“有意差错”还要进一步走向智慧、走向艺术、走向“无痕”
主张17:借题发挥
引导学生考虑一题多解,引导学生一题多变,引导学生一题多用。这样,学生就可以多层次、广视角、全方位地认识数学问题
主张18:全程导学
渗透于学生学习计画、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複习、独立作业、学习总结、课外学习等环节的学习指导为全程渗透式学习指导
主张19:“ 四化”促学
序化,就是要求学生建立知识大厦;类化,就是引导学生将问题归类;活化,就是融合知识和技能灵活地解决问题;深化,就是将问题引深
主张20:限时限解
求异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注意选用某些限制解题方法的题目,用以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主张21:每日一题
每天出一道数学征解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征解题可以是课本问题的拔高,可以是身边的精彩数学问题,可以是切合时宜的数学趣题
主张22:作业再生
“数学再生作业”就是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发现错误并不直接修改,而是通过多种方法,暗示其错误或错误的性质,或给出探索方向
主张23:学生命题
传统的考试方法,都是教师出卷考学生。作为考试改革的一种方法,我在所教的班级中进行让学生参与编拟数学试题的尝试
主张24:生考教师
假期里,我让学生出数学试卷考我。全班学生个个露出神秘的表情,他们从来都是“被考试”,哪有可能出题考老师
主张25:统计到位
每次单元小测或考试,对学生的错题进行统计,设计一个表格,横向为各题题序,纵向为学生姓名。填完表后,横向一看,每个学生的丢分情况一目了然;纵向一看
主张26:绿色奥数
如果说,一名中学生,他有可能选择是否接受竞赛数学的培训,那幺,一位中学数学教师没有理由对中学数学中的这一“高档菜”毫无所知

作者简介

任勇 福建省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师範大学、集美大学、福建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原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校长。现任中国学习科学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特级教师协会副会长,福建省数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厦门市特级教师协会会长,厦门市数学教学研究会理事长等职。
先后荣获福建省优秀青年教师、福建省优秀专家、厦门市拔尖人才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最近入选“国培计画”首批专家。已独立编写和参与编写《任勇与数学学习指导》《走向卓越:为什幺不?》《为发展而教育》等82部学术专着,在《教育研究》《数学通报》《人民教育》等刊物上发表各类文章800余篇。曾先后应邀赴全国各地讲学500余场。

媒体评论

好的数学教学以“育人”为根本目标。它既关注扎实的数学基础、高超的解题技能、优异的数学成绩、丰富的数学情感,也关注教学结果所从属的更大範围,因为这样才会对学生的整个人生产生最大的长期利益。这个目标崇高、大气、易认同而落实难。循着“任勇的教学主张”所铺设的道路前行,就能使这种长期利益变为现实。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学数学室主任,博士 章建跃
任勇先生的“教学主张”,让人耳目一新,感慨万千。这是一部出自拥有远大抱负和执着追求的专业工作者的原创性佳作,更是一部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的中国数学教学研究成果。它不仅反映了作者丰富的教学智慧,而且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它不仅是教学规律的呈现,而且是教学艺术的展示。
—天津开发区国际学校校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杨骞
26个“主张”,是作者从课堂中生髮和长期积累的经验与实例,不论是激趣促学引深、善用教材媒体,还是培养学生思维,师生、生生互动,都是原创且独到,朴实而平直,有趣又深刻。不管拿来就用还是借鉴重构,你都会在原本的基础上大进一步,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些“主张”的魅力。
—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原副主任,数学特级教师 张福生
任勇老师是一位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充满魅力的智慧型名师。他的着作、文章与讲座,不断给我指导与激励。拜读了他的新着,顿感解惑与启悟:循循善诱的言语、通俗易懂的案例,诠释着新课改理念下的中学数学课程的精髓。他的教学主张,必将让新手型教师愤而启,让熟练型教师悱而发。
—厦门一中数学金牌教练、高级教师 王淼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任勇的中学数学教学主张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