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仿真园林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仿真树、仿真植物代替传统常用的园林绿化植物,结合建筑的布置,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闢山水地貌形成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遇就是仿真园林,也被叫做仿生园林。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仿真园林
- 外文名:Simulation landscape
- 类型:园林
- 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等
- 主题:仿真植物、仿真树
- 含义: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
区别
以仿真树、仿真植物代替传统常用的园林绿化植物。
适用场所
酒店、度假村、公园、广场、游乐园、商场、商业街、风情街、河道、街道、社区、车站、机场、礼堂、娱乐场所、生态园林、小区庭院、展览馆、等各种场所。
艺术形式
形式很多,大到一个景区,古代皇帝的园囿或皇家园林,小到一家一户的私家花园。园林虽然同建筑一样,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艺术门类,但园林的建筑是为了满足人们嚮往自然,享受自然美的需要,其审美欣赏功能相比建筑更加突出。
园林
在历史上,游憩境域因内容和形式的不同用过不同的名称。中国殷周时期和西亚的亚述,以畜养禽兽供狩猎和游赏的境域称为囿和猎苑。中国秦汉时期供帝王游憩的境域称为苑或宫苑;属官署或私人的称为园、园池、宅园、别业等。“园林”一词,见于西晋以后诗文中,如西晋张翰《杂诗》有“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句;北魏杨玄之《洛阳伽蓝记》评述司农张伦的住宅时说:“园林山池之美,诸王莫及。”唐宋以后,“园林”一词的套用更加广泛,常用以泛指以上各种游憩境域。
优势
一、仿真园林拥有比其他传统园林更强的造景效果。
传统园林要想在一块土地上创造多种景观效果,首先必须进行合理的地形改造,再进行合理布局,依低挖湖,据高堆山或适当平整土地,使园林地形富于变化并适合园林绿化植物生存。而仿真植物不受阳光、空气、水分,季节等自然条件的制约,且四季如春。仿真园林是最大化的最求造景效果。
二、仿真园林的施工周期低于传统园林。
传统园林需要绿化苗木,绿化苗木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去培养,综合考虑苗木的存活和造景效果,限制太多,极大的增加了施工时间。仿真植物由于限制少,施工周期要远低于传统园林。
三、仿真园林在管理上更简单,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降低了管理费用。
传统园林要保证养护景观效果及植物生长质量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进行浇水、施肥,杀菌灭虫,修剪,清理残枝败叶等。而仿真植物无需浇水、施肥,不用担心植物枯萎凋落,一次安装后,无需后续管理。
四、仿真园林比其他园林更加安全环保。
仿真植物其材质本身是绿色环保材料,且不会滋生蚊虫,不会产生有毒物质,不需要化学药剂进行施肥、杀虫,不会有残留的有害化学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