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会计制度实务全书
《企业会计制度实务全书》是由课题组集体所着的一本图书。
基本介绍
- 书名:企业会计制度实务全书
- 作者:课题组集体
- 类别:企业会计制度
- 内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讲解
特色及评论
权威:由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及会计学会的专家学者组成的课题组集体编写,他们有的参与了新会计制度的修订,有的是成就颇丰的专家。 实用:对新会计制度进行了全面讲解,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透彻分析,并举实例进行了阐述,对新旧会计制度的异同点也进行了精闢介绍。 全面:不仅全面讲解新会计制度,还收录了新发布的《企业会计準则》以及与新会计制度密切相关的会计法讲解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讲解。
内容简介
继《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发布后,财政部近日又採取了重大措施----制定并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这是我国会计界又一件令人欣喜的大事,它是贯彻实施《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重要步骤,也是完善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统一会计核算标準,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措施,它标誌着我国会计改革又一新高潮的到来。《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布和实施,是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将取代实施了近10年的分业会计制度,并且,除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金融保险企业外,将在其余的绝大部分企业执行,然后逐步普及到所有企业。新会计制度的发布实施必将对我国的会计理论与实践产生重大推动作用,并将带来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为帮助广大财会人员、管理人员儘快掌握新制度,搞好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由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会计学会的专家学者组成的课题编写了《最新统一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定实务全书》他们有的参与了新会计制度的修订,有的是成就颇丰的专家、本书是他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本书第一部分收录企业会计制度。第二部分是企业会计制度释疑,依据会计法,会计準则、财务通则、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及有关规章,对新会计制度进行了全面讲解,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透彻分析,并举实例进行阐述,对新旧会计制度的异同点也进行了精闢的介绍,为配合对新会计制度的学习理解,本书还收录了新颁布的企业会计準则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释义,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释解。 本书高屋建瓴、融会贯通,深入浅入,是学习新会计制度的一部好书。
本书前言
我国企业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摘录) ---写在《企业会计制度》发布之际 刘政 《企业会计制度》是在现有《股分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和十个具体会计準则,以及相关的会计核算补充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国际发展方向等综合考虑情况下制定的。在具体制定时,我们充分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一)经实践证明《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及其相关补充规定和具体会计準则行之有效的部分,继续保留、充实和完善,例如,对《企业会计準则---收入》中有关收入确认和计量原则,经实践证明从实施至今起到良好的作用,为规範收入确认和计量标準提供了很好的指南。同时,也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相同。因此,有关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原则,沿用了收入準则的有关规定。又如,对于《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及其补充规定中操作性较强,并且在实践中证明能够起到良好作用的规定,在《企业会计制度》中也予以了保留。 (二)立足于中国国情制定会计标準,对经实践证明不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核算标準,予以修正。例如,《企业会计準则---债务重组》发布并实施后,有些企业利用关联交易,确定非公允的价值,作为确认债务重组收益的依据。还有些上市公司针对会计準则可以确认利润的规定,製造相应的经济业务,从而为其“製造利润”提供会计上的依据。在制定《企业会计制度》时,我们重新审视了现行的会计核算标準,对于不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标準予以重新考虑,而《企业会计準则---债务重组》本身是符合国际标準的处理方法,但由于我国目前尚不存在活跃的市场,某些资产的公允价值难以取得,而且由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在实际工作中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製造利润,从而达到提高业绩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将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在《企业会计制度》 中,对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不再运用公允价值概念,在具体操作中,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的(含债务转为资本),全部按照帐面价值结转,不确认债务重组收益或损失,以现金资产偿还债务的金额小于原帐务帐面价值的,视为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捐赠,其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不确认债务重组收益,而债权人放弃部分债权而发生的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另外,对于《企业会计準则---非货币性交易》也作了修正,不再分同类和非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于企业的资产重组所发生的换入换出资产等,视为企业对其资产、负债的重新安排,一律不确认利润,全部按照帐面价值计量所换入的各项资产的价值。 (三)为了防止资产计量不实而造成虚资产,从而虚增利润等现象的再次出现,从会计核算标準上首先要求企业对于各项资产,如果预计其价值发生了减值,都应当计提资产减值準备,《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已经建立了“四项準备”的概念,《企业会计制度》又增加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减值準备等内容,同时,为了防止企业计提秘密準备,又规定如果企业不恰当地运用了谨慎性原则计提秘密準备的,作为重大会计差错调理前期留存收益及相关项目,而不能计入当期。 (四)将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的具体準则的内容也包括在《企业会计制度》中。为了符合《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要求,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企业会计制度》将目前在制定并且即将发布的部分具体準则的内容也包括进来,使之更完善。
我国企业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摘录)
---写在《企业会计制度》发布之际
刘政
《企业会计制度》是在现有《股分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和十个具体会计準则,以及相关的会计核算补充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国际发展方向等综合考虑情况下制定的。在具体制定时,我们充分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一)经实践证明《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及其相关补充规定和具体会计準则行之有效的部分,继续保留、充实和完善,例如,对《企业会计準则---收入》中有关收入确认和计量原则,经实践证明从实施至今起到良好的作用,为规範收入确认和计量标準提供了很好的指南。同时,也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相同。因此,有关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原则,沿用了收入準则的有关规定。又如,对于《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及其补充规定中操作性较强,并且在实践中证明能够起到良好作用的规定,在《企业会计制度》中也予以了保留。 (二)立足于中国国情制定会计标準,对经实践证明不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核算标準,予以修正。例如,《企业会计準则---债务重组》发布并实施后,有些企业利用关联交易,确定非公允的价值,作为确认债务重组收益的依据。还有些上市公司针对会计準则可以确认利润的规定,製造相应的经济业务,从而为其“製造利润”提供会计上的依据。在制定《企业会计制度》时,我们重新审视了现行的会计核算标準,对于不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标準予以重新考虑,而《企业会计準则---债务重组》本身是符合国际标準的处理方法,但由于我国目前尚不存在活跃的市场,某些资产的公允价值难以取得,而且由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在实际工作中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製造利润,从而达到提高业绩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将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在《企业会计制度》 中,对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不再运用公允价值概念,在具体操作中,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的(含债务转为资本),全部按照帐面价值结转,不确认债务重组收益或损失,以现金资产偿还债务的金额小于原帐务帐面价值的,视为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捐赠,其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不确认债务重组收益,而债权人放弃部分债权而发生的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另外,对于《企业会计準则---非货币性交易》也作了修正,不再分同类和非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于企业的资产重组所发生的换入换出资产等,视为企业对其资产、负债的重新安排,一律不确认利润,全部按照帐面价值计量所换入的各项资产的价值。 (三)为了防止资产计量不实而造成虚资产,从而虚增利润等现象的再次出现,从会计核算标準上首先要求企业对于各项资产,如果预计其价值发生了减值,都应当计提资产减值準备,《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已经建立了“四项準备”的概念,《企业会计制度》又增加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减值準备等内容,同时,为了防止企业计提秘密準备,又规定如果企业不恰当地运用了谨慎性原则计提秘密準备的,作为重大会计差错调理前期留存收益及相关项目,而不能计入当期。 (四)将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的具体準则的内容也包括在《企业会计制度》中。为了符合《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要求,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企业会计制度》将目前在制定并且即将发布的部分具体準则的内容也包括进来,使之更完善。
本书目录
第一部分企业会计制度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
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
第二部分 《企业会计制度》释疑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货币资金
第三章 应收款项
第四章 存货
第五章 对外投资
第六章 固定资产
第七章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第八章 流动负债
第九章 长期负债
第十章 所有者权益
第十一章 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
第十二章 会计调整
第十三章 财务会计报告
第三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释义
第四部分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释解
第五部分 相关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企业会计制度实务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