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利·曼佐
伊利·曼佐(Jirí Menzel ),1938年2月23日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捷克演员、导演、编剧。
1965年,参与拍摄了个人首部电影《底层的珍珠》。1966年,拍摄了剧情片《严密监视的列车》,该片获得了第4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1968年,拍摄了个人首部彩色电影《夏日随想》,该片获得了第21届坎城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1974年,执导了剧情片《谁寻找金色的土地》。1979年9月10日,执导的喜剧电影《银幕的魔术师》上映。1980年,自编自导了喜剧电影《金黄色的回忆》。1985年,执导了喜剧电影《甜蜜的小村庄》,该片获得了第12届夏姆鲁斯国际幽默电影节大奖併入围了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1989年,执导了喜剧电影《告别的年代》,凭藉该片获得了第13届蒙特娄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990年,于1969年执导的喜剧电影《失翼灵雀》解禁,该片获得了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以及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1994年,执导了喜剧电影《伊凡的冒险生活》。1996年1月28日,出演的奇幻电影《喧嚣的孤独》上映。
2002年9月3日,参与执导的短片电影集《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上映。2006年,编导了喜剧电影《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该片获得了第5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奖和第20届欧洲电影奖观众奖-最佳影片奖。2009年7月10日,出演的喜剧电影《运营多瑙河》上映。2013年11月,获得了第44届印度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2018年,主演了喜剧电影《翻译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伊利·曼佐
- 外文名:Jirí Menzel
- 别名:杰里·闵採尔、伊日·门泽尔
- 国籍:捷克
- 星座:双鱼座
- 出生地: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
- 出生日期:1938年2月23日
- 职业:演员、导演、编剧
- 毕业院校:布拉格电影学院
- 主要成就:第13届蒙特娄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第44届印度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演艺经历
1958年,伊利·曼佐进入布拉格电影学院攻读导演课程。1962年,从布拉格电影学院毕业的伊利·曼佐开始跟随导演维拉·希蒂洛娃,担任副导演工作。1965年,伊利·曼佐加入布兰杜夫电影公司,参与拍摄了个人首部电影《底层的珍珠》。
1966年,伊利·曼佐根据作家赫拉巴尔的小说《没能準时离站的列车》拍摄了剧情片《严密监视的列车》,该片获得了第4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1968年,伊利·曼佐拍摄了个人首部彩色电影《夏日随想》,该片获得了第21届坎城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1969年3月14日,与Vlasta Chramostová、Rudolf Hrusínský等共同出演的剧情片《焚尸人》上映;同年,自编自导了由伏拉基米尔·布劳德斯基、史黛拉·查娜克娃领衔主演的喜剧电影《失翼灵雀》,但因该片以共产劳动营为背景而遭禁演。
1972年8月18日,参演的家庭奇幻冒险电影《Sechse kommen durch die Welt》上映。1974年,执导了由Jan Hrusínský、Jana Giergielová等共同主演的剧情片《谁寻找金色的土地》。
1976年,拍摄了由Josef Kemr、泽丹内克·斯维拉克领衔主演的家庭电影《森林边缘的寂寞》。1979年9月10日,执导的喜剧电影《银幕的魔术师》上映。
1980年,自编自导了由Petr Cepek、米洛斯拉夫·多努蒂尔领衔主演的喜剧电影《金黄色的回忆》。1981年,与乔拉·赫兹领衔主演了恐怖电影《费拉图吸血鬼》。
1984年1月,编导的喜剧电影《雪绒花的盛典》上映。1985年,执导了由János Bán、Marián Labuda等联袂出演的喜剧电影《甜蜜的小村庄》,该片获得了第12届夏姆鲁斯国际幽默电影节大奖併入围了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
1986年4月10日,拍摄的犯罪喜剧电影《朱古力警官》上映。1989年,执导了由Josef Abrhám、Marián Labuda等共同出演的喜剧电影《告别的年代》,伊利·曼佐凭藉该片获得了第13届蒙特娄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1990年,伊利·曼佐于1969年执导的喜剧电影《失翼灵雀》解禁,随后参展于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并最终获得了最佳影片金熊奖以及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
1991年,与米纳罕·戈兰联合执导了歌舞片《乞丐歌剧》。1993年2月10日,出演的喜剧电影《小启示录》上映。1994年,执导了由谢尔盖·加尔迈什、谢尔盖·加布里埃里扬领衔主演的喜剧电影《伊凡的冒险生活》。
1996年1月28日,出演的奇幻电影《喧嚣的孤独》上映。1999年10月21日,参演的剧情片《Vsichni moji blízcí》上映。2002年9月3日,参与执导的短片电影集《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上映,伊利·曼佐负责《一瞬间》段落。
2006年,编导了由奥德里奇·凯瑟、伊万·博尔内夫、朱丽娅·耶恩奇等共同主演的喜剧电影《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该片获得了第5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奖和第20届欧洲电影奖观众奖-最佳影片奖。
2007年9月6日,参演的喜剧电影《抱抱熊》上映。2009年7月10日,出演的喜剧电影《运营多瑙河》上映。2012年3月18日,参演的剧情片《大门》上映。
2013年9月26日,执导了的喜剧电影《追女成狂》上映,该片由Jan Hartl、Libuse Safránková、马丁·胡巴等联袂出演;11月,伊利·曼佐获得了第44届印度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2018年,与彼得·西蒙尼舍克领衔主演了由马丁·苏里克执导的喜剧电影《翻译员》。
主要作品
参演电影
- 2018翻译员
- 2012Signál
- 2012大门
- 2009运营多瑙河
- 2007抱抱熊
- 2006亲戚们
- 2002逃往布达佩斯
- 2001Ab ins Paradies
- 1999所有我曾经爱过的人们
- 1996喧嚣的孤独
- 1993小启示录
- 1992我最喜欢的一切
- 1991青青校树
- 1990失翼灵雀
- 1981Buldoci a tresne
- 1981费拉图吸血鬼
- 1978银幕的魔术师
- 1976苹果游戏
- 1972Sechse kommen durch die Welt
- 1968迪塔·沙克索瓦
- 1968音乐会上的犯罪
- 1968夏日随想
- 1968焚尸人
- 1967陌生人的旅馆
- 1966Bloudení
- 1966没人会嘲笑
- 1966浪子回头
- 1966严密监视的列车
- 1964在军队中
- 1964每天勇气多一些
- 1962外罩
导演作品
时间 | 片名 | 主演 |
---|---|---|
1965年 | 女校的犯罪 | Lubomír Lipský、Jan Preucil |
底层的珍珠 | - | |
1966年 | 严密监视的列车 | 伏拉基米尔·布劳德斯基、耶里·柯达特 |
1968年 | 音乐会上的犯罪 | Jirí Suchý、Jirí Slitr |
夏日随想 | 伏拉基米尔·布劳德斯基、伊利·曼佐 | |
1975年 | 谁寻找金色的土地 | Jan Hrusínský、Jana Giergielová |
1976年 | 森林边缘的寂寞 | Josef Kemr、泽丹内克·斯维拉克 |
1978年 | 银幕的魔术师 | Rudolf Hrusínský |
1980年 | 金黄色的回忆 | Petr Cepek、米洛斯拉夫·多努蒂尔 |
1984年 | 雪绒花的盛典 | Rudolf Hrusínský |
1985年 | 布拉格 | - |
甜蜜的小村庄 | János Bán、Marián Labuda | |
1986年 | 朱古力警官 | Rolf Knie、Gaston Häni |
1989年 | 告别的年代 | Josef Abrhám、Marián Labuda |
1990年 | 失翼灵雀 | 伏拉基米尔·布劳德斯基、史黛拉·查娜克娃 |
1991年 | 乞丐歌剧 | 杰瑞米·艾恩斯、Josef Abrhám |
1994年 | 伊凡的冒险生活 | 谢尔盖·加尔迈什、谢尔盖·加布里埃里扬 |
2002年 | 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 瓦莱丽亚·布诺妮-泰特琪、多米尼克·威斯特 |
2006年 |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 奥德里奇·凯瑟、伊万·博尔内夫 |
2013年 | 追女成狂 | Jan Hartl、Libuse Safránková |
编剧作品
时间 | 片名 |
---|---|
1965年 | 底层的珍珠 |
1966年 | 严密监视的列车 |
1968年 | 音乐会上的犯罪、夏日随想 |
1974年 | 谁寻找金色的土地 |
1978年 | 银幕的魔术师 |
1980年 | 金黄色的回忆 |
1984年 | 雪绒花的盛典 |
1990年 | 失翼灵雀 |
1991年 | 乞丐歌剧 |
2002年 | 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
2006年 |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
2013年 | 追女成狂 |
艺术指导
时间 | 片名 |
---|---|
1978年 | 银幕的魔术师 |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1989 | 第13届 | 蒙特娄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 告别的年代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备注 |
---|---|---|---|
2013 | 第44届 | 印度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 获奖 |
人物评价
作为“捷克新浪潮电影”运动的中坚,伊利·曼佐对整个捷克乃至世界电影都有着独特重要的贡献。《严密监视的列车》是伊利·曼佐追求人性化世界观的集中体现,深刻地反映了伊利·曼佐无所不在的独特艺术风格:悲剧与喜剧交汇,沉重与嬉笑穿插,和他那充满诗意般的世界观以及反讽对照、透视人性的思想力量。(《世界文化》评)《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则处处体现着伊利·曼佐入木三分的人性阐述和独具一格的黑色幽默。他能够在影片中放入大量的史实材料而同时又让影片充满着娱乐性。对于片中小人物的刻画不仅写出了如万花筒般的人间百态,而且也精準的反映了动乱时的捷克所具有的时代特徵。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在影片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新浪娱乐评)